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于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
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大年三十除夕夜守夜,年初一守舍”。
就是關于過年的兩個習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十夜守夜
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要進行守歲,一晚上不睡覺,等待天明。
這個習俗是來源于一個神話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非常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裡出來傷害人畜,降災于百姓。所以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天一黑,就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
一直到大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人們才敢出門。這樣過了好多年,人們就開始對年獸放松了警惕。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一個村子裡,幾乎把人全吃光了,隻有一家挂着紅門簾、穿紅衣服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
還有幾個小孩,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玩耍,火光通紅,竹子"啪啪"的爆響,還将年獸吓跑了。後來,人們就知道了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所以每到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會貼紅紙、挂紅燈、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這就是大年三十守歲和燃放爆竹的來曆。
守歲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寓意着辭别舊歲,迎接新年的美好含義。也被稱為是潰歲、别歲、分歲,在這一天大人和小孩子要熬夜到淩晨過去,之後大人去睡覺,因為第二天早上要起來祭神,孩子麼則會徹夜玩到天亮。守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定要全家人團圓在一起,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
年初一守舍
“舍”就是房子,意思是大年初一的這一天,一定要守在家中,不能出門。這樣就會有人很奇怪,大年初一的一項重要活動,不就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裡祝賀新春,拜年嘛,為什麼不能出門要守在家裡呢,其實這句俗語針對的是老年人,在很多地方,大年初一又被認為是守财日,在這一天老人家是不能出門的,出門有“走财漏福”之說。
長輩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财兩旺,而晚輩則沒有這個限制,并且晚輩一定要在這一天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的。其實也是很正常的,老人歲數大了,當然在家中等着晚輩來拜見了,不出門,也是為了不讓老人這一年是外出奔波勞碌的命。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磕頭,老輩給錢”。晚輩拜年,長輩就要給壓歲錢,在古代,壓歲錢被稱為是“壓祟錢”也是為了保佑孩子不被“祟”這種怪獸傷害,所以壓祟錢不僅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也是長輩的保佑和祝福。
當然了,各地方的風俗和習慣不同,但是“守歲”這個傳統的俗語還是被保留了下來,而“守舍”好像很多人就沒有那麼在意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被稱為是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将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将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而年三十守歲的真正意義就在于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從這一年的年末吃飯到第二年的年初,這樣寓意着未來一年大家還都是團圓的,這也是這種習俗一直保存下來的最重要的原因。
小編想說:前幾天聽到一句話是“過年,在城市是放長假,在農村才是春節”。确實是如此,最明顯的一個差别就是準備年貨了,在大城市裡面,過年的時候準備年貨隻能去超市裡面,其實感覺好平日裡逛超市沒有什麼區别。但是在農村過年準備年貨是趕大集,在年前的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裡,每隔一天會有一個趕集日。
一般是在鎮上有,到這一天各個村子的人們都會來到鎮上買年貨,對聯、貼畫、鞭炮、糖果水果幹果、割肉、買菜,紅紅火火,雖然都是在戶外,但是人們的熱情卻一點沒有因為寒冷而減弱。買好年貨,坐上回村的車。這樣的過程才是過年。
小編認為過年還是要有一點儀式感,大家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