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汪曾祺和沈從文比較

汪曾祺和沈從文比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3:45:00

汪曾祺和沈從文比較?(原刊1981年第2期《芙蓉》)《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所寫的唯一的一個中篇小說說是中篇小說,是因為篇幅比較長,有六萬多字;還因它有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沈先生的短篇小說有好些是沒有什麼故事的,如《牛》、《三三》、《八駿圖》……都隻是通過一點點小事,寫人的感情、感覺、情緒,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汪曾祺和沈從文比較?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汪曾祺和沈從文比較(沈從文和他的邊城)1

汪曾祺和沈從文比較

(原刊1981年第2期《芙蓉》)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所寫的唯一的一個中篇小說。說是中篇小說,是因為篇幅比較長,有六萬多字;還因它有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沈先生的短篇小說有好些是沒有什麼故事的,如《牛》、《三三》、《八駿圖》……都隻是通過一點點小事,寫人的感情、感覺、情緒。

《邊城》的故事其實也很簡單:茶峒山城一裡外有一小溪,溪邊有一弄渡船的老人。老人的女兒和一個兵有了私情,和那個兵一同死了,留下一個孤雛,名叫翠翠,老船夫和外孫女相依為命地生活着。茶峒城裡有個在水碼頭上掌事的龍頭大哥順順,順順有兩個兒子,天保和傩送,兩兄弟都愛上翠翠。翠翠愛二老傩送,不愛大老天保。大老天保在失望之下駕船往下遊去,失事淹死;傩送因為哥哥的死在心裡結了一個難解疙瘩,也駕船出外了。雷雨之夜,渡船老人死了,剩下翠翠一個人。傩送對翠翠的感情沒有變,但是他一直沒有回來。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寫出了幾個活生生的人物,寫了一首将近七萬字的長詩!

因為故事寫得很美,寫得真實,有人就認為真有那麼一回事。有的華僑青年,讀了《邊城》,回國來很想到茶峒去看看,看看那個溪水、白塔、渡船,看看渡船老人的墳,看看翠翠曾在哪裡吹竹管……

大概是看不到的。這故事是沈從文編出來的。

有沒有一個翠翠?

有的。可她不是在茶峒的碧溪岨,是泸西縣一個絨線鋪的女孩子。

《湘行散記》裡說:

“……在十三個夥伴中我有兩個極好的朋友。……其次是那個年紀頂輕的,名字就叫‘傩右’。一個成衣人的獨生子,為人伶俐勇敢,希有少見。……這小孩子年紀雖小,心可不小!同我們到縣城街轉了三次,就看中一個絨線鋪的女孩子,問我借錢向那女孩子買了三次白棉線草鞋帶子……那女孩子名叫‘翠翠’,我寫《邊城》故事時,弄渡船的外孫女,明慧溫柔的品性,就從那絨線鋪小女孩脫胎出來。”

她是泸西縣的麼?也不是。她是山東崂山的。

看了《湘行散記》,我很怕上了《燈》裡那個青衣女子同樣的當,把沈先生編的故事信以為真,特地上他家去核對一回,問他翠翠是不是絨線鋪的女孩子。他的回答是:

“我們(他和夫人張兆和)上崂山去,在汽車裡看到出殡的,一個女孩子打着幡。我說:這個我可以幫你寫個小說。”

幸虧他夫人補充了一句:“翠翠的性格、形象,是絨線鋪那個女孩子。”

沈先生還說:“我平生隻看過那麼一條渡船,在棉花坡。”那麼,碧溪的渡船是從棉花坡移過來的。棉花坡離碧溪岨不遠,但總還有一個距離。

讀到這裡,你會立刻想起魯迅所說的臉在那裡,衣服在那裡的那段有名的話。是的,作家醞釀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一九五七年,沈先生曾經跟我說過:“我們過去寫小說都是真真假假的,哪有現在這樣都是真事的呢。”有一個詩人很欣賞“真真假假”這句話,說是這說明了創作的規律,也說明了什麼是浪漫主義。翠翠,《邊城》,都是想象出來的。然而必須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積累了衆多的印象,并加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才能,才有可能想象得真實,以至把創作變得好像是報導。

