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2:11:47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中級經濟師第六章)1

(一)資源最優配置的有關概念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中級經濟師第六章)2

(二)市場失靈的含義及原因

1.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态的條件

①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

②信息是完全的

③市場是完全競争的

④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

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資源最優配置或帕累托最優狀态通常不能得到實現。

2.市場失靈的含義及原因

市場失靈就是指由于市場機制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而導緻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導緻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

(三)壟斷對市場的影響及政府幹預方式

1.壟斷與市場失靈

①根據微觀經濟學的分析,隻有完全競争市場上,企業的生産成本從長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産量最大,價格最低,消費者獲得最大滿足。

②在不完全競争市場上,生産者不再是完全的價格接受者,資源已不可能在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導緻生産者生産的産量不是最大的産量,市場價格不是最低的價格,長期來看成本也比完全競争市場條件下的生産成本要高,消費者将不再可能獲取最大滿足。

③由于不完全競争市場的廣泛存在,市場機制很難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資源不可能實現最優配置。

2.政府對壟斷的幹預

①為了保護和促進競争,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争;比如制定《反不正當競争法》《反壟斷法》。

②政府對壟斷進行幹預的另一種手段是對壟斷行業進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對壟斷行業的産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管制或規定限價,或規定利潤率。

(四)外部性對市場的影響及政府幹預方式

1.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中級經濟師第六章)3

2.政府對外部性的幹預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中級經濟師第六章)4

【科斯定理】隻要财産權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麼無論在開始時将财産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産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就會産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從而可以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産權制度,會導緻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中級經濟師第七章甄别(中級經濟師第六章)5

【提示1】産權即受益權或受損權以及一方給予另一方的補償權。

【提示2】科斯定理所要求的前提往往是不存在的,财産産權常常不清晰,交易成本也不可能為零,有時甚至比較大。因此依靠市場機制矯正外部性是有一定困難的。

【提示3】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種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外部性問題的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美國和一些國家先後實行了污染排放權或排放指标的市場交易活動。

(五)公共物品的特征、分類、對市場的影響及政府幹預方式

1.公共物品的含義和特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對應的。

私人物品:有競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

(1)競争性是指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于既定的可供消費的産品,增加一個人的消費就必然減少另一個人的消費。

(2)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産所有權上的獨占性。

公共物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品,具有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

(1)非競争性: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即公共物品可以被很多人同時消費。它對某一人的供給不會減少對其他人的供給;某人分享某公共物品的利益通常也不會減少其他人分享該公共物品的利益。

【例如】國防、道路、環境治理、電視廣播等。

(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排斥在外。

【提示】公共物品的這些特征決定了絕大多數的公共物品消費中必然出現“搭便車”。所謂“搭便車”就是某人不進行購買而消費某物品。

2.公共物品的分類

可以将公共物品分為兩大類: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

純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競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認為,國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純公共物品,一般通過納稅間接購買而被動消費,消費時無法分割,隻能由政府提供。

準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準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擁擠性,即消費準公共物品的消費者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擁擠而産生消費的競争。部分間接購買,部分直接購買,消費時可以部分分割,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如教育、醫療衛生、收費公路等。

3.公共物品對市場的影響

由于公共物品不是排他的,搭便車問題阻止了私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在縱向,即價格方向求和,這表明市場為一定數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貨币量是市場上每個消費者為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貨币量之和。

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在水平方向,即數量上的求和,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價格下的市場需求是該價格下每個消費者需求數量的和。

【提示1】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生産公共物品與生産私人物品并沒有任何區别,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給曲線也是由生産這種公共物品的廠商的邊際成本曲線橫向加總得到。邊際利益等于邊際成本,公共物品的數量達到最優。但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并沒有實際意義。因為消費者并不清楚自己對公共物品的需求價格,更不可能準确說明他對公共物品的需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

【提示2】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費者更願意“搭便車”,低報或者隐瞞自己對公共物品的偏好,消費者表明的需求曲線一般低于其實際水平,因此無法加總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消費者支付的數量将無法彌補公共物品的生産成本,最終導緻市場産量遠遠低于最優産量。

【提示3】對于準公共物品來說,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準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例如,通過收取适當水平的學費來為非義務教育提供一定的經費投入,通過适當的收費來維持醫院系統的健康運行。

4.公共物品政府幹預

政府承擔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職責。例如政府提供國防、治安、消防和公共衛生。

(六)信息不對稱對市場的影響及政府的幹預方式

1.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

(1)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樣的一種情況。信息不對稱的表現形式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①逆向選擇是買賣雙方在不對稱信息的情況下,出現劣質的商品或服務驅逐優質商品或服務,以緻市場萎縮甚至消失。

②道德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市場的一方不能觀察到另一方的行動,則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對方的行動。

(2)市場失靈

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存在,市場機制就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生産者或消費者都會出現一些盲目的行為,有的市場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

2.政府幹預

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标準和廣告都做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政府還通過多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