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魅族第一次召開了發布會,不同以往隻在官網和專賣店上線的M8、M9和MX,發布會的主角是魅族以嶄新的姿态向世界宣告的一款産品——MX2,今天距離魅族MX2發布已經整整五年,五年時間智能手機行業發生了太多的故事,今天我們隻回顧一下魅族MX2帶給我們的那些記憶。
當時的魅族還是一年隻發布一款旗艦機,作為定位2013年的旗艦産品,魅族MX2在配置上也是比較頂級的配置,三星獵戶座Exynos 4412四核處理器,2GB内存,與當年三星最火的Galaxy S3同款處理器。MX2的屏幕在當時也是比較特立獨行,是一塊16:10長寬比的定制屏幕,尺寸為4.4英寸,分辨率為1280×800,加上魅族早就堅持的超窄邊框設計,MX2也是當時握持手感最好的手機之一。
MX2也是一款追求極緻的産品,不過也有一些設計讓人不解,其中被讨論最多的就是可更換的後蓋與不可更換電池設計之間的矛盾,五年前人們更多的還是堅持手機必須可更換電池才能保障續航,其實當時的手機續航時間上來看并不比現在的差,隻是當年可更換電池的概念還是比較深入人心。
MX2的可更換後蓋是采用雙注塑工藝,這也是魅族獨有的工藝,在MX、MX2、MX3三代産品上都堅持了,雖然與現在的金屬、玻璃、陶瓷等工藝比起來廉價的多,但與當時其他的更為廉價的塑料機身相比,魅族的思路還是很先進和高端的。
更為先進的思想則是來自于交互方面的革命,MX2上魅族拿出了小圓圈設計,去掉了左右兩邊的返回鍵和多任務鍵,當時很多手機還不是多任務鍵,而是菜單鍵。小圓圈和Smartbar的設計确實很超前,如果按照魅族的交互去設計應用,可以極大的節省底層菜單的設計,同時在交互上也能做到更簡便。
擺在魅族面前的最大阻力則是來自于應用的适配,魅族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也隻說服了國内幾十款應用對Smartbar進行适配,那些不适配的應用則在底部多了一個黑色的“海帶條”并隻用于返回功能,這與魅族的初衷背道而馳。
五年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魅族MX和MX3才是最符合魅族品牌氣質的産品,而在MX4之後就全面投入了聯發科的懷抱,雖然産品多了,但卻少了幾分極緻和氣質,少了對人文的追求,也少了魅友的參與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