沈從文善于寫中國農村的少女。沈先生筆下的湘西少女不是一個,而是一串。

三三、夭夭、翠翠,她們是那樣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她們都很愛嬌,但是各因身世不同,嬌得不一樣。三三生在小溪邊的碾坊裡,父親早死,跟着母親長大,除了碾坊小溪,足迹所到最遠處隻是在堡子裡的總爺家。她雖然已經開始有了一個少女對于“人生”朦朦胧胧的神往,但究竟是個孩子,渾不解事,嬌得有點癡。夭夭是個有錢的桔子園主人的幺姑娘,一家子都寵着她。她已經訂了婚,未婚夫是個在城裡讀書的學生。她可以背了一個特别精緻的背簍,到集市上去采購她所中意的東西,找高手銀匠洗她的粗如手指的銀鍊子。她能和地方上的小軍官從容說話。她是個“黑裡俏”,性格明朗豁達,口角伶俐。她很嬌,嬌中帶點野。翠翠是個無父無母的孤雛,她也嬌,但是嬌得乖極了。

用文筆描繪少女的外形,是笨人幹的事。沈從文畫少女,主要是畫她的神情,并把她安置在一個顔色美麗的背景上,一些動人的聲音當中。

……為了住處兩山多竹篁,翠色逼人而來,老船夫随便給這個可憐的孤雛,拾取了一個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俨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時都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無心機後,就又從從容容來完成任務了。

風日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整日長閑,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岩石上曬太陽;或把一段木頭從高處向水中抛去,嗾使身邊黃狗從岩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或翠翠與黃狗皆張着耳朵,聽祖父說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戰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兩人,各把小竹作成的豎笛,逗在嘴邊吹着迎親送女的曲子,過渡人來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獨自跟到船邊去橫溪渡人。在岩上的一個,見船開動時,于是銳聲喊着:

“爺爺,爺爺,你聽我吹,你唱!”

爺爺到溪中央于是很快樂的唱起來,啞啞的聲音,振蕩在寂靜的空氣裡,溪中仿佛也熱鬧了些。實則歌聲的來複,反而使一切更加寂靜。

篁竹、山水、笛聲,都是翠翠的一部分。它們共同在你們心裡造成這女孩子美的印象。

翠翠的美,美在她的性格。

《邊城》是寫愛情的,寫中國農村的愛情,寫一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農村女孩子的愛情。這種愛是那樣的純粹,那樣不俗,那樣像空氣裡小花、青草的香氣,像風送來的小溪流水的聲音,若有若無,不可捉摸,然而又是那樣的實實在在,那樣的真。這樣的愛情叫人想起古人說得很好,但不大為人所理解的一句話:思無邪。

沈從文的小說往往是用季節的顔色、聲音來計算時間的。

翠翠的愛情的發展是跟幾個端午節連在一起的。

翠翠十五歲了。

端午節又快到了。

傳來了龍船下水預習的鼓聲。

蓬蓬鼓聲掠水越山到了渡船頭那裡時,最先注意到的是那隻黃狗。那黃狗汪汪的吠着,受了驚似的繞屋亂走;有人過渡時,便随船渡過河東岸去,且跑到那小山頭向城裡一方面大吠。

翠翠正坐在門外大石上用棕葉編蚱蜢、蜈蚣玩,見黃狗先在太陽下睡着,忽然醒來便發瘋似的亂跑,過了河又回來,就問它罵它:

“狗,狗,你做什麼!不許這樣子!”

