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課文講解

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課文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13:53:15

【課文内容】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随風)直到夜郎西。

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課文講解(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學習内容全解)1

【文章分析】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谪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胧的夢境,雖未追叙與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誼,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把友情抒發得真摯感人。

【背景介紹】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标尉,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待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麼重大問題,而隻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王昌齡遭遇以後,寫了這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适、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甯丞。被謗谪龍标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闾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甯”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适、王之渙齊名。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别擅長寫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處。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标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時謂王江甯。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學習目标】

1.有感情地反複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提升賞讀詩歌的能力,提高古詩文修養。

4.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奏感。

【同步練習】

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課文講解(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學習内容全解)2

【字詞積累】

1.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谷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2.龍标: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3.五溪:一說是雄溪、滿溪、潕溪、酉溪、辰溪的總稱,在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關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議。

4.與:給。

5.愁心:擔憂之心。

6.随風:一作“随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裡指湖南的夜郎,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随風直到夜郎西”。

【知識鍊接】

古代表示官職任免調動的文言詞語歸納:

一、表“授官、做官”的詞語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①《晉書·謝安傳》: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棄疾傳》: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如①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冼馬。②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③《南史·虞願傳》:除太常丞,尚書祠部郎,通直散騎侍郎。

3.察:考察後予以推薦、選舉。如《三國志·吳主傳》:郡察孝廉,州舉茂才。

4.薦: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①《宋史·侯可傳》:韓琦鎮長安,薦知泾陽縣。②《漢書·平帝紀》:諸有藏及内惡未發而薦舉者。③《譚嗣同》:公以學士徐公緻薦,被征。

5.舉: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如①《左傳·宣三十年》:舉不失德,賞不失勞。②《文選·陳情表》: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③範晔《後漢書·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④《左傳?襄公三年》:舉其偏,不為黨。

6.授:授予官職。如①《漢書·翟方進傳》:遣使者持黃金印,赫發繼,朱輪車,即軍中拜授。②《宋史·辛棄疾傳》: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

7.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如《史記·李将軍列傳》:李陵既壯,選為建章監,監諸騎。

8.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如①《元史·賈魯傳》:魯居喪服阕,起為太醫院都事。②《戰國策》:起樗裡子于國。

9.複:恢複原職務。如順帝初,再轉複為太史令。《後漢書·張衡傳》

10.征:由朝廷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後漢書·王渙列傳》:歲餘,征拜侍禦史。②範晔《後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③梁啟超《譚嗣同傳》:君以學士徐公緻靖薦,被征。

11.仕:做官。如《論語·子張》:學而優則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職。如《孔雀東南飛》: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閣。

13.仕進:進身為官。如《晉書·許邁傳》:邁少恬靜,不慕仕進。

14.任:擔負、擔任。如《史記?蒙恬傳》: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内謀。

二、表“調動、補任”的詞語。

1.改:改任官職。如《宋史·範仲淹傳》:(範仲淹)改集慶軍節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

2.調、徙、轉:調動官職(特定語境下可以表示升職或降職)。

如①《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調為隴西都尉。②《史記·淮陰侯列傳》:徙齊王信為楚王。③範晔《後漢書·張衡傳》: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辄積年不徙。④《史記·高祖本紀》:徙韓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寶傳》:文寶處法平允,考績連最,轉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紀》: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補轉官資有差。⑦《張衡傳》:再轉,複為太史令。

3.遷:調動改派。一般情況下,“轉遷”“遷調”表示調職;“右遷”“遷除”表示升職;“左遷”“遷谪”表示削職降等。

如範晔《後漢書·張衡傳》: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又如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史記·太史公自序》

4.累遷:表示多次調動。如範晔《後漢書·趙咨傳》:累遷敦煌太守。

5.放:京官調任地方官。如梁啟超《譚嗣同》:既而胡即放甯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如範晔《後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

7.補:補任空缺官職。

如①《漢書·蕭望之傳》: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②《漢書·蕭望之傳》:是時選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③《漢書·王尊傳》: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

8.蔭補:靠先人的業績補缺做某官。

如①《新唐書?李德裕傳》:以蔭補校書郎。②《梅聖俞詩集序》:予友梅聖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

