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夢中有世界。最近一張三人成衆的照片火了。上周五,日照有個三歲孩子,頭卡在二樓窗子栅欄上,身子懸在半空。看到這一幕,附近鄰居都行動了起來:有人在一樓撐着棉被充當“救生網”,有人互相承托組成“人梯”托住孩子,有人試圖破門進入屋内救援……最終有驚無險,孩子被成功救回。受黨報評論君邀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暖心故事裡的主角——鄰居。
鄰居,也叫街坊、隔籬、接壁、鄉鄰、厝邊、隔牆、鄰舍……形形色色的方言裡,對鄰居表述有所差異,但都指向了共同的涵義: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父母子女有延續的基因,好朋友共享興趣愛好,而鄰居則是“同在一片屋檐下”的人。
《周禮》裡說:“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這裡“鄰”就是最為微縮的行政組織,一個個“鄰”的細胞方能組成“國”的肌理。《論語》裡說“裡仁為美”,刻畫了居處在仁德仁愛的環境中的美好景象。晉代陶淵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唐代白居易和東鄰一起“攜手池邊月,開襟竹下風”,清代張英則留下了“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名句。由此可見,鄰裡關系很重要,關乎行政、法治、生活方方面面。
這也是“遠親不如近鄰”的來由。
中介管分租,跟“室友”鄰居連寒暄都不用,隻需各自動動手指,按照中介算好的價格把水電燃氣網費AA制交上就行;快遞櫃林立,“對門”鄰居連你不在家時幫你簽收快遞的交集都省去。更有甚者,因噪音、寵物、停車位等問題産生摩擦和矛盾的也不在少數,翻翻社會新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簡直是“比鄰若天涯”。相比之下,淘寶店家和餐飲連鎖才更像是我們的“網上鄰居”,無論酷暑嚴冬、晴天雨天,總能遞來碗筷、送上飯菜,甚至對我們“呼親喚友”。
當然鄰居并非無意義。大家在可選擇的範圍内,依然願意去選“好小區”。一問原因,答曰:“鄰居素質高、社區治安好”。看看,“鄰居好,賽金寶”的理念還在吧。正因如此,重構鄰裡生活的實驗也在推進。如何把相逢不相識的“陌生人”變成“新熟人”?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在自己的建築實驗裡,留下一塊公共活動空間,“以期重建鄰裡關系”;甯夏吳忠、山東青島等地開辦了“鄰居節”,做演出、搞活動,讓鄰居們的人聚在一起;上海楊浦、雲南昆明探索建設社區睦鄰中心,話家常、共維權,把鄰居們的心攏在一起。
說回一開始的那個故事,主動加入救援的鄰居後來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們很多人彼此并不相熟,還有過路人看到情況危急也紛紛伸出援手。可以看到,雖然過去以地緣、血緣維系的鄰裡關系變了,但鄰裡間那份溫暖和相助的情誼還是沒變。這正是:
(文 | 周珊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