“可是一會兒那遠處聲音被她發現了,她于是也繞屋跑着,并且同黃狗一塊兒渡過了小溪,站在小山頭聽了許久,讓那點迷人的鼓聲,把自己帶到一個過去的節日裡去。”兩年前的一個節日裡去。

作者這裡用了倒叙。

兩年前,翠翠才十三歲。

這一年的端午,翠翠是難忘的。因為她遇見了傩送。

翠翠還不大懂事。她和爺爺一同到茶峒城裡去看龍船,爺爺走開了,天快黑了,看龍船的人都回家了,翠翠一個人等爺爺,傩送見了她,把她還當一個孩子,很關心地對她說了幾句話,翠翠還誤會了,罵了人家一句:“你個悖時砍腦殼的!”及至傩送好心派人打火把送她回去,她才知道剛才那人就是出名的傩送二老,“記起自己先前罵人那句話,心裡又吃驚又害羞,再也不說什麼,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了”。到了家,“另外一件事,屬于自己不關祖父的,卻使翠翠沉默了一個夜晚”。這寫得非常含蓄。

翠翠過了兩個中秋,兩個新年,但“總不如那個端午所經過的事甜而美”。

十五歲的端午不是翠翠所要的那個端午。“從祖父和那長年談話裡,翠翠聽明白了二老是在下遊六百裡外沅水中部青浪灘過端午的。”未及見二老,倒見到大老天保。大老還送他們一隻鴨子。回家時,祖父說:“順順真是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這一家人都好!”翠翠說:“一家人都好,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祖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所在,聰明的讀者是明白的。路上祖父說了假如大老請人來做媒的笑話,“翠翠着了惱,把火炬向路兩旁亂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

“翠翠,莫鬧,我摔到河裡去了,鴨子會走脫的!”

“誰也不希罕那隻鴨子!”

翠翠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發悶:

“爺爺,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呢?”

這一句沒頭沒腦的問話,說出了這女孩子的心正在飛向什麼所在。

端午又來了。翠翠長大了,十六了。

翠翠和爺爺到城裡看龍船。

未走之前,先有許多曲折。祖父和翠翠在三天前業已預先約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黃狗過順順吊腳樓去看熱鬧。翠翠先不答應,後來答應了。但過了一天,翠翠又翻悔,以為要看兩人去看,要守船兩人守船。初五大早,祖父上城買辦過節的東西。翠翠獨自在家,看看過渡的女孩子,唱唱歌,心上浸入了一絲兒凄涼。遠處鼓聲起來了,她知道繪有朱紅長線的龍船這時節已下河了。細雨下個不止,溪面一片煙。将近吃早飯時節,祖父回來了,辦了節貨,卻因為到處請人喝酒,被順順把個酒葫蘆扣下了。正像翠翠所預料的那樣,酒葫蘆有人送回來了。送葫蘆回來的是二老。二老向翠翠說:“翠翠,吃了飯,和你爺爺到我家吊腳樓上去看劃船吧?”翠翠不明白這陌生人的好意,不懂得為什麼一定要到他家中去看船,抿着小嘴笑笑。到了那裡,祖父離開去看一個水碾子。翠翠看見二老頭上包着紅布,在龍船上指揮,心中便印着兩年前的舊事。黃狗不見了,翠翠便離了座位,各處去尋她的黃狗。在人叢中卻聽到兩個不相幹的婦人談話。談的是砦子上王鄉紳想把女兒嫁給二老,用水碾子作陪嫁。二老喜歡一個撐渡船的。翠翠臉發火燒。二老船過吊腳樓,失足落水,爬起來上岸,一見翠翠就說:“翠翠,你來了,爺爺也來了嗎?”翠翠臉還發燒,不便作聲,心想“黃狗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呢?”二老又說:“怎不到我家樓上去看呢?我已經要人替你弄了個好位子。”翠翠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翠翠到河下時,小小心腔中充滿一種說不分明的東西。翠翠銳聲叫黃狗,黃狗撲下水中,向翠翠方面泅來。到身邊時,身上全是水。翠翠說:“得了,狗,裝什麼瘋!你又不翻船,誰要你落水呢?”爺爺來了,說了點瘋話。爺爺說:“二老捉得鴨子,一定又會送給我們的。”話不及說完,二老來了,站在翠翠面前微微笑着。翠翠也不由不抿着嘴微笑着。

