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又像往常一樣如期到來,春節的主題就是“團圓”,不管距離隔得多遠,心理上有多少隔閡,過年總是能放下芥蒂,在一起團團圓圓的過個年。其中出嫁女過年選擇回哪裡,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農民以前的傳統觀念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既然嫁出去了,那就是婆家人,過年自然也是要在婆家的,但是随着時代的變遷,很多90後農二代家裡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兩個90後結為夫妻之後,因為兩個人都是獨生子女,去誰家裡過年,成了一個問題。特别是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過年選擇去女方家裡的也不少。
自古以來說得最多的都是婆媳關系,但是對于嫁出去的女兒和自己的母親之間的關系,則讨論得較少,農村這句俗語,其實把這種關系說得很明白了。農村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其實說起來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嫁出去的女兒想要照顧自己的母親,這種照顧是不能長久的。而母親想要照顧自己已經出嫁的女兒,也顧不起。
為啥這麼說呢?這與以往農村傳統的思想有關,也與我國千百年的傳統文化有關。古時候,女子要遵從“三從四德”,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意思很明顯,傳統的女性從來沒有自主選擇權,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聽從家裡男人的吩咐。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出嫁的女兒和自己的母親都沒有任何決定權,因此母親想要在一些事情上照顧自己的女兒,或者女兒想要照顧自己的母親,也是沒啥辦法的。
随着社會的進步,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現實面前,母親和出嫁女之間想要互相幫襯,也是比較困難的。
雖然說現在女性很多都有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但畢竟成家了,家庭支出總得征求丈夫的意見,即便丈夫同意了,但自己家裡的經濟條件真的允許嗎?自己的工資除了家庭開支、孩子醫療、教育,在加上房貸車貸,即便真的想幫襯母親,可能也是有心無力。
而母親想要幫襯自己的女兒,前提是母親有這個經濟條件,也能掌握家裡的經濟支出,首先需要和丈夫商讨,即便丈夫同意,那自己的其他子女是否能同意?特别是家裡還有其他兒子,如果母親時常拿錢接濟自己出嫁的女兒,那其他的兒子會同意嗎?會不會以此為借口,推辭對于母親的養老義務呢?
那麼各位農民朋友,你們認為這句俗語現在看來還有道理嗎?如果你是出嫁的女兒,或者你有出嫁的女兒,你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幫助自己的母親或者自己的女兒嗎?歡迎交流、分享。獲取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按鈕,精彩期待與您共享。
土地改革催生農村賺錢新項目,點擊“了解更多”搶占家鄉市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