三、表“升官、加封”的詞語。

1.拜:按一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拜亮為丞相。②《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③《史記·淮陰後列傳》:至拜大将,乃韓信也,一軍皆驚。④《指南錄後序》:于是辭相印不拜。

2.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别。如成語“加官晉爵”。

3.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如《宋史·辛棄疾傳》: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

4.超遷:越級升遷。

如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②《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今陛下以啬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随風靡靡,争為口辯而無其實。

5.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官職。

如①《南史·何遠傳》:武帝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②《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6.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啟超《譚嗣同》: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7.陟:提升官職。如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8.升:提升。如梁啟超《譚嗣同》:旋升甯夏道。

9.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如①《漢書·趙充國傳》:拔之為後将軍。②《文選·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1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傳》:提獎後輩,以名行為先。

四、表“貶官、免官”的詞語。

1.貶:①降低官職,降級。②降職并外放。如①《三國志·諸葛亮傳》: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書·柳宗元傳》:貶邵州剌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③《舊唐書·劉禹錫傳》:貶連州刺史。

2.竄:放逐、貶官。如韓愈《進學解》:暫為禦使,遂竄南夷。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啟超《譚嗣同傳》:既而胡即放甯夏道。

4.谪:降職,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并調到邊遠地方做官。如範仲淹《嶽陽樓記》: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師序》:過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遷者罕至。

6.左除、左降、左轉:降職。如《新唐書·裴延齡傳》:帝怒,乃罷(陸)贽宰相,左除 (張)滂等官。

7.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有時也指平調。如①《晉書卷二十八》:韋仁約彈右仆射褚遂良出為同州刺史。②《後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何間相。③《晉書卷二十八》:遷侍中,以出為征虜将軍。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後漢書·明帝紀》: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裡,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

9.黜、绌:廢掉官職。如①《國語·晉語一》:(晉獻)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②《司馬遷〈屈原列傳〉》:屈平既绌。③高啟《書博雞者事》:台臣慚,追受其牒,為複守官而黜臧使者。

10.免:罷免官職。如《史記·呂後本紀》:王陵遂病免歸。

11.奪:削去,罷免。如高啟《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五、表“辭官”的詞語。

1.告老:官員年老辭職。如蔡邕《陳太丘碑文》:時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懸車告老。

2.解官:辭去官職。如《宋史·包拯傳》: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

3.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如《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

4.乞身:古時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後漢書·李通傳》: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如①《後漢書·王龔傳》: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②《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6.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漢書·疏廣傳》: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

7.謝病:托病引退或謝絕賓客。如《戰國策·秦策三》:應候因謝病,請歸相印。

8.緻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新唐書·白居易傳》:以刑部尚書緻仕。

六、表“兼職、代理”的詞語。

1.假:臨時的、代理的。如①《史記·項羽本紀》: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将軍。②《漢書·蘇武傳》:武與副中郎将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2.兼:兼任,同時監管。如①《宋史·李綱傳》:積官至監察禦史,兼權殿中侍禦史。②《舊五代史·甘荷餘傳》:未幾,移鎮青州,就加兼中書令。

3.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①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郐州。②《南史·虞願傳》:遷中書郎,領東觀祭酒。

4.判:高位兼任低職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如《宋史·韓琦傳》:除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5.權:暫時代理官職。如①胡仔《苕溪漁隐叢話》:韓愈吏部權京兆。②《宋史·李綱傳》:積官至監察禦史,兼權殿中侍禦史。③《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以京官權知,三年一易。

6.攝:暫代官職。如《新唐書·杜如晦傳》: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

7.署:暫任、代理官職。如《三國志·諸葛亮傳》:以亮為軍師将軍,署左将軍府事。

8.守:代理官職。如《三國志·王修傳》: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為主簿,守高密令。

9.行:代理官職。如①《三國志·武帝紀》:太祖行奮武将軍。②《泷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

七、與“官員任職相關”的詞語。

1.知:主持。如①《宋史·黃庭堅傳》:知舒州。②《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産其将知政矣。

2.典:主持;主管。如《書·堯典》:命汝典樂。《三國志·吳儀傳》:專典機密。

3.主:主持,掌管。如①《世說新語·政事》:有劫賊殺财主,主者捕之。②方苞《獄中雜記》:主縛者亦然,不如何欲,縛時既先折筋骨。

4.視事:官吏到職開始工作;在任。如範晔《後漢書·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5.下車:新官到任 如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後漢書·張衡傳》

