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7月19日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馬遙遙)夫妻倆身高都不矮,但14歲的兒子卻比同齡孩子矮很多,究竟是怎麼回事?暑期以來,記者從武漢市中心醫院内分泌科了解到,“矮小門診”異常火爆。專家提醒,雖然身高與遺傳關系緊密,但後天飲食、生活習慣等影響也很大,别讓這些“可控因素”偷走孩子的身高。
家住後湖的劉女士很是憂心,兒子苗苗(化名)出生時還比同齡孩子長一些,可上了小學後,反而不怎麼長個了。“我有1.64米,孩子爸爸1.75米,走哪都不算矮,怎麼兒子14歲了才1.52米?”早些年,劉女士以為是孩子還小,發育慢點正常,等青春期說不定會加快“增速”,所以并未引起重視。然而初中了,苗苗的身高仍然沒有大的變化,如今14歲才1.5米出頭。劉女士和丈夫着急了,暑假趕緊帶兒子去醫院看。
前日,劉女士帶兒子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内分泌科“矮小門診”就診。經檢查,苗苗患上矮小症,骨齡檢測顯示預測最終身高不到1.6米,好在還可以進行生長激素治療。
劉女士很疑惑:夫妻倆身高都不矮,為什麼孩子會患上矮小症呢?該院内分泌科張紅梅主任醫師詳細詢問情況時發現了一個細節——孩子長期熬夜玩手機!
張紅梅主任醫師在接診。通訊員馬遙遙 攝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從而影響身高。”張紅梅介紹,每年暑期,不少家長帶着孩子來看“矮小門診”。除了遺傳和疾病因素外,現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睡眠不足、運動少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長高。因為充足的睡眠和運動都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有助于改善身高。
她介紹,如果孩子的身高小于或等于兒童身高标準表中相應年齡的矮小身高值,就需要進一步檢查病因。骨齡是反映後期生長空間的重要指标。比如,一個8歲的兒童,雖然身高與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他過早發育,骨齡已經11歲,預測成人身高低于同齡人身高2個标準差,就需要及早幹預。由于人在青春期發育、骨骺線閉合後,就不會再長高了。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比同齡人矮很多,或者每年生長速度少于5厘米時,應引起重視,不要一味地認為是“晚長”,及早到醫院内分泌科就診,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測骨齡,監測身高必不可少。
張主任提醒,暑假裡孩子不能因為放假就晚睡熬夜,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鍛煉。孩子在晚上入睡後45至90分鐘内,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入睡後,一小時的分泌量占到了每天分泌總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長,對兒童來說,每天至少8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保證每天22時前就上床休息。
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發育研究室制作的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
【編輯:餘麗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