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怎樣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0 20:18:07

怎樣解讀血常規化驗單?很多人看到血常規化驗單會一頭霧水:“血常規化驗單有20多項,到底先看哪項?”“白細胞高了一定是感染嗎?白細胞低了醫生就說我有炎症?”“血常規的每個指标都說明了什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怎樣解讀血常規化驗單?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怎樣解讀血常規化驗單(看懂血常規化驗單)1

怎樣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很多人看到血常規化驗單會一頭霧水:“血常規化驗單有20多項,到底先看哪項?”“白細胞高了一定是感染嗎?白細胞低了醫生就說我有炎症?”“血常規的每個指标都說明了什麼?”

讓人迷糊的血常規 化驗單。來源:作者

想看懂化驗單是有思路可循的,掌握了下面的技巧,我們就能初步分析血常規化驗單。

擒賊先擒王,在血常規化驗單上先找四大指标

*****************************************

1、紅細胞計數RBC;

2、血紅蛋白HB(或HGB);

3、白細胞數WBC;

4、血小闆總數PLT。

*****************************************

這四大項如果隻是其中的一些指标偏高或者偏低,醫生又說沒事,你可以先把心放肚子裡,因為這可能是你的一些亞健康狀态,比如說頭天沒休息好,最近喝水少了,對此都不用太緊張。但是這四大項當中有一項出現了問題,還有一些子項超标,那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征兆。

找四大項就行了。圖來源:作者

先看第一組:“紅細胞計數 血紅蛋白 紅細胞壓積”,這三個指标為一組。紅細胞裡有血紅蛋白,主要的作用就是運輸氧氣,随着血液的循環把氧氣輸送到身體的每一個地方。下面分三種情況:
  1. 如果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三者同時升高,要考慮一種情況:就是你飲水比較少,然後導緻身體脫水血液濃縮。成年人正常一天要喝1500-1700毫升的水。體檢頭一天你喝水的量不到1000毫升,晚上忙也忘了喝水,第二天早上去體檢又是空腹,這時由于身體脫水導緻血液濃縮三個指标上升還有一些身體的組織氧氣的不充足,主要表現就是血液粘稠。
  2. 如果三者同時降低,紅細胞低,血紅蛋白低,紅細胞壓積低,這種情況你要考慮是否貧血,比如缺鐵性貧血、失血性貧血,還有其他情況的貧血。
  3. 如果在正常值的下限或輕度降低的話,那麼可以吃些補鐵的食物,比如動物的肝髒,一些紅色的肉, 還要補充維C有助于鐵吸收,比較嚴重的就要服用一些鐵制劑。

顯微鏡下的紅細胞。圖來源:作者

第二組是白細胞。這裡看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率、淋巴細胞比率這三個指标。

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按照體積從小到大是:淋巴細胞,嗜堿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白細胞主要是抵抗病毒、細菌、寄生蟲入侵,是身體裡面的免疫部隊。如果你發現白細胞的計數,就是五種白細胞的總數高了,你就得考慮身體裡是不是有感染。

  1. 如果白細胞計數升高同時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淋巴細胞比率下降,這一般屬于急性細菌感染。因為中性粒細胞主要是對付細菌的。
  2. 如果我們白細胞總數隻是輕度增高或者輕度降低,然後中性粒細胞降低淋巴細胞比率升高,這很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3. 補充:吸煙可導緻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增高,嗜酸性粒細胞降低;飲酒引起淋巴細胞降低。

這裡有個常識:當你的孩子或者我們自己感冒了,先别随意吃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或者抗生素(如頭孢、阿奇黴素),因為消炎藥和抗生素在醫學上不完全是一回事。我們先要看自己的感冒是細菌型的感冒還是病毒型的感冒

  • 當你看到血常規結果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偏高,考慮細菌感染
  • 如果白細胞總數輕度偏高或者偏低,淋巴細胞的百分比偏高,考慮病毒感染
  • 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都偏高,可能是病毒、細菌混合感染
第三個方面是血小闆,它有止血的功能,能夠保護血管内壁的完整,促進傷口的愈合。檢測血小闆主要是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病情監測。
  1. 如果血小闆高于正常值,同時白細胞的計數升高,可能就表示你身體裡某個地方化膿感染,或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2. 血小闆太高容易出現凝血,請及時就醫。
  3. 如果血小闆的數量減少,同時紅細胞的數量也減少,那我們要看看是不是女性月經失血過多,這個容易恢複。
  4. 補充:血小闆過高過低情況還是有點複雜,還是要去看醫生怎麼說。

總結:血常規某些指标稍微偏高或者偏低,很有可能是我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身體健康方面的一些異常:比如情緒、環境等一些小的疾病影響。所以我們一方面不要太緊張,但是也不能太掉以輕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