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石區L1層RE:charge煥活空間多功能廳,緊鄰OMEGA店鋪,此次是前灘太古裡的RE:charge煥活空間多功能廳首次啟用。
這不僅是一場時尚探尋之旅,也是一次跨越時空的藝術文化對話。現在請跟随圈圈,一站式解鎖這場由四大篇章組成的夢幻旅程。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包袋是擁有多面性的個人物件,通常用來收納着化妝品、鑰匙、手機,以及存放着代表非凡意義的至珍收藏品。在這個主題區,則是表現包袋功能性的一面。
在上世紀的法國,電影還沒誕生之時,看戲劇或歌劇才是貴族階級人群的業餘消遣活動,而适用于參加劇場的手袋也就應運而生。
當然,作為具有實用價值的包袋,能裝也是貴婦們的一大需求,這款誕生于1910年左右法國的“Lemière”歌劇手袋正是其中的代表。
這個合起來僅有16厘米長的小包,内含不同功能性的多個隔層和口袋,可以整齊地存放觀賞時所需的用品:從歌劇望眼鏡、到骨制便箋卡和一支鉛筆,以及女士專用的皮革化妝鏡,再到繡花白綢折扇和粉撲。
旁邊的則是影星Vivien Leigh随身攜帶的紅色公事包,據說裡面經常放置着她與粉絲之間的來回信件。
1837年,Thierry Hermès在巴黎創立了專門制造馬具的作坊。Hermès家族開始用他們精湛的皮具工藝生産其他皮革制品,這款來自于1960年代的“Sac Mallette”手提包就是其中之一。設有兩個帶鎖的獨立隔層,充分彰顯着工匠們的高超工藝。
談到“功用與性能”,當然不得不提“跨越大西洋的行李箱”,一款貼有紙質标簽的Louis Vuitton硬質旅行箱,首次引入國内展出。
作為名媛Emilie Busbey Grigsby出行時所攜帶的13個行李箱之一,此刻曆經百年漂流,成為傳世經典,最終來到你我面前。
同時,包袋同時也是身份的象征,尤其是背後的名人效應,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義。戴妃包、凱莉包......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名,在“地位與身份”主題區,你都能窺得一二。
誕生于1930年代的“Kelly”早已成為Hermès的門面代表之一,原名為“Sac à dépêches”(意為“快信包”),“Kelly”之名則是向格雷斯·凱莉(Grace Kelly)緻敬。
這位好萊塢女星在1956年嫁給摩納哥親王,由于與摩納哥王妃的關聯,也讓“Kelly”包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經典的dream bag之一。
以英國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為名的戴妃包——“Lady Dior”手袋也在現場展出。這支被名流和時尚熱衷者所追捧的奢侈名包,當之無愧名人背書的最具代表性的爆款包之一。
而在隔着大西洋另外一頭的美國,同樣有一款以名人命名的Gucci“Jackie”手袋,為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夫人Jackie Kennedy的愛用,更是成為了權力威望的一種代名詞。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較為冷門的名人手袋,譬如英國瑪嘉烈公主曾經愛用的祖母綠Paloma Picasso手袋,充分彰顯她“離經叛道”的時髦瞬間。
随之而來到近代流行史,電視劇《欲望都市》中由Sarah Jessica Parker飾演的Carrie Bradshaw演繹的那經典搶劫一幕的對話,讓這款Fendi“Baguette”法棍包真正走入了大衆的視野。
金銀漆皮款Louis Vuitton “Speedy”手袋,被名媛Paris Hilton及Kim Kardashian雙叕帶火,早已是千禧年時期的流行文化标志。
如果還想更細緻地了解一款包袋的前世今生,在這裡近距離見證制作包包各個環節,包括設計草圖、打樣制作,以及流程中所需的部件:鉚釘、五金、皮料等,于此你可以感受時裝屋所盡情展現的精良工藝。
設計師們通常也會在傳統包袋進行颠覆性的大膽試驗。
誕生于1983年,由Judith Leiber設計的“法貝熱彩蛋”則是奇趣風格的晚宴包代表,表面鑲嵌的上千顆水晶皆為純手工制作,經常會以水果或動物的形象設計展示,也是被許多收藏家視為珍寶的存在。
由Karl Lagerfeld設計的這款牛奶盒形狀的晚宴包,除了在外形集合了Chanel的經典元素,也玩了一把文字遊戲,包名“Lait de Coco”寓意“椰奶”,同時,品牌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的昵稱正是“Coco”,頗具玩趣意味。
進入新的時代,跨界合作趨于常見,包袋也成為各種形式合作的首選。
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與前奧運滑雪運動員、街頭藝術家Trevor Andrew就曾合作設計過這款“GucciGhost”手袋。将街頭文化與意式時裝風格相結合,碰撞一出獨具創意的藝術宣言,連歌手Rihanna也是這款包的忠實粉絲。
在這次體驗的最後篇章“手袋收藏”中,展出著名影星湯唯的10件私人藏品。
包括她在參與試鏡、電影拍攝和頒獎典禮中使用過的包袋,其中就有她為一個電影角色進行第三輪選角試鏡使用的天鵝絨手拿包,以及在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使用過的Chanel“2.55”三折錢包。
看完了“包裡包外”,不如轉一下鏡頭,走進“冰淇淋博物館”,叫上三五好友掀起100%粉色狂歡,享受清爽一“夏”的Wellness時刻!
作為火遍全球和ins的粉色系博物館,主要由N 裝置藝術展館構成,統一的粉粉嫩嫩配色,到處都充斥着冰淇淋元素,以及氣球、香蕉、獨角獸這些少女心爆棚的元素。
今夏即将于前灘太古裡對外開放,具體時間等待官方的正式通知吧!
太古地産與陸家嘴集團一直在嘗試将藝術和文化融入生活中,去年展出的英國設計師保羅·考克塞茲(Paul Cocksedge)的《Please Be Seated請就座》就曾引發過社交媒體的熱議。
已經亮相的重磅藝術品還有克勞蒂亞·孔德(Claudia Comte)的《The Italian Bunnies》,姿态各異的7對兔耳朵将陪伴每位弄潮兒共同感受Wellness藝術生活。
此次
“包裡包外”包袋主題限時體驗空間
免費向公衆開放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預約
前灘太古裡,,,
探索包袋背後的故事
小程序
在導覽小程序上還能參與“包包的時尚藝術之旅”
包括V&A Bags:Inside Out包裡包外
冰淇淋博物館、包裡包外延伸展櫃
“包裡包外”主題冰棒和Marni Market
在對應打卡點掃描二維碼即可收集一枚印章
集齊任意3枚印章
即可獲得“包裡包外”主題冰棒一份
(在V&A冰棒車領取)
除此之外,導覽小程序上還有衆多活動等你參加
解鎖每周不同的活動日曆
以及TAKE A GUESS“猜包有禮”
有機會獲得千元大禮
7月14日-8月4日
在小紅書發布相關圖文/視頻内容
添加話題#前灘太古裡 #包裡包外
還能在出口處領取限定團扇“包侬滿意”一枚
最後千萬别忘了
前往NUDAKE門店
叫上好友分享NUDAKE V&A主題限定套餐
(包括一份定制蛋糕和兩杯定制飲品)
為這場藝術生活之旅
畫下圓滿的句号!
“包裡包外”
(Bags: Inside Out)
包袋主題限時體驗空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