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22:53:19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會背的卻沒有幾人)1

據說“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雖然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是也并非沒有道理,《三字經》雖然是一本蒙學讀物,但是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曆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方面基礎知識,也包括了“仁、義、誠、敬、孝”的思想教育相關知識。 内容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可謂家喻戶曉。

說起《三字經》,大家可能會異口同聲的說我會背,但是,我想大家會背的應該隻是這兩部分吧?!

第一部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第二部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那麼,你是否知道,這兩部分并不是連起來的呢?實際上,在這兩部分之間,還有兩句,那便是

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窦燕山?何許人也?

窦燕山,原名窦禹鈞,五代後周時人,因為家住燕山一帶,故人稱窦燕山。窦禹鈞有5個兒子,家教甚嚴,建書房40間,買書數千卷,聘請文行之士為師授業。他的五個兒子都聰穎早慧,文行并優,時人贊為“窦氏五龍”。

除此之外,《三字經》其實還有很長很長,現在據說可考的原本一共有1416個字!不過這裡有一個奇怪的地方!網上查詢三字經有多少個字時,冒出來的絕大多數結果都是1145個字!

那麼問題來了!!!1145÷3=381餘2,除不盡啊!!關于這個問題我也沒找到結果。

跑題了,說回《三字經》,全篇想必大家可以輕而易舉的在網絡上搜索到,就不全部搬過來了,我們今天就先來看看《三字經》中所用的典故,看看這些典故你是否全知道?

孟母三遷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會背的卻沒有幾人)2

孟母三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孟母為了給孟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折斷了織布的機杼來教育孟子。

窦氏五龍【上文已講,不再贅述】扇枕溫衾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東漢時期的黃香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冬天為父親暖和被子,夏天為父親扇涼席子。時人稱 “天下無雙,江夏黃童”,不僅是稱贊他的才學,更是誇獎其至真至誠的孝心。

孔融讓梨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會背的卻沒有幾人)3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同樣也應該不陌生,孔融四歲就知道尊敬兄長,讓大梨給兄長。這是在教育孩子們應該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

趙普手不釋卷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北宋趙普已經官至中書令,仍然天天手不釋卷地閱讀論語,這種學習的态度,是值得學習和思考的!

孔子求學項橐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會背的卻沒有幾人)4

這個典故是說孔子向魯國的神童項橐學習的故事,孔子乃是聖賢,卻依舊不忘向人學習,教導孩子們時刻不忘學習。同時也不能自傲,永遠保持求知的态度。

路溫舒披蒲編,公孫弘削竹簡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古代的書是非常珍貴的,西漢的路溫舒,公孫弘無錢讀書,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而公孫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閱讀。這才是讀書應該有的态度!

懸梁刺股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會背的卻沒有幾人)5

東漢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發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讀書不應讓别人來督促,更應該自己發奮!

囊螢映雪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辍。

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裡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條件差不是不讀書,不學習的理由,一心求學,怎會讀不成呢?

蘇洵二十七方發奮讀書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号老泉,小時候不想念書,到了二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下決心努力學習,後來成了大學問家。任何時候開始讀書都不算晚,重要的是開始和堅持!

朱買臣砍柴不忘讀書,李密放牛不忘讀書

西漢的大臣朱買臣砍柴時也不忘讀書,鄰人都笑其書癡,他反而讀的更大聲。唐朝的開國君主李密幼時放牛時把書放在牛角上讀書。任何時候其實都可以讀書,放下手機,多讀書!

三字經十句經典語錄(會背的卻沒有幾人)6

這些典故有教孩子們道德禮儀的,當然更多的是勸誡孩子們好好讀書,這一點對于現在來說也是一樣,好好讀書仍然是家長們對孩子最殷切的期望!

當然,《三字經》原本中可能有一些不合時宜的句子,但是,我們現在看見的版本的内容基本上是值得孩子去學習和背誦的呢!

最後,一起來看看《三字經》中的文化小知識,你能找到與這些小知識相對的《三字經》的原句嗎?如果你的确背過這些知識對應的原句,歡迎以序号加原句的的方式來展示一下哦!【例:5、人之初,性本善】【每人一句即可,重在參與!】

  1. 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2.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3. 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4. 三皇:伏羲氏、神農氏、黃帝
  5. 三傳:《公羊傳》《左傳》《谷梁傳》
  6. 四民:士、農、工、商
  7. 四渎:長江、黃河、淮河、濟水
  8.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9. 四季:春、夏、秋、冬
  10. 四方:東、南、西、北
  11. 四詩:《國風》《大雅》《小雅》《頌》
  12. 四聲: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13. 五子: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莊子
  14. 五色:青色、黃色、赤色、黑色、白色
  15. 五味:酸、甜、苦、辣、鹹
  16. 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
  17. 五行:金、木、水、火、土
  18.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
  19. 五常:仁、義、禮、智、信
  20. 六谷:稻、粱、菽、麥、黍、稷
  21. 六畜:馬、牛、羊、雞、犬、豕
  22. 六藝:禮法、音樂、射箭、駕車、書法、算數
  23. 六經:《詩》《書》《易》《禮》《春秋》《樂》
  24.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25. 八音:匏瓜、黏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竹子
  26.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
  27. 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
  28.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删除】

【下期看看千字文,這個比較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