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書評君帶你看的這本繪本《花園》是一個非常簡潔的故事,由美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伊夫·邦廷創作,插畫則由中國新銳畫家董肖娴繪制。翻開這本書你會被它撲面而來的溫馨氣息所感染,小男孩懷抱着燦爛的花,在擁擠的人群中、在電車上都格外顯眼。他飛快地回到家裡,親手創造了一個光彩照人的“窗台花園”,為快下班的媽媽準備一份特别的生日驚喜。
《花園》,[美]伊夫·邦廷著,董肖娴繪,陳靜 譯,啟發文化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2年5月版。
《花園》的文字作者伊夫·邦廷于1928年生于北愛爾蘭,後移民到美國,1968年正式開始寫作生涯,至今已創作200多本圖書,有圖畫書、兒童故事書和青少年小說等,其中多本都有引進的中文版,如《爺爺的牆》《最重要的事》等。她與大衛·迪亞茲合作的《煙霧彌漫的晚上》曾獲得1995年凱迪克金獎。
伊夫·邦廷的作品都充滿人文關懷精神,她會用一種細膩的感受力,觀察身邊的人物以及場景,用平實的筆觸來寫作,表達關懷他人的心意。《花園》的前半部分每一句開頭的第一個詞都是花園(garden),花園随着男孩的移動而移動,暗示着男孩要趕快回家為媽媽準備禮物的心情。插畫家董肖娴在圖畫中用雛菊的花心、黃水仙吸收陽光後的反射光、舊樓道裡樸實的老燈泡散發的光等鋪墊了生活的溫馨,還加入了一些富有幻想的細節來增添讀圖的樂趣,讓這個故事因為圖畫又豐富許多,這一特點可以通過對比在美國出版的另一版本的《花園》(Flower Garden)而顯得更清晰。
下文是《花園》的譯者,也是繪本研究者、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陳靜寫的導讀。她認為這本書想強調的是,小男孩對媽媽的愛是其熱情和行動的源泉。如何恰當地愛,如何用行動表達愛,是所有人一生都需鄭重面對的人生課題。
一種特别值得珍視的格調與韻味
美國兒童文學家伊夫·邦廷擅長以簡潔的筆觸,書寫充滿現實意義又打動人心的故事。這本充滿質感與趣味,令人動容的繪本——《花園》的文字正是她的手筆。
《花園》插圖。小男孩等待着買下這束花。
翻看這本書,會發現伊夫·邦廷的故事确如國内的讀者所言,即使不看圖畫隻看文字也是很完整的作品。作為譯者,我清楚地記得初讀《花園》原文的感受:
這是一首短詩,其中跳動着一顆活潑、好奇的心靈,在不斷地道出創造幸福與愛的心聲。與這首詩相配的圖畫主角是一個孩子,所以短詩的表達便成了這個孩子的聲音。因此,我在翻譯的時候,一再努力嘗試的就是在譯文中表現出兒童活潑的口吻、雀躍的語氣和善感的心靈。這也使譯文相對原文的詩歌表達,顯得更個人化一些。
另一個版本的《花園》(Flower Garden),插畫由Kathryn Hewitt繪。
事實上,邦廷的《花園》此前就以繪本形式在美國出版過。英文版和現在的中文版都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孩子親手為媽媽打造一座小花園的情景,将不同國家、民族的孩童對母親的深深眷戀表現得淋漓盡緻。
英文版的圖畫所表現的是發生在一個黑人家庭的故事,相應的主人公是一個黑人小姑娘。這和眼前這一版由國内新銳畫家董肖娴繪圖,描繪一個大眼睛中國男孩的繪本,在風格和趣味上完全不同。