順順派媒人來為大老天保提親。祖父說得問問翠翠。祖父叫翠翠,翠翠拿了一簸箕豌豆上了船。“翠翠,翠翠,先前那個人來作什麼,你知道不知道?”翠翠說:“我不知道。”說後臉同脖頸全紅了。翠翠弄明白了,人來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頭擡起,心忡忡地跳着,臉燒得厲害,仍然剝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莢抛到水中去,望着它們在流水中從從容容流去,自己也俨然從容了許多。又一次,祖父說了個笑話,說大老請保山來提親,翠翠那神氣不願意;假若那個人還有個兄弟,想來為翠翠唱歌,攀交情,翠翠将怎麼說。翠翠吃了一驚,勉強笑着,輕輕的帶點懇求的神氣說:“爺爺,莫說這個笑話吧。”翠翠說:“看天上的月亮,那麼大!”說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

……

有個女同志,過去很少看過沈從文的小說,看了《邊城》提出了一個問題:“他怎麼能把女孩子的心捉摸得那麼透,把一些細微曲折的地方都寫出來了?這些東西我們都是有過的———沈從文是個男的。”我想了想,隻好說:“曹雪芹也是個男的。”

沈先生在給我們上創作課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貼到人物來寫。”他還說:“要滾到裡面去寫。”他的話不太好懂。他的意思是說:筆要緊緊地靠近人物的感情、情緒,不要遊離開,不要置身在人物之外。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樂,拿起筆來以後,要随時和人物生活在一起,除了人物,什麼都不想,用志不紛,一心一意。

首先要有一顆仁者之心,愛人物,愛這些女孩子,才能體會到她們的許多飄飄忽忽的,跳動的心事。

祖父也寫得很好。這是一個古樸、正直、本分、盡職的老人。某些地方,特别是為孫女的事進行打聽、試探的時候,又有幾分狡猾,狡猾中仍帶着妩媚。主要的還是寫了老人對這個孤雛的憐愛,一顆随時為翠翠而跳動的心。

黃狗也寫得很好。這條狗是這一家的成員之一,它參與了他們的全部生活,全部的命運。一條懂事的、通人性的狗。———沈從文非常善于寫動物,寫牛、寫小豬、寫雞,寫這些農村中常見的,和人一同生活的動物。

大老、二老、順順都是側面寫的,筆墨不多,也都給人留下頗深的印象。包括那個楊馬兵、毛夥,一個是一個。

沈從文不是一個雕塑家,他是一個畫家。一個風景畫的大師。他畫的不是油畫,是中國的彩墨畫,筆緻疏朗,着色明麗。

沈先生的小說中有很多篇描寫湘西風景的,各不相同。《邊城》寫酉水:

那條河水便是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做白河。白河下遊到辰州與沅水彙流後,便略顯渾濁,有出山泉水的意思。靠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見底。深潭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的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遊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裡。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顔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裡。春天時隻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晾曬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酉水中遊如王村、岔、保靖、裡耶和許多無名山村,人家房屋在懸岩上的,濱水面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位置卻那麼妥貼,且與四周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

描寫風景,是中國文學的一個悠久傳統。晉宋時期形成山水詩。吳均的《與宋元思書》是寫江南風景的名著。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蘇東坡、王安石的許多遊記,明代的袁氏兄弟、張岱,這些寫風景的高手,都是會對沈先生有啟發的。就中沈先生最為欽佩的,據我所知,是郦道元的《水經注》。

古人的記叙雖可資借鑒,主要還得靠本人親自去感受,養成對于形體、顔色、聲音乃至氣味的敏感,并有一種特殊的記憶力,能把各種印象保存在記憶裡,要用時即可移到紙上。沈先生從小就愛各處去看、去聽、去聞嗅。“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顔色、新鮮氣味而跳。”(《從文自傳》)

雨後放晴的天氣,日頭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點力量。溪邊蘆葦水楊柳,菜園中菜蔬,莫不繁榮滋茂,帶着一種有野性的生氣。草叢裡綠色蚱蜢各處飛着,翅膀搏動空氣時作聲。枝頭新蟬聲音雖不成腔,卻也漸漸宏大。兩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黃鳥和竹雀、杜鵑交遞鳴叫。翠翠感覺着,望着,聽着,同時也思索着……

這是夏季的白天。

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變成一片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從什麼地方,忽然會有一隻草莺“噓!”轉着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像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麼吵鬧,便仍然閉着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這是夏天的夜。

小飯店門前長案上常有煎得焦黃的鯉魚豆腐,身上裝飾了紅辣椒絲,卧在淺口缽頭裡,缽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紅筷子……

這是多麼熱烈的顔色!

