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助推城鄉融合發展?來源: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擺脫貧困再出發,中國鄉村發展迎來新的曆史起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何嘗不是城裡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推動各種資源要素流動,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近年來,浙江、上海、陝西、江西等地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進行有益探索(10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鄉村振興助推城鄉融合發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
擺脫貧困再出發,中國鄉村發展迎來新的曆史起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何嘗不是城裡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推動各種資源要素流動,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近年來,浙江、上海、陝西、江西等地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進行有益探索。(10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
縱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史,城鎮和鄉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即城鎮的發展離不開鄉村繁榮的支撐,鄉村的振興也離不開城鎮的有力輻射和帶動。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許多人從中看到了商機,許多地方從中看到了政策傾向,依托良好的基礎優勢走在了鄉村振興的前列。這不,從同濟大學畢業的錢秦,和多數同學不一樣,沒有選擇留在上海或者去杭州、蘇州,而是選擇在德清縣買房定居,在“地理信息小鎮”就業。因為他深知城與鄉不是二選一,完全可以在融合中優勢互補。特别是随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鄉村與城市、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的界線已逐漸模糊。尤其像德清這樣一個小時内就能趕到長三角各大城市的地方小鎮,既能追求事業,又能享受城裡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更何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都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必經途徑,振興鄉村與建設城鎮之間并不矛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推進手段也是一緻的和互補的。鄉村振興是城鎮化發展的基本動力,城鎮化發展也為鄉村的振興創造條件,随着城鄉二元結構的破解,生産要素雙向流動,将進一步促進二者融合發展。正如專家們所說:“鄉村振興,振興的不僅僅是鄉村。”因為“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促進城鄉循環、打通市場脈絡的關鍵舉措。城鄉循環更暢通、更高效,國内大循環才能更好激發潛力、充滿活力。”
另外,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實現農民全面發展、農業農村全面進步的基礎所在。因此,各地應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号召和布局下,主動作為、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大力培育鄉村主導産業,特别是積極推動農業産業轉型升級,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推進農業發展集約化、高效化,通過節約成本、提升産量、擴大規模、完善鍊條等方式提升農村土地的附加值,讓鄉村振興不再是冷冰冰的口号,而是具體實在的、讓人民充滿希望的行動。這就需要各地在城與鄉的框架内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梳理和破解融合發展堵點,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讓現代化的美麗鄉村融入大都市圈。
同時,曆史的經驗和現實也已證明,分散的、細碎化的、小規模的産業格局既難以獲得規模經濟與分工經濟,也難以做成品牌獲得市場整合和聲譽效應。這就需要通過“以産入園,以園建城,以城帶人,以人帶地”,推進土地集約化、産業園區化、人口集聚化發展,促使農戶分散經營轉向龍頭企業帶動,龍頭企業的發展則由單家獨戶轉向園區聚集,通過園區建設帶動農業規模經營,通過規模經營拉動企業集群發展,走向産業化經營。通過商旅提升,推動“園鎮一體、産城融合”,建設宜居、宜閑、宜商、宜業的城鎮,推進農村小城鎮化,強化縣城與中心鎮的增長極作用,充分發揮城鎮連接城鄉的節點和紐帶作用,以農業功能拓展營造優質後花園,延伸農業産業鍊條,着力發展與物流和商貿相配套的涉農經濟,實現農業發展、生态保護與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建設的有機整合,帶動與農相關的其他産業發展,激發農村活力,培育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加速器”,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最終實現城鄉共同富裕與繁榮。
本文來自【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