原來為邦廷配圖的凱瑟琳·休伊特(Kathryn Hewitt )女士,很喜歡用近景、特寫和仰視的視角去呈現文中的故事。在鮮豔的色彩和寫實的風格共同打造的畫面中,這會更有利于凸顯深色皮膚的小姑娘的神情、姿态、行為、舉止。
《花園》插圖。電車上的花也格外顯眼。
董肖娴的圖畫則以雅緻、清淡的藍綠色為主調,輔以燈光、燭光、空間,以及男孩衣物的溫暖黃色表現故事。同時,董肖娴一直借助花束較為鮮豔的色彩,讓讀者在擁擠的人群中、電車上,都能一眼捕捉到故事的主人公。這種設計與表達使那些帶有平面造型感的畫面,營造出一種重點突出的立體視覺效果。
董肖娴的畫面雅緻、溫馨,頗有個性,這與邦廷原本就滿含愛意的文字相輔相成,流露出一種特别值得珍視的格調與韻味。與休伊特女士的圖畫相比,董肖娴畫下的是更為繁忙的人群、更顯嘈雜的雨天,但我們卻可以從中覺察出一種将雀躍之心包納在廣闊之中的恬靜力量。這一切都源于那個憑着一己之力,捧着一大捧花回家的孩子。正是他的努力、堅持和行動,讓我們相信一顆赤子之心可以創造出令一個孩子和他的家人都倍感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見,兒童對美與善的向往與創造,他們的想象力與執行力使其堪稱成人之師。
《花園》插圖。小男孩回到家後布置“窗台花園”。
如何恰當地愛,如何用行動表達愛
《花園》中充滿了種種耐人尋味、具有啟示性的生活細節。其中,男孩充滿幹勁與熱情,鄭重其事地忙碌着的身影,始終處于細節的中心。他的父親則作為陪襯性的支持者存在着,用撫摸與微笑默默地支持、鼓勵着孩子前行。
這一小一大兩位男性的行為浪漫而深情,讓我想起對“兒童乃成人之師”領悟至深的米切爾·雷斯尼克所強調的4P創造性學習。
雷斯尼克在處于創造活動中的孩子們身上,發現了Passion(熱情)、Peers(同伴)、Project(項目)、Play(遊戲)這四種充滿活力的要素,并認為他們從中所收獲的一切将使其終身受用不盡。
《花園》插圖。送給媽媽的“花園”。
書中男孩的熱情看似不必多言,我卻想強調,他對媽媽的愛是其熱情與行動的源泉。如何恰當地愛,如何用行動表達愛,也許是所有人一生都需鄭重面對的人生課題。關于愛的表達,這個男孩告訴我們的恰如雷斯尼克的總結那般——首先要有一個自發的美好的項目(Project)般的計劃,并且要依靠熱情(Passion)将它付諸行動;而且至少應該有一個支持者,作為同伴(Peers)一同商讨計劃,并在疲憊來襲時給予鼓勵;當同伴不在身側時,充分地發揮遊戲(Play)精神将變得十分重要。
不過,這個孩子真的對愛的表達有所計劃嗎?如果我們足夠仔細,就會發現早就準備好的花園設計圖和購物清單,這可都是一個美好項目的明證啊。至于遊戲精神,則顯得相對隐秘。但隻要回想一下,男孩凝視自己所造的花園,将自己變得小小的,以至于身臨花海之境的幻想式體驗,便能明白這個孩子在辛苦的勞作之餘始終保持着寶貴的遊戲精神。這種精神恰好也深藏在《花園》那些獨特的形象設計中。正因為如此,在這本書的多個畫面背景中,才會時不時閃過一個長着動物臉孔的身影,而男孩和爸爸、媽媽還在小小的花園裡玩起了“三隻熊”的手偶遊戲。
這些蘊含創造力與深意的細節似乎都在證明,這本誕生于跨文化合作的美繪之作是獻給所有以愛為源泉并在不斷成長的家庭的誠摯禮物。誠如著名波斯詩人魯米所言,花園是“一個無私之愛的地方”,而充滿無私之愛的家也宛如花園一般。在這裡,孩子們既是愛的結晶,亦堪稱成人之師,是他們使園中之愛豐盈、充足,使園中之人倍感幸福、溫暖。
作者/陳靜
編輯/申婵
導語校對/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