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餐廳恢複堂食的通知

北京餐廳恢複堂食的通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53:18

4月30日,北京宣布餐飲企業暫停堂食服務。發布會剛剛結束,老顧客的電話就打到了又一順店裡,“早點還有嗎?”“小吃還做嗎?”又一順經理佟海波在接了十幾個電話後,就趕緊打印了好幾張通知貼在店門口。“告訴顧客,您除了不能在店裡吃了,一切都照舊。”

像又一順這樣的老字号餐飲企業還有很多,他們或是把自家拿手的主食、醬貨擺攤,或是建起便民微信群,從涼菜、熱菜到風味小吃一樣不少,甚至還變成了附近居民可以“帶走的食堂”,增加了很多菜單上沒有的家常菜。雖然疫情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方便,但是隻要是餐飲的煙火氣仍在,就能給人一種安心的底氣。

早餐不停,“能供應的一樣不少”

2000年,老字号又一順從西單遷址德外,已經和德外的居民做了22年的鄰居。包括佟海波在内的很多老員工,都能清楚地記得老顧客有哪些喜好和忌口。當北京宣布暫停堂食服務後,佟海波從店裡絡繹不絕的電話鈴聲中,感受到了一點顧客的不安。

“附近有五路通、石坊街、雙旗杆等四五個老社區,老居民特别多,很多人都是大半輩子生活在這裡。他們的生活就像按部就班走了幾十年的時鐘,不需要新鮮刺激,隻需要踏實安穩。所以,早餐不能停,能供應的,一樣都不能少。”

以往能正常堂食的情況下,又一順的早餐清晨6點開始,到了9點半就能全部售罄。暫停了堂食,廚師們依舊保持淩晨3點上崗,6點的時候,包子、油餅、豆腐腦等10多個品種一個不少地裝進了保溫箱。“好多顧客來買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我以為早點停了呢!’”佟海波說,“早點對于很多餐飲企業來說,費時費力不掙錢,尤其是在特殊情況下,‘砍掉’了可能更節約成本,但是我們不能停,這三五塊錢對于附近的居民來說,就是一份踏實。”

為社區老人送餐,“想吃什麼就打電話”

由于暫停了堂食服務,現在又一順上崗的員工數量基本上是原來的三分之二,但是上崗的每個人都比原來更忙了。“原來我們是一個人一個崗,現在忙的時候一個人兩個崗、三個崗都很正常,有的師傅炒完菜就要順手打包,服務員售賣、收款,還需要維持秩序,讓顧客保持安全的間距。”

在佟海波心裡,還有一本特殊的名單,那就是居住在附近社區,年齡大、行動不便,或者是獨居的老人。“大概有十幾位這樣的老人,在疫情前,他們想吃什麼就打電話來,我們做好後,員工騎着電動車給送到他們家。現在有疫情了,我們對他們也就更惦記了。”這樣的送餐不收取一分錢的送餐費,也沒有點餐費用的門檻限制,有時候就是十幾塊錢,員工騎上自己的電動車就去送餐。

“我們有一位老顧客馬大爺,86歲了,住在德勝門民族小區,家裡就老人一個人,由保姆照顧着,幾乎我們店裡每個人都知道他,好多人都給他家裡送過餐。前一陣馬大爺不小心摔了一下,我昨天開着車去他家裡,給他送了他特别愛吃的菜團子、燒餅,也順便看看他恢複得怎麼樣了。”佟海波說,他手機裡現在還存着一段2020年,他剛來又一順工作不久的時候,給馬大爺送餐的視頻。“那時候大爺還在樓下接我,現在他走路還是有點不太好,我隻能隔着屋門跟他說,有什麼想吃的就打電話,覺得好點了下樓曬曬太陽。”

增加家常菜,給老街坊提供方便

早餐不能停、正餐菜譜上的菜一道都不能少,不僅不能少,還得增加。“增加最家常的品種,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絲、地三鮮,都加上,就相當于給老街坊們開個食堂。”

每天快到用餐時間,又一順的門前就擺好菜單,顧客可以現場點菜等候取走,也可以預訂。除了很多招牌名菜,旁邊還有很多現炒的家常菜,比如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燒牛肉、地三鮮、土豆絲,這些菜譜上沒有的菜品,都是暫停堂食服務之後,佟海波和員工們根據平時和老顧客聊天,大家談到的比較愛吃的家常菜。

北京餐廳恢複堂食的通知(暫停堂食這家老字号)1

每天快到用餐時間,又一順的門前就擺好菜單。受訪者供圖

“最便宜的10多塊錢,貴的20來塊錢。我們就是想着,現在因為疫情好多人居家,聚會少了,也不怎麼吃大餐了,那就應該多提供這些經濟實惠的家常菜,給周圍的老鄰居提供方便,讓又一順變成大家可以取餐的‘食堂’。”

以老字号的良心,讓市民獲得安心

雖然堂食暫停,但像又一順這樣堅持供應早餐的老字号,依然以自己的堅持,保證着大家的日常。砂鍋居每天早晨的早餐訂餐輻射到周邊的9個社區,超過500份,10幾塊錢一份的早餐全部都是免費送貨。護國寺小吃的廚師也都一直堅持清晨4點上崗的習慣,近20種的早餐品種一種都沒有斷供。

在全聚德的各個社區群裡,16塊錢一盒的西紅柿雞蛋蔬菜飯、25塊錢一盒的宮保雞丁蓋飯、18塊錢一盒的豬頭肉非常受上班族的歡迎。每到飯點前,全聚德的工作人員就會在社群裡公布今日菜譜供大家接龍預訂,以便大家可以快速拿到自己所訂的餐品。曲園酒樓、烤肉宛、烤肉季、鴻賓樓、西來順等老字号都建立了便民服務群,每天都有專人在群内了解顧客需求,同時會随時根據外賣窗口的銷量,充足供應外賣。

米其林一星餐廳、老字号萃華樓也從以商務宴請、聚會為主的經營模式轉變為周邊居民的“主食廚房”。醬肘子、醬豬蹄等醬貨,以及饅頭、花卷、包子還有為即将到來的端午節準備的粽子,都為大家“在家吃飯”帶來便利。紫光園每天早上7點30分準時售賣早餐産品 炸貨,從上午9時30分直到晚上9時30分,調整售賣手撕雞、醬牛排、醬牛小腿、炖大鯉魚、手工粽子等現制産品。同時圍繞社區三公裡建社群,高管全部下沉到一線工作。

從每天早上舒服的早餐“幸福時光”,到日常忙碌中的工作餐,再到平凡順口的家常菜,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當疫情來襲,老字号餐飲企業沒有“躺平”,沒有固守經營模式,而是通過一切辦法,讓市民的一日三餐不受到過多影響,以老字号的良心讓市民獲得安心。

新京報記者 王萍 于桂桂

編輯 鄭明珠

校對 盧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