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嗎?
錯!輸血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ABO血型系統跟輸血關系最為密切,但臨床上在輸血前除鑒定ABO血型外,還要進行抗體篩查檢測,并且根據凝集反應原理,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實驗,在體外确證兩者其他紅細胞血型系統也相容,方可進行輸血以确保輸血安全。在輸注血漿、機采血小闆、冷沉澱等血液制品時可以相同血型互輸,因為它們當中不含紅細胞,無凝集原。
其實,這個誤區在公衆認識裡非常普遍,都認為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大衆對輸血的認識還是有待提高的。
輸血是指将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患者的一種治療方法,輸血的治療作用除了在大量失血時用以補給血量、維持血容量、提供血壓,作為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還可供給具有攜氧能力的紅細胞,以糾正因紅細胞減少或其攜氧能力降低所導緻的急性缺氧症;同時,還可補充各種凝血因子,以糾正某些患者的血液凝固障礙。
問題是,失血就應該補血?也是錯誤的!失血補血也是一種錯誤的傳統觀念。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占全身血量的1/3以上)可導緻休克,但對失血量少于800毫升的患者可考慮免去輸血。因為一個50公斤體重成人全身約4000毫升血液,其中約4/5(3200毫升)血液在外周血管中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其餘800毫升血液暫時存在于肝脾等“貯血庫”中以備急需時(如運動和出血)再進入血循環以維持對器官與組織供氧的穩定性。
因此,對失血少于800毫升的成人或失血少于全身血容量20%的兒童一般不考慮輸血,而是主要輸注适量晶體鹽溶液以恢複血容量,保持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臨床對失血大于血容量20%的患者,才考慮給其輸血。對失血患者的搶救似乎首先應該輸注紅細胞,實則也不然,恰當的治療應是先輸注晶體溶液。輸液可把機體血管床充盈起來,水到渠成,接着再給患者輸注紅細胞,保證血液對重要器官與組織進行供氧,達到緩解由缺氧所造成的休克等症狀與體征的目的。
還有一個非常普遍的誤解,認為O型血是萬能血,這也是錯的。“O型血是萬能血”的陳舊觀念應該摒棄了。因為O型紅細胞上沒有A、B抗原,所以O型紅細胞可以在主側配型相合時,給A、B、AB型的患者輸注。但是,O型血的血漿中含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如果将含有O型血漿的紅細胞制劑輸入A、B、AB型患者的體内,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
免疫性溶血性輸血反應表現為這些症狀:皮膚反青、四肢麻木、全身發抖、胸悶、腰疼、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嚴重時甚至死亡。因此,非緊急情況下,輸血時必須注意血型的選擇。
如今,馬路上的獻血車很多。大家可不要認為獻的血可以直接給患者用,事實上,醫院用血都是由血站統一采集并調配,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血液是不能向醫療機構提供的。獻血前的初篩和獻血後的檢測都是對安全用血的保障,既包括對乙肝、丙肝病毒和轉氨酶的檢測等,也包括對血型的分型。
最後,再來一條“冷知識”:對于結了婚、但尚未生小孩的夫妻來說,是不可以相互輸血的,不然,會影響到未來寶寶的健康。
作者:陳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輸血科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