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森林在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和地位

森林在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和地位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0-16 00:14:48

有關生态系統碳彙的話題,這兩天又引發争論。

有媒體報道稱,森林具有不可比拟的“碳彙”優勢,應通過“擴、增、固”,科學增加森林碳庫。但也有專家表示,“這一說法有待商榷。從碳達峰、碳中和視角看,森林生态系統對碳中和的貢獻不大甚至是很小。有研究發現,全球森林生态系統對碳中和貢獻不到1%。”

森林固碳主體作用明顯

據林業方面專家介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是森林植物的本能。

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态環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主持編制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結果表明,2014年中國林地碳彙量達到每年8.4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國陸地碳彙總量的80.7%,全國木産品碳儲量還增長了約1.1億噸二氧化碳/年。

《第9次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91.86億噸碳,年涵養水量6289.50億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億噸、年滞塵量61.58億噸、年吸收大氣污染物量0.40億噸、年釋氧量10.29億噸。

林業專家表示,森林作為陸地生态系統主體,其強大的碳彙功能和作用成為實現“雙碳”目标的重要路徑,也是目前最為經濟、安全、有效的固碳增彙手段之一。

但也有專家表示,“森林24小時要呼吸釋放出碳,吸收碳隻有光照時間,這個量根據樹種不同會有差别,有些林木放出的碳比吸收的還多。”

森林在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和地位(森林生态系統對碳中和貢獻不到1)1

森林固碳主體作用明顯。圖為海南省尖鋒嶺林區。攝影/章轲

第一财經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近日,圍繞科技支撐“雙碳”目标實現的主題,該院組織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生态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拟重點實驗室等專家開展了多項研究,其中就包括提升生态系統碳彙功能、優化生态建設布局提升固碳能力等内容。

據參與此項研究的專家介紹,研究發現“森林固碳主體作用明顯”“固碳能力相當于吸收了同時期我國年均人為碳排放的45%”。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樊傑等專家介紹,我國陸地生态系統之所以擁有巨大的碳彙能力,主要來自于我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林區的固碳貢獻,同時我國東北林區在夏季也有非常強的碳彙作用。通過對恢複天然森林植被、加強人工林培育等方面的巨大投入,在全球森林面積減少的背景下,我國森林面積年均淨增加量在近10年中排在全球第一位并且遠超其他國家。

除此之外,草原、濕地、濱海同樣具有碳彙功能。中國科學院生态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拟重點實驗室的觀測發現,目前還未被确認的陸地和海洋有機碳彙功能約為每年3.46億噸二氧化碳;其中,城市綠地碳彙約為0.29億噸二氧化碳,海岸帶生态系統藍色碳彙約為0.7億-0.9億噸二氧化碳、近海海域海洋的碳彙量約為2.2億-2.4億噸二氧化碳。

有計劃地部署重啟森林采伐

中科院上述研究也同時發現,目前我國森林資源中,喬木林成過熟林面積占比超20%,蓄積量占比近40%。随着我國森林資源中成過熟林占比增高,大量枯立木、病腐木積壓、腐爛,演變為碳的釋放源,對實現碳中和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調查發現,部分林區的成/過熟木增多,光合固碳和呼吸放碳相當,林區整體固碳能力下滑。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曆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過熟林碳彙呈下降趨勢。

第一财經記者此前在三北工程一些林區采訪時也注意到,一部分林網成為過熟林,相當一部分以楊樹為主的林網成為殘敗林、蟲害林,存在“栽而不活”(年年造林不見林)或“活而不長”(俗稱為“小老頭樹”)等現象。

中科院多位專家表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長期戰略目标,必須統籌“減排、保碳、增彙、封存”4個技術途徑的宏觀布局,協調“脫碳能源轉型、減排産業結構調整、增彙生态環境建設”3個新型生态經濟及産業的協同發展。

森林在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和地位(森林生态系統對碳中和貢獻不到1)2

提升生态系統碳彙功能,需轉變以禁伐為主的政策導向。攝影/章轲

在提升重要生态系統固碳能力方面,專家們建議,全面轉變以禁伐為主的政策導向,有計劃地部署重啟森林采伐。在“雙碳”目标的長周期框架下,設計從禁伐到更新采伐的路線圖。建立我國森林碳交換監測數據庫,為重啟森林采伐提供科學依據。加大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設适應間伐、選伐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

同時,在保證我國草原生态平衡、資源可持續利用及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制定氣候變化情景下的适應性草原管理政策;選擇和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工程和技術措施,增強我國草原的碳彙功能。建立差别化草地碳彙功能區。

專家們還建議,通過改善區域生态植被本底條件,促進形成新的碳彙。建議全面啟動實施“西線引水工程”,充分發揮引水工程的碳彙增益作用,支撐西北地區碳中和進程。因地制宜地對潛在增彙技術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經濟性進行論證,形成有效的技術模式,并通過實驗和示範使其得到普及應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