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9 00:01:55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1


學生通過上一節“化學平衡常數”的學習,已經學會了用化學平衡常數來定量表示化學反應進行的限度,但是在實際生産中用平衡常數表示反應限度有時不夠直觀,因此在本節課中引入了“平衡轉化率”這一概念,作為描述化學反應進行限度的另一種方式,是對化學平衡常數的一種補充。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的限度問題,同時能更好地完成平衡轉化率與化學平衡常數之間的計算。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能進一步通過平衡轉化率認識化學平衡狀态的特征,能夠了解平衡轉化率的意義;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使用平衡轉化率來定量表示化學反應的限度,并能依據“三段法”計算模型熟練地進行平衡常數、平衡轉化率、反應速率、濃度等之間的計算。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3

平衡轉化率的計算、“三段法”計算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4

學生複習上一節關于化學平衡常數的相關知識,預習本課内容;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5

聯想質疑在工業生産中,合成氨的反應: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6

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存在一定的限度。但是在實際生産中,用平衡常數K表示反應限度有時不夠直觀,不知道反應物到底反應了多少,同時生成了多少産物。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常用平衡轉化率α來表示一定條件下的反應限度。

【過渡】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化學反應限度的另一種表示方式——平衡轉化率。

【闆書】二、平衡轉化率

對于化學反應:aA bB ⇌ cC dD,反應物A的平衡轉化率可以表示為: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7

強調★物質的平衡轉化率越大,表示反應程度越大。

★對于溶液體系和恒容的氣态反應體系,可以用物質的量濃度進行計算。

【牛刀小試】某溫度下将H2和I2各0.1 mol的氣态混合物充入10 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後,測得H2的濃度為0.008 mol·L-1。(1)求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2)求H2的轉化率。

學生活動分析,解題。

講解講解計算方法、糾正計算結果。

【再試一刀】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8

學生活動分析,解題。

講解對于一個已标明化學方程式的化學反應,溫度一定時隻有一個平衡常數,但不同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卻可能不同。因此,脫離具體的反應物談化學反應的平衡轉化率是沒有意義的。

【還有一刀】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9

學生活動分析,解題。

講解化學平衡常數與平衡轉化率是密切相關的,可以利用化學平衡常數計算化學反應中某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也可以由實驗測定的平衡轉化率計算化學平衡常數。

過渡有關于化學平衡問題的計算,可按一定步驟建立模式,确定各個量之間的關系進行計算。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三段法”。

講解“三段法”

例如:可逆反應mA(g)+nB(g) ⇌pC(g)+qD(g),假定反應物A、B的起始加入的物質的量分别為a mol、b mol,達到平衡時,設A物質轉化的物質的量為mx mol。

(1)    mA(g) + nB(g) ⇌ pC(g)+qD(g)

初始物質的量/mol a b 0 0

轉化物質的量/mol mx nx px qx

平衡物質的量/mol a-mx b-nx px qx

對于反應物:n平=n始-n變

對于生成物:n平=n始+n變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10

轉化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系數之比。

【過渡】“三段法”不僅可以用物質的量來列關系式,也可以用物質的量濃度。

講解可逆反應mA(g)+nB(g) ⇌pC(g)+qD(g),假定反應物A、B的起始加入的濃度分别為a mol·L-1、b mol·L-1,達到平衡時,設物質A轉化的濃度為mx mol·L-1。

   mA(g) + nB(g) ⇌ pC(g)+qD(g)

初始濃度/(mol·L-1) a b 0 0

轉化濃度/(mol·L-1) mx nx px qx

平衡濃度/(mol·L-1) a-mx b-nx px qx

對于反應物:c平=c始-c變

對于生成物:c平=c始+c變

轉化濃度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系數之比

(2)步驟

①确定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起始加入量。

②确定反應過程的變化量。

③确定平衡量。

④依據題幹中的條件建立等式關系進行解答。

強調解答化學平衡計算題,要注意構建解題模式,熟練掌握有關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轉化率、産率、某組分百分含量、化學平衡常數等各種計算關系式。

【課堂随練】(1)反應SO2(g)+NO2(g) ⇌SO3(g)+NO(g),若在一定溫度下,将物質的量濃度均為2 mol·L-1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閉容器中,當達到平衡狀态時,測得容器中SO2(g)的轉化率為50%,試求在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________。

(2)在(1)中溫度下,若SO2(g)的初始濃度增大到3 mol·L-1,NO2(g)的初始濃度仍為2 mol·L-1,試求達到化學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_________。

【學生活動】計算出結果。

【借題發揮】 計算(1)中NO2的轉化率,(2)中SO2、NO2的轉化率并比較,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學生活動】計算出結果、思考并交流。

【分析驗證】完成下述表格,并驗證你的結論是否正确。

在1 200 ℃時測得反應CO2(g)+H2(g)⇌CO(g)+H2O(g)達平衡時,K=2.25。試計算CO2(g)和H2(g)的初始濃度分别為下列三種情況下的CO2、H2的平衡轉化率,填寫下表:

初始濃度/(mol•L-1)

平衡轉化率/%

c始(CO2)

c始(H2)

α(H2)

α(CO2)

A

0.010 0

0.010 0

B

0.010 0

0.012 0

C

0.010 0

0.008 0

分析上表計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1)同一化學反應,不同物質的平衡轉化率 。

(2)增大H2的濃度,CO2轉化率的變化是 ,H2轉化率的變化是 。

(3)減小H2的濃度,CO2轉化率的變化是 ,H2轉化率的變化是 。

講解由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提高氫氣在原料氣組成中的比例,可使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提高;同理,提高二氧化碳在原料氣組成中的比例,可使氫氣的平衡轉化率提高。在化工生産中,根據以上原理,常常通過增加某一種廉價、易得的反應物的濃度來提高另一種昂貴、稀缺的反應物的轉化率,從而降低生産成本。

歸納小結

結論1:兩種反應物參加反應時,提高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以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而該反應物的轉化率會降低。

結論2:當兩種反應物按照方程式系數比進行投料時,平衡時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相等。

課堂小結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11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設計(高中化學教學設計)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