到了賣雜貨的鋪子裡,有大把的粉條,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紅蠟燭,莫不給翠翠一種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邊,總把這些東西說個半天。

粉條、白糖、炮仗、蠟燭,這都是極其常見的東西,然而它們配搭在一起,是一幅對比鮮明的畫。

天已經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隻杜鵑叫個不息,石頭泥土為白日曬了一整天,草木為白日曬了一整天,到這時節各放散出一種熱氣。空氣中有泥土氣味,有草木氣味,還有各種甲蟲類氣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紅雲,聽着渡口飄來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凄涼。

甲蟲氣味大概還沒有哪個詩人在作品裡描寫過!

曾經有人說沈從文是個文體家。

沈先生曾有意識地試驗過各種文體。《月下小景》叙事重複鋪張,有意模仿六朝翻譯的佛經,語言也多四字為句,近似偈語。《神巫之愛》的對話讓人想起《聖經》的《雅歌》和薩福的情詩。他還曾用骈文寫過一個故事。其他小說中也常有骈偶的句子,如“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地方像茶館卻不賣茶,不是煙館卻可以抽煙”。但是通常所用的是他的“沈從文體”。這種“沈從文體”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充滿泥土氣息”和“文白雜糅”①。他的語言有一些是湘西話,還有他個人的口頭語,如“即刻”、“照例”之類。他的語言裡有相當多的文言成分———文言的詞彙和文言的句法。問題是他把家鄉話與普通話,文言和口語配置在一起,十分調和,毫不“格生”,這樣就形成了沈從文自己的特殊文體。他的語言是從多方面吸取的。間或有一些當時的作家都難免的歐化的句子,如“……的我”,但極少。大部分語言是具有民族特點的。就中寫人叙事簡潔處,受《史記》、《世說新語》的影響不少。他的語言是樸實的,樸實而有情緻;流暢的,流暢而清晰。這種樸實,來自于雕琢;這種流暢,來自于推敲。他很注意語言的節奏感,注意色彩,也注意聲音。他從來不用生造的,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用的是人人能懂的普通詞彙。但是常能對于普通詞彙賦予新的意義。比如《邊城》裡兩次寫翠翠拉船,所用字眼不同。一次是:

有時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轎,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的攀引纜索,讓船緩緩的過去。

又一次是:

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見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臉背過去,抿着嘴兒,不聲不響,很自負的拉着那條橫纜。

“懶懶的”,“很自負的”都是很平常的字眼,但是沒有人這樣用過,用在這裡,就成了未經人道語了。尤其是“很自負的”。你要知道,這“客人”不是别個,是傩送二老呀,于是“很自負的”,就有了很多很深的意思。這個詞用在這裡真是最準确不過了!

沈先生對我們說過語言的唯一标準是準确(契诃夫也說過類似的意思)。所謂“準确”,就是要去找,去選擇,去比較。也許你相信這是“妙手偶得之”,但是我更相信這是“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邊城》不到七萬字,可是整整寫了半年。這不是得來全不費功夫。沈先生常說:人做事要耐煩。沈從文很會寫對話。他的對話都沒有什麼深文大義,也不追求所謂“性格化的語言”,隻是極普通的說話。然而寫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比如端午之前,翠翠和祖父商量誰去看龍船:

“見祖父不再說話,翠翠就說:‘我走了,誰陪你?’

祖父說:‘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把一對眉毛皺攏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爺爺,你真是,隻有這隻寶貝船!’”

比如黃昏來時,翠翠心中無端地有些薄薄的凄涼,一個人胡思亂想,想到自己下桃源縣過洞庭湖,爺爺要拿把刀放在包袱裡,搭下水船去殺了她!她被自己的胡想吓怕起來了。心直跳,就銳聲喊她的祖父:

“爺爺,爺爺,你把船拉回來呀!”

