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有很多調侃其他國家的表達,比如我們常說的AA制“go dutch”,是英國人嘲笑荷蘭人的摳門。
和英國有深深糾葛的法國更是難逃中槍的命運。那麼,“excuse my French”是在說“請原諒我的法語”嗎?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不起,我說了髒話”,也可以用“pardon my French”來表示。
當一個人想要說一個無禮的詞或者已經說過了,可以用它來表示很抱歉。
這個短語出現在19世紀初,語言學家認為它最初就是字面意思“請原諒我的法語”。
因為當時有很多英國人喜歡在說話時夾雜法語,來顯示他們的知識、修養和社會地位。但他們知道有人聽不懂法語,所以就用這個表達來表示歉意。
後來,這個短語就引申到了髒話領域。因為英國人本來就有個偏好:把不好的事情甩鍋給法國人。
法語一向被視為最浪漫的語言,為什麼會用在這種場合呢?
《費加羅報》曾經追溯過這一短語的曆史。
1066年,法國将軍威廉一世入侵英國。法國和英國之間的對峙日趨激烈。
在英法百年戰争結束時,兩國之間的矛盾達到了頂峰。英國曆史雜志All about history指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革命并未改善法國人的形象。
英國海軍上将和戰争英雄霍拉蒂·納爾遜(Horatio Nelson)曾說過:“把诋毀你的國王的人視作敵人,憎恨法國人就像憎恨魔鬼那樣。”
1901年,這個表達出現在牛津詞典上。
霍拉蒂·納爾遜
在很多關于歐洲封建社會的影視作品中都不難發現,歐洲的貴族總是以講法語為榮。
這是因為法國在這一時期是名副其實的歐洲霸主。
17-18世紀,法國在路易十四的統治下達到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路易十四也被稱為“太陽王(le Roi du Soleil)”,他所處的時代被曆史學家直接稱作“路易十四時代”。
路易十四
法國的版圖在路易十四的帶領下不斷擴大,歐洲各國也承認了“太陽王”這一稱号。
路易十四時期宮廷貴族奢靡的生活也被歐洲各國效仿。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辦公,和貴族們聚集在一起紙醉金迷。
歐洲各國的君主也紛紛建造起豪華的宮殿。
俄國的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了夏宮,神羅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了美泉宮,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在波茨坦修建了無憂宮……
在文化領域,法國也抓住了啟蒙運動的機會。巴黎成為了啟蒙運動的中心。法國在這一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鸠、狄德羅、盧梭……
17世紀,法語代替拉丁語成為了歐洲外交的通用語,許多重要的條約都使用法語來簽訂。
由于法語在整個歐洲風靡一時,英國貴族們也認為不會說法語就不是真正的貴族。據調查,英語中至少30%的詞彙來源于法語。
如今,很多英語常用語都來自于法語。比如被很多人用來做個性簽名的“C'est la vie”,直譯為“這就是生活啊”。通常表示一種無奈與抱怨。
在英美劇裡,我們也會經常看到法語的身影,例如“déjà vu”是似曾相識的意思,用來表達“未曾經曆過的事情或場景仿佛在某時某地經曆過的似曾相識之感”,簡稱“既視感”。
還有在訂婚時最常見的“fiancé, fiancée”分别表示未婚夫和未婚妻,也是來自于法語。
此外,英語中還保留了大量和“French”相關的短語。
特别提醒:英語中,帶有French的短語大部分都和英法之間的曆史沖突有關,在法國朋友面前一定要謹慎使用此類短語哦。
都德在《最後一課》中寫道:“法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是最清晰的語言,最嚴謹的語言。”
C’était la plus belle langue du monde, la plus claire, la plus solide.
Alphonse Daudet——La Dernière Classe
想開啟一段法語學習的旅程嗎?
這本《法語入門必修課》面向所有零起點的法語自學者,引領你一起探索充滿魅力的法語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