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原生家庭問題類似,一些中職特殊學生表現出的問題,根源可以溯源到他們的中小學甚至幼兒園時期。無所追求、消極度日,無視規則、習得性無助等諸多成長問題,跟中職生進入學習環境,入學(入園)直到初中畢業的經曆直接相關。這個長達十幾年的學習成長區間,對他們進入職校後的心理行為、學習習慣、思想狀态乃至人生軌迹産生影響,進而影響他們的整個人生。
01.職高生的自我期望
15級某班小張同學,中考成績235分,數學17分。這個成績,離普高分數線差100多份。進入職高,雖屬于無奈,卻也是唯一的選擇。
小張雖個性内向,不善言語,但思維敏捷,反應快。初入職校的小張,上課專注,積極互動,給任課教師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小張開始不按時交作業,上課不适睡覺就在發呆。任課教師提醒後坐起來,不多久又會再次趴下。老師問他,他很不耐煩,隻說:“習慣了!”
開學初,學校進行“新生基本情況調查”,在“自我評價與自我期望”一項裡,小張寫着:“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所以中考成績差。喜歡沉思和不着邊際的遐想,無所事事是一種習慣……期望拿到一張職高文憑。”
任課教師多次跟班主任反映情況,班主任找小張談話,反複開導,才知道小張不學習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02.遭遇老師“激将法”
小學三年級前,跟大多數孩子一樣,小張聰明機靈、好學上進,成績雖不優異,但并沒有學習上的障礙和問題。按理他會跟大多數同齡的男孩子一樣,順利度過自己的小學階段,為升入初中做好準備。
小張是男孩子,活潑好動,有點坐不住。但除了偶爾上課亂動,跟同桌講話之類的小毛小病,似乎也沒什麼大問題。
一次上班主任老師的數學課,小張擺弄着手術的橡皮,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當他俯身從地上去撿是,老師的火眼金睛已經盯上了。
過了一會兒,老師讓學生自己演算題目,偏偏夾在書裡的鉛筆滑落到地上,滾到隔兩排座位的前排同學腳下。因為着急演算題目,他忘記了書包裡還有備用鉛筆,也忘了跟老師報告,就貓着腰到前面去撿。筆還沒拿到手,又被老師發現了。
一堂課兩次“搗亂”,做小動作、下位,老師自然要教育。為了不影響上課,老師罰他到樓道思過。年幼的小張很害怕,也覺得委屈。自己沒搗亂,隻是撿回自己的文具而已。但老師沒給他辯解的機會,跟他說:“東西掉了,應該報告老師再去撿,或者下課撿,為何兩次擾亂課堂秩序!”
下一回上數學課,老師一開始就抽查預習情況。也許是因為緊張害怕,也許因為上節課被罰站在樓道,心裡委屈,也許覺得不好意思……老師問了三道題目,小張一個都沒答出來。
老師很是失望,罰他站一節課。小張站了一節課,也許累了,也許覺得委屈,第二節課沒上多久,就趴在了座位上。
上課做小動作、随便下位,課前不預習,老師批評不接受,上課睡覺……面對如此“頑劣”的學生,老師決定用“激将法”來對付:“既然不願意學習,以後上課就不用聽講了!上數學課都趴在桌上,不用坐着!”
放逐自我的孩子
小張還真把老師的話都聽進去了,一到數學課就趴在桌子上。畢竟小張才是個三年級的孩子,哪裡知道老師恨鐵不成鋼,要用激将法來教育他,讓他“改邪歸正”。這樣趴着上課持續了一段時間,小張的數學成績一路下滑,期中考試竟然不及格。
家長忙于生計,沒時間監管輔導孩子,看到孩子的報告單,責罵幾句。花錢把他送到了晚托班。晚托班老師很快發現,這個孩子好像數學課從來就沒上過,每天都等着最好老師講解題目答案。一個學期過去,小張升入四年級,語文、英語成績也跟着下滑了,小張變成了一個學習差的孩子。
進入初中後,環境換了,小張也想通過努力完成逆襲,改變自己的“差生”形象。小學基礎薄弱,沒有正确的學習習慣,雖然學習上已經很努力,但并沒有多大起色。
一學期後,老師安排他和班級教室裡幾個“差生”坐在最後一排,老師談話說:不要上課不影響紀律,睡覺、看課外書都行。坐在教室,被忽視、背冷淡的感覺,就算成年人也難以承受,何況是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寫在後面的話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說:“教師總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國的引路人。”教師在培養孩子追求進步、健康成長的道路上,其作用超出想象。
教師用錯教育方法,看似是一個日常工作失誤。對孩子而言,教師的教育方式,有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長道路,甚至成為他們人生磨難的開始。
教師需要時刻謹記:把希望和陽光播撒進孩子的心靈,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教給他們改變自我的方法。簡單采用成年人的方式,隻會讓孩子困惑迷失,甚至最終影響他們的成長軌迹!
,了解教育事件,分享教育知識,歡迎關注@西喬教育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