請求了祖父兩次,祖父還不回來。她又叫:

“爺爺,為什麼不上來?我要你!”

有人說沈從文的小說不講結構。

沈先生的某些早期小說誠然有失之散漫冗長的。《惠明》就相當散,最散的大概要算《泥塗》。但是後來的大部分小說是很講結構的。他說他有些小說是為了教學需要而寫的,為了給學生示範,“用不同方法處理不同問題”。這“不同方法”包括或極少用對話,或全篇都用對話(如《若墨醫生》)等等,也指不同的結構方法。他常把他的小說改來改去,改的也往往是結構。他曾經幹過一件事,把寫好的小說剪成一條一條的,重新拼合,看看什麼樣的結構最好。他不大用“結構”這個詞,常用的是“組織”、“安排”,怎樣把材料組織好,位置安排得更妥貼。他對結構的要求是:“勻稱”。這是比表面的整齊更為内在的東西。一個作家在寫一局部時要顧及整體,随時意識到這種勻稱感。正如一棵樹,一個枝子,一片葉子,這樣長,那樣長,都是必需的,有道理的。否則就如一束絹花,雖有顔色,終少生氣。《邊城》的結構是很講究的,是完美地實現了沈先生所要求的勻稱的,不長不短,恰到好處,不能增減一分。

有人說《邊城》像一個長卷。其實像一套二十一開的冊頁,每一節都自成首尾,而又一氣貫注。———更像長卷的是《長河》。

沈先生很注意開頭,尤其注意結尾。

他的小說的開頭是各式各樣的。

《邊城》的開頭取了講故事的方式: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将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隻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這樣的開頭很樸素,很平易親切,而且一下子就帶起全文牧歌一樣的意境。

湯顯祖評董解元《西廂記》,論及戲曲的收尾,說“尾”有兩種,一種是“度尾”,一種是“煞尾”。“度尾”如畫舫笙歌,從遠地來,過近地,又向遠地去;“煞尾”如駿馬收缰,忽然停住,寸步不移,他說得很好。收尾不外這兩種。《邊城》各章的收尾,兩種兼見。

翠翠正坐在門外大石上用棕葉編蚱蜢、蜈蚣玩,見黃狗先在太陽下睡着,忽然醒來便發瘋似的亂跑,過了河又回來,就問它罵它:

“狗,狗,你做什麼!不許這樣子!”

可是一會兒那遠處聲音被她發現了,她于是也繞屋跑着,并且同黃狗一塊兒渡過了小溪,站在小山頭聽了許久,讓那點迷人的鼓聲,把自己帶到一個過去的節日裡去。

這是“度尾”。

……翠翠感覺着,望着,聽着,同時也思索着:

“爺爺今年七十歲……三年六個月的歌———誰送那隻白鴨子呢?……得碾子的好運氣,碾子得誰更是好運氣……”

癡着,忽地站起,半簸箕豌豆便傾倒到水中去了。伸手把那簸箕從水中撈起時,隔溪有人喊過渡。

這是“煞尾”。

全文的最後,更是一個精彩的結尾: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七萬字一齊收在這一句話上。故事完了,讀者還要想半天。你會随小說裡的人物對遠人作無邊的思念,随她一同盼望着,熱情而迫切。

我有一次在沈先生家談起他的小說的結尾都很好,他笑眯眯地說:“我很會結尾。”

三十年來,作為作家的沈從文很少被人提起(這些年他以一個文物專家的資格在文化界占一席位),不過也還有少數人在讀他的小說。有一個很有才華的小說家對沈先生的小說存着偏愛。他今年春節,溫讀了沈先生的小說,一邊思索着一個問題:什麼是藝術生命?他的意思是說:為什麼沈先生的作品現在還有蓬勃的生命?我對這個問題也想了幾天,最後還是從沈先生的小說裡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長河》裡的夭夭所說的:“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

現在,似乎沈先生的小說又受到了重視。出版社要出版沈先生的選集,不止一個大學的文學系開始研究沈從文了。這是好事。這是“百花齊放”的一種體現。這對推動創作的繁榮是有好處的。我想。

一九八〇年五月二十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