提到司馬懿,自然不能忽視與之對壘的諸葛亮。盡管在《三國演義》等小說中,司馬懿被刻意醜化,但是,可以成功消減諸葛亮的北伐,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而除了軍事上的建樹,司馬懿作為曹丕的顧命大臣,在魏國政治進程上發揮着重要作用。加上自己的兒子司馬昭專權,司馬炎取代了曹魏并成功統一三國,也有人将野心家的标簽貼到了司馬懿的身上。
但是,在筆者看來,司馬懿不僅不是一位野心家,甚至可以稱得上曹魏集團的大忠臣。
根據史料記載,司馬懿的祖上有在漢朝做将軍的,也有做太守的,自己的父親還是當時的首都市長。換而言之,司馬家族在當時完全屬于名門望族。在士族勢力上,甚至要強大過曹操一家。由于年少成名,加上自己的父親與曹操頗有交情。所以,曹操很早就希望司馬懿能夠出來幫自己做事情。
不過,在曹操想要用司空府的官吏來征辟司馬懿的時候,卻被對方給拒絕了。究其原因,可能還是當時的天下形勢未穩,曹操并沒有占據絕對優勢,而精明的司馬家族,更願意待價而沽。公元208年,強勢的曹操給司馬懿下了最後通牒,意思就是再不過來上班的話,我可要收拾你了。司馬懿一看,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初五。于是隻要去輔佐曹操了。
起初,司馬懿的官職隻是個文學掾,也就是在學校教教禮儀什麼的。後來,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司馬懿最終當上了丞相主簿,直接輔佐曹操本人。而曹操不僅在官職和待遇上重用司馬懿,而且還讓司馬懿成為曹丕等子孫的朋友。也就是說,奸雄曹操不僅沒有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提防司馬懿,反而沒有那他當外人。進一步來說,如果真的認為司馬懿有狼子野心的話,臨死前肯定要搞死他。
後來,曹丕稱帝并結束了漢獻帝的政治生涯。在此過程中,司馬懿的實力與日俱增。特别是在曹丕去世的時候,司馬懿成為當時的輔政大臣。在曹睿統治的時期,盡管其他幾位顧命大臣相繼去世,但是司馬懿依然沒有專橫跋扈,繼續保持着對魏國的忠誠。
縱觀司馬懿的一生,到死也沒有過不忠誠曹魏的行為。尤其是在“高平陵事變”上,司馬懿更多的還是形勢所迫,也即出于自保。而且,在高平陵事變之後,原本可以立即取代曹魏的司馬懿,卻依然恪守着臣子的本分,也沒有清理和曹家有關的人等。
當然,不管是不是司馬懿的本意。自高平陵事變後,曹魏天下的官員,一半來自于司馬懿家族及其勢力。如同當時的曹操控制着漢家天下一樣,司馬昭被冊封為晉王,其孫子司馬炎在消滅蜀國後順利登上帝位。但是,就高平陵事變時的形勢,已經到了撕破臉的地步。司馬懿如果不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難保整個司馬家族的安全平穩。畢竟古代政治鬥争就是這樣,你死我活,一生難容二虎。
最後,回顧司馬懿的一生,幾乎與曹阿瞞如出一轍。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都沒有什麼鴻鹄之志,很多時候都是在投石問路。比如曹操就說過自己“欲為一郡守”,而司馬懿更多的則是保證家族的發展。不過,随着形勢的激烈變化,曹操加封為魏王,司馬懿也要代表司馬家掌控曹魏朝廷。或許,正是因為兩人的相似,曹操才這麼欣賞司馬懿。
由此,如同趙匡胤的黃袍加身一樣,當你的權力已經危害到皇帝統治的時候,你要麼被皇帝清理,要麼你就清理皇帝,除此之外,不存在和平相處的可能。而司馬懿的所作所為,實在不能稱之為野心家。
文/情懷曆史
(漫談三國:十九)
情懷曆史 ID:qinghuailish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