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産品排行?對不太懂手機參數的大衆來說,如何判斷一部手機好不好?,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華為小米産品排行?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對不太懂手機參數的大衆來說,如何判斷一部手機好不好?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榜單。
榜單也有多種看法。
第一種,看各大電商平台的好評榜、銷售榜。
第二種,看媒體包括自媒體的推薦榜。
第三種,看各大專業機構的細分排行榜。比如,處理器的性能天梯榜、手機影像的DXOMARK排行榜、屏幕方面的DisplayMate評級等。
既然榜單能影響消費者選購決策,那麼登榜并取得一個更好的名次,就成了商家們的自然選擇。
不過,榜單具備參考價值的前提是,它足夠權威、公平。否則,就會淪為“野榜”,一文不值。
這幾天,第三方專業影像測評機構DXOMARK就陷入了輿論熱議中,被質疑不夠公正、買榜……。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樣?
【華為、小米的角鬥場】DXOMARK曾經受到華為、小米等頭部手機廠商的熱捧。大廠們往往會在年度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把登頂DXOMARK作為重點宣傳,以證明自家旗艦具備業内領先的影像能力。
DXOMARK的手機拍照評分,一開始僅限于攝影愛好者圈子内流傳。後來被國人熟知,主要是因為華為。
大家知道,華為手機影像成為業内标杆始于華為P20系列,得益于AI影像和超級夜景,華為P20系列的影像表現一飛沖天。
當時華為P20 Pro在DXOMARK排行榜上首次高居第一,便比第二名三星Galaxy S9 Plus高了足足10分。在此之前,前兩名之間的差距往往在1到2分。
華為P20系列在影像方面的巨大領先優勢,标志着國産手機在高端市場的徹底崛起,一下子廣為傳頌,DXOMARK也開始被大衆熟悉。
自此,公布DXOMARK拍照得分,就成了每一代華為旗艦新品發布會的必選動作,也成了消費者的一大期待——下次分數又會有怎樣的突破?
影像方面的領先幫助華為進一步站穩高端,手機拍照能力也成了用戶購機的重要參考點,DXOMARK排行榜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參考對象。
既然消費者如此看重,其他廠商也開始向DXOMARK送測手機,希望提高自家旗艦在排行榜上的位置。
其中,屢屢被用戶吐槽成像質量的小米手機,最積極。小米創始人雷軍發願:要在華為選定的賽道(DXOMARK)打敗華為。
在雷軍牽頭,集全公司資源猛攻下,2020年,小米10 Pro終于超過華為Mate 30 Pro 5G,成為DXOMARK排行榜的第一名。自此,華為手機影像在DXOMARK上的領先優勢不再那麼明顯。由于産品發布時間差的存在,雙方往往會交替領先。
再後來,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為自Mate40系列後,旗艦新品無法再拿到全球最優質的資源,發布會也不再提及DXOMARK。
也許是缺少了對手後的失意,小米在11 Ultra之後,對DXOMARK表現的意興闌珊。今年小米12S Ultra發布時,雷軍表示不再送測DXOMARK。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雷軍早就知道了答案——小米12S Ultra得分無法登頂。因為小米手裡有現成的DXO測試工具和标準,自己提前測一下就知道大概分數了。
【DXOMARK到底靠不靠譜?】DXOMARK成立于2003年,當時恰逢相機數碼化,電子算法被普遍用于補償相機的硬件表現。DXO實驗室開發了一套算法,以幫助數碼相機或鏡頭來識别和修正照片成像過程中的錯誤。後來,又開發了一套測試工具來判斷相機成像性能的好壞。當時的DXO主要服務對象是傳統相機廠商。因此,從淵源來看,DXO确實有着專業的技術背景。
智能手機相機功能逐漸普及後,慢慢取代了傳統相機,DXOMARK也與時俱進地做起了手機影像的測評,但一直争議不斷,被一些用戶認為打的分數與用戶的實際感知不匹配。
比如,當年華為P10在DXOMARK上得到87分,超過了如日中天的iPhone7,就引來質疑。
後來關于DXOMARK打分的争議在一段時間内消失了,那是因為華為自P20系列起,以肉眼可見的實力遠超其他對手,争議的空間已經沒了。
直到小米手機也在DXOMARK上崛起,與華為手機得分相差無幾時,争議再起。
這裡我們來聊一下,為什麼小米手機拍照一抓就靈?
一方面是小米确實加大了相機部門的研發投入,影像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另一方面,就涉及到了DXOMARK的商業模式。
DXOMARK為手機廠商提供實驗室和測試工具,以幫助其更好地進行産品研發;同時它還出售廠商送測機和商用機的測評報告。
詳細解釋一下,就是說,手機廠商可以出錢,按照DXOMARK的标準,通過其專業的測試工具來輔助手機影像能力的研發。這樣一來,其手機影像能力勢必會更加符合DXOMARK的測評标準,得分自然也會更高。當然這裡要說明一下,DXOMARK還是有專業能力的,其标準也确實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廠商手機的影像能力高低。
不過,這樣的商業模式被調侃為“不賣分不賣榜,但賣題”。
客觀來講,DXOMARK具備相當的專業水平,但并不是唯一标準,也不代表影像真理。
【從影像參數到攝影文化】影像表現能力,是一個既客觀又主觀的問題。
道理很簡單,各大攝影獎項的獲獎作品,肯定不是都用最好的相機拍的。
手機影像能力的發展規律,和智能手機一樣,早期由于基本素質的孱弱,硬件參數是最被看重的。而硬件參數是最容易客觀衡量的,這個階段,專業機構的測評分數往往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當手機影像的表現已經超過人眼視覺可感時,硬件參數的重要性就大大下降了,更主觀的影像風格開始被強調,這也是各大手機廠商找傳統相機廠商合作的原因之一。同時,我們也看到,更多的手機廠商開始強調影像文化。
如果大家看過多款旗艦所拍照片的橫向對比,就會發現,每一款手機拍出來的風格都不太一樣。因此,對于影像實力超群的高端旗艦來說,如果以某一種單一标準來衡量,可以分出分數高低,但卻難以服衆。
意識到這一點的DXOMARK已經做出了調整,把隻有一個第一的分數排行榜,換成了金、銀、銅等更寬泛的認證。這樣一來,分數相差無幾的産品,都被認定為了同一檔,以容納主觀上的偏差。
再從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來看,旗艦手機都在強調體驗,而不是參數和分數,并且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當消費者不再看重,手機廠商便沒有了送測的動力。
以後,DXOMARK還會有,但将更多地像萊茵認證、DisplayMate評級等一樣,做個普通背書。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提升産品實力,去掉第三方認證将是最終目标。如果自己能取得消費者信任,為什麼還要别人來作證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