6.坐:因犯……罪或錯誤。如《漢書》: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餘人。

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新唐書·魏微傳》:拜谏議大夫,封巨鹿縣男。

8.秩滿:官吏任期屆滿。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南史·虞寄傳》

其年秩滿,解尹,加散騎常侍,将軍、尚書竝如故。《陳書·袁樞傳》

9.行部:巡行部屬(漢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視部署,考察刑政,稱為行部。)漢,郭伋字細侯,茂陵人,為并州守。素結恩德。後行部至西河。

預備知識:其它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

(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餘吾予);第二人稱(爾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稱(之其彼渠厥)

(2)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

(3)謙敬詞語:請謹竊忝辱敢幸

(4)修辭詞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詞:諸焉盍旃叵

(6)跟俸祿有關的:俸、祿、秩、饷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難》《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别》《望天門山》。

【句子分析】

1.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遭貶到龍标去,一路上要路過五條溪水。

“楊花落盡子規啼”首句寫景兼點時令。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着“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别之恨在内,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聞道龍标過五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谪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以悲景襯托離情,表現出作者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深切同情。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随風)直到夜郎西。

我把這顆為你而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為了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她将詩人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了遼遠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裡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谪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所有這些,真切地傳達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貶後的心靈震撼以及由此而引發出來的強烈的主觀感情。

這兩句詩借景抒情,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隻有将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千裡可共;三是說,人隔兩地,難以相從,隻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與,别無它法。

【中心思想】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随君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寫作練筆】

根據詩句内容和聯想屬對:

上聯:人隔兩地望明月

下聯:我思嘉友寄愁心

【内容梳理】

1. 本詩的詩眼是什麼?

愁心。

2.本詩中通過寫景叙事表達飄零感受,寓離情别恨于其中的詩句是:

揚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3.本詩中直接抒情的詩句是(本詩中能體現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詩中借月抒懷,表達對遠方友人關懷惦念之情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詩中表現友人遷谪道路艱難、荒涼、崎岖、僻遠的詩句是: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6. 人隔兩地,心情難達,而明月在天,千裡可共,所以詩人寄愁心于明月,表達對朋友的關切之情,體現這一意境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詩人借助哪些景物來表現“愁心”?為什麼選取這些景物?

“楊花落盡子規啼”。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含飄零之感,暗喻征人前途命運未蔔,喚起讀者對王昌齡流落遠方的擔憂。同時也點明時令。叫着“不如歸去”的子規,有離别之恨,借用來關懷跋山涉水遠走他鄉的友人王昌齡,希望他早日歸來。切合當時情事, 融情入景。

8. 詩人因為什麼事情而“愁”呢?

“聞道龍标過五溪”。此句直叙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谪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以悲景襯托離情,表現出作者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深切同情。

9.詩人的愁心托付給了誰?為什麼呢?

“我寄愁心與明月”。(1)明月給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瑩潤澤,象征着親情、友情的純潔。(2)明月是圓的,象征團圓,引人深思。(3)拟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無可排遣,無人理解。似乎隻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

10. 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詩人運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詩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①拟人修辭,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

②奇特的想象,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郎西。

③情景交融(或以景傳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

11.“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12. 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詞,有兩種解釋:一與成語“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貴州省西部桐梓縣,古稱夜郎國;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縣。細讀課文,分析一下哪種解釋更合理。

夜郎: 漢代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裡指湖南的夜郎。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随風直到夜郎西”。

13. 詩中沒有單純的寫景,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聯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麼選取“楊花”“子規”來寫?

寫“楊花”且“落盡”是點明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楊花”漂泊無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說,詩中開頭一句的寫景,不着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積累拓展】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練習提高】

《尚書》中說“詩言志”,我們也經常說詩如其人,就是說從一個人的詩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情懷、個性、才華等,李白的詩也正是他内心最真實的聲音。所以,我們要了解李白,就要從他的詩入手,而要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詩,又不能不從了解李白的人開始。

【寫作參考】

1.試舉例說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的運用。

詩人用“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既寫了景,又以“子規啼”暗點自己對王昌齡被貶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随風逐月到夜郎西。這種将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想像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充分地顯示出李白的藝術個性,這也是《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之所以有長久的藝術魅力的真正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