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零點,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産一科電話鈴響起,急診科報床:準備收治一例臀位胎膜早破、足先露的,孕婦已送入手術室。立刻常規備床,接收手術。産婦回病房後,産婦的老公劉先生一個勁的感謝醫生,救了自己的老婆和寶寶,不然因為自己的無知差點釀成大禍。
原來,劉先生夫妻是外地人,他的妻子伍女士這次懷孕是做的試管嬰兒,前期也并不順利,一直在保胎治療,所以這個寶寶對于這個家庭來說,特别的珍貴和來之不易,後期為方便檢查,伍女士還租房住在醫院附近,等待寶寶的降臨。
下午2點時,已孕35周的伍女士突然無任何征兆出現陰道流液,為無色、清亮液體,并感覺不規則的下腹脹痛,劉先生平素喜歡上網,很多問題都是網上搜索咨詢,于是劉先生就上網問了問,得知:孕晚期會有漏尿和假性宮縮的現象,不用緊張,沒有影響的。想着自己就住在醫院附近,而且寶寶也沒足月,再加上網絡搜得的“官方證詞”,夫妻倆完全沒有把這個“漏水”現象當回事。
直到晚上23:30,伍女士感覺肚子越來越痛,這才覺得不對勁,兩口子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就診,急診醫生接診發現孕婦胎膜已破,有明顯的羊水流出,檢查宮口開大8 公分,幾乎接近宮口開全,且确定為足先露。
這種情況下,寶寶随時都可能發生缺氧,嚴重者可能導緻胎兒窘迫甚至死亡,必須行緊急手術,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将孕婦送入手術室,即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因手術及時,母子平安,劉先生終于松了一口氣,但寶寶由于早産轉新生兒科密切監測和治療。
孕媽媽們十月懷胎非常辛苦,為了母嬰安全,規律産檢的同時,學習一些孕期異常現象識别的知識很重要,特别是當遇到後應該怎麼做,是否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例如文章中的 “破水”,在醫學上稱為“胎膜早破”,是指臨産前胎膜自然破裂,表現為孕媽媽突然感覺有較多液體從陰道流出,當自己咳嗽、打噴嚏、負重等腹壓增大時,羊水就會流出,這是一個常見的分娩期并發症,由于破水後對孕媽媽和寶寶都有不利的影響,所以應盡快就診。
特别提醒胎位不正的孕媽媽(如臀圍、橫位),當發生胎膜早破時需要将臀部擡高,絕對卧床休息。伍女士B超已知為臀位,孕周僅35周,她正确的做法應該是平卧、墊一個枕頭将臀部擡高、左側卧位,并盡快就近就醫。
現今社會,網絡信息迅速發展,像劉先生這樣的遇到問題立馬上網搜索查問的準爸爸不在少數,對上面的解答也是深信不疑。這次的經曆,劉先生就差點追悔莫及。
孕媽媽在孕期不宜過于緊張,但也不能過于大意,建議孕媽媽平時多主動學習孕期保健知識,既能減輕自己的焦慮感,科學的孕育胎兒,也能理性、正确的應對突發現象。
(編輯ZS。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婦幼保健院 産一科 黃利敏 黃漫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