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功山
江西武功山是驢友的向往之地。我曾和20多位驢友同行,背包負重曆時3天,從萍鄉入,在宜春出,行山路40餘公裡,全程野道登頂武功山。
武功山垂直型自然帶分布奇特。山底有很多水松、香榧等大樹,還有成片竹海;半山為灌木叢林,有杉、有柏;山上則是10萬畝草甸。高山草甸值得一提,能讓你聯想到内蒙古無邊無際的大草原,萬馬奔騰,何等壯觀。初夏時節的整個山巒,綠裝包裹,濃淡鑲嵌,層次分明。不知秋冬季節這兒是什麼景色。它能激發你在不同時節再次光顧的興緻,武功山就是這樣引人入勝。
穿越武功山,回報遠遠超過付出的艱辛。
我們從沈子村出發,連綿幾十米的登山隊伍,因統一使用橘黃色的背包外罩而分外醒目,山民們一見:又是一支登山發燒友進山了。山村裡的雞兒跳、狗兒叫,也算是一種歡迎儀式吧。
一進山,迎面而來的是滿目翠綠,鳥語花香;撲面而來的是清新的空氣,免不了主動深呼吸、猛地吮吸幾口。但随着持續攀登,海拔連續升高,身體開始力不可支,腿無力邁不動,喘粗氣還上氣不接下氣,渾身盡濕,汗水沿着眉毛、下巴滴到大腿上、腳面上……
我們在溪水邊歇下來,在水裡搓一搓毛巾,抹去汗水,冰涼冰涼的,真爽!用雙手捧起幾口山泉水,潤潤喉嚨,清甜甘冽的感覺頓時消除了夏季的暑熱。
穿過底部竹海山林,沉入深壑幽谷,攀爬懸崖峭壁,把一座座山峰甩到身後,持續5個小時,爬升到1600米時,眼前豁然開朗,草甸綿綿,驚喜連連。我們在一座簡易客棧前修整,補充養分。我吃了點東西,頓時感覺有勁了,深感“糧草先行”之要意。
進入高山草甸,地勢變緩,視野開闊,“萬裡雲山齊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是真的,到達白鶴峰制高點——1918.3米的金頂時,驢友們忍不住興奮呐喊,舞起登山杖,擺上造型,快門一閃再閃,興奮掩蓋了疲倦。
山上天氣瞬息萬變,一會兒雲霧缭繞,一會兒狂風四起,一會兒大雨瓢潑,一會兒陽光四射。日升日落,萬頃紅波奔騰澎湃,氣勢恢宏,自然造化之功令人驚歎。
晚上下榻沒有手機信号,供電也時斷時續的簡陋客棧,驢友們放下沉重的背包,洗個澡,把沾着泥巴的鞋沖沖,把滿是汗味的衣服洗洗,換上幹淨體面的休閑裝,圍桌而坐,飲酒品菜。此時,臨時組團互不熟識的驢友,俨然成了一支團結戰鬥、凱旋而歸的勝利之師。飯後,疲憊不堪的驢友們很快進入夢鄉。
第二天、第三天,下絕望坡、上好漢坡、登羊獅幕,過明月山,大家一心向着目的地進發。一路上,好險、好高、好難的歎聲不斷,頸脖、手臂因高山紫外線和陽光照射留下通紅的印記。
與陪伴我們幾天的向導分别時,在不舍中,登山愛好者們不禁感歎:江西武功山真是驢友們的樂園和福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