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中國古代道家哲學的經典。其内容全面豐富,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道德規範、環境保護、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治國用兵、内政外交、仁義禮儀、名利得失、修身養性、學習工作、為人處世等衆多内容于一體,荟萃了中華民族春秋時期的文化精髓;其思想博大精深,處處閃耀着人類智慧的光芒。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注釋】
道:第一個“道”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指解說、表述的意思。
常:一般的。
名:第一個“名”指“道”的形态。第二個“名”是說明的意思。
無名:無形。
有名:有形。
母:母體,根源。
常:經常。
妙:微妙。
徼【jiao四聲】邊界,引中端倪的意思。
謂:稱謂。此為“指稱”。
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
“無”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産生之本原的命名。
所以,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卻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名句解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兩句《道德經》的開篇之言,對于老子全書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規定與否定,有限與無限的關系。老子的“常道”我們可以理解為一般的做事方法,那麼“非常道”自然就是非一般的做事方法,它可以是逆向思維,也可以是特殊的思維方法,總體來說就是一種突破性思維方法。
般的“常道”思維,隻能使人處于常規狀态,容易導緻保守、停滞。若想能夠有所成就,就必須采取某種“非常道”的思維。
非常道”的思維往往能夠運用不平常的方法,出奇制勝。“非常道”的思維并不是否定一切平常的思維模式,而是在“常道”的基礎之上引申而來的。
文來源于《道德經全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