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塘口水體渾濁,有泥渾、白渾等現象,是水産養殖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但無論何種水渾都會對魚蝦蟹水産養殖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旦處理不當,會對養殖業造成極大危害,甚至造成經濟損失!
水渾濁的原因是什麼
1.降雨頻繁。尤其是土池,一旦被雨水沖刷,泥沙就會沖入池内,使水體變得渾濁。
2.藻類太少。尤其是新塘,缺乏藻類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藻類不能生長或藻類太少,缺乏自淨能力。
3.池塘返低。高溫期,水位較深的池塘,底層水溫較熱,上層水溫較涼,會形成對流,底部會将污物帶到池塘水體上方,導緻底部回流,造成水體渾濁。
4、放養密度過大。當放養密度過高時,魚蝦會遊到底部,攪動底部的淤泥,也會造成水體渾濁。
5.浮遊生物過多。尤其是水體中枝角類等昆蟲過多,攝食藻類,影響水生植物的淨化能力,導緻水體溶解氧不足,造成“蟲子”特有的白渾。
如何判斷水是否混濁
取一個透明的瓶子,把池塘裡的水倒進去,靜置一會,看看有沒有沉澱物。
1、觀察瓶内有沉澱,但整體澄清表明水體混濁是由水體中的有機物和沉澱物懸浮引起的。
2、觀察瓶内沒有明顯的膠體混濁沉澱。
如何有針對性地處理濁度
1、膠體混濁
由于水體中浮遊動物太多,不建議殺掉,有一定的風險,可以用水泵,加個過濾器把浮遊生物過濾掉,再進行處理水淨化和藻類培養。
2、有機物的懸浮渾濁(泥沙)
方案一:用高鐵酸鉀或氯化鋁等聚合物進行吸附、絮凝、沉降,然後用底無憂改底,防止高鐵酸鉀或氯化鋁鐵對魚蝦呼吸系統的影響;
方案二:可以先使用水無憂進行解毒抗應激處理,再使用藻益多進行藻類培養,或者将周圍富含藻類的水引入後在進行藻類培養操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