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圖
編輯
于志強是我市興村鄉油店村人,在周邊村民眼中,他種菜從來不走尋常路。當别人還在為種玉米、小麥揮灑汗水時,他卻獨具慧眼,在西蘭花的海洋中撈金。當人們紛紛轉舵種植西蘭花,他又另辟蹊徑,玩起冷庫種菜,搶“鮮”市場。
冷庫就是他的“大棚”
河間雨澤合作社的種植基地,就在興村鄉油店村邊的田地中,聽說這裡的蔬菜隻供大城市,可基地裡卻并沒有溫室大棚。放眼望去,除了矗立在地頭邊的幾個冷庫,滿眼就是空曠的大田了。
“别人種菜都要溫暖如春,俺這兒正好相反,不僅不能暖和,還要自找‘涼快’。這間儲存室冷庫,溫度在零下六攝氏度,那間生長室冷庫,溫度高些,但是也不過十幾攝氏度。”合作社負責人于志強笑着解密。
原來,這幾個冷庫正是他們的種植基地。
進入生長室冷庫,幾十平方米的空間裡,一排排置物架整齊劃一。架子上的生長盆中,株株蔬菜你擠着我,我靠着你,親密無間。
這樣的種植景象,記者還是第一次看見。原來隻聽過蔬菜成熟後放到冷庫中貯存,沒想到于志強還開發了另一功效。為啥要在冷庫種菜?效果如何?還要聽他細細道來。
“冷庫種菜,溫度、濕度可控性更強。我們種植的蔬菜本就喜陰喜涼,在冷庫中種植,全年設定生長溫度十幾攝氏度,室内濕度也可通過冷庫風機調控,這樣蔬菜生長得會更好。”于志強說。
除生長室外,儲存室冷庫中低于零下的溫度還可讓這種蔬菜的根無限期休眠,這樣就可常年供應種植。“啥時候想種,就将根莖放入生長室水培,經過20多天的生長後,就能走向市場了。”他說,在根莖儲存充足情況下,使用冷庫種植,合作社可全年向市場供菜。
不僅如此,在冷庫中,使用架式立體水培的方法種菜,還讓種植擺脫了土壤的限制,不僅産出蔬菜更加幹淨,而且種植效率大大提高。
“現在生長室冷庫架子上大約放置了60個生長盤,每盤中約有400棵蔬菜。十幾平方米就能種植約2.4萬棵菜。要是以往,得需要約5畝土地。”瞧,他這算盤打得多響亮。
一見傾心的“金玉蘭”
“無論幹啥事,當領頭人行,跟在别人後面跑就不行了。”這個理念,從于志強種地之初就紮根在了他心中。也正因如此,雖同樣在大田裡摸爬滾打,可他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高效、高産的發展模式。
“物以稀為貴,隻有種效益高的經濟作物,地裡才能長出金疙瘩。”将冷庫開發出豐富内涵,正是他種植稀奇品種的産物。
外形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玉蘭花,聞起來還有一股淡淡清香。仔細端詳,潔白的軀體上鑲嵌着嫩黃葉片,又讓人誤認為這是娃娃菜。一時間,竟分不清這到底是花還是菜?在于志強的冷庫中,這款特别的作物讓人摸不着頭腦。
“這叫芽球菊苣,是一種蔬菜,産自荷蘭、比利時等地,因為形似玉蘭,所以國内也叫‘玉蘭菜’,更有‘金玉蘭’的美稱。”他介紹道。
于志強說,玉蘭菜與普通蔬菜不同,更像珍貴嬌嫩的花朵,生長中不僅對溫度及濕度有着極高要求,而且不需要天然的光合作用,要在黑暗的環境下自然生長。
“成熟後,口感特别好,可以說是入口軟嫩,沒有纖維。”幾年前第一次在餐桌上邂逅“金玉蘭”,于志強就被其美味深深吸引。隻是當時無緣得知其名,隻道其形似娃娃菜,能跻身五星級酒店的餐桌,身價一定不菲。
再次相遇,便是2017年了。本是去北京“新發地”售賣西藍花,卻又與“金玉蘭”意外偶遇,他不禁眼前一亮。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他急忙上前打聽,終于得知其名曰“玉蘭菜”,32元一公斤。這一次,遇見了,就再也沒有放過。
幾經求索迎來種植春天
玉蘭菜身價高,種子價格更讓人望塵莫及。但于志強沒有猶豫,他已經考察過了,這種菜喜涼,南方地區溫度較高不能種植,無形中篩除了不少種植競争。
而南方市場有需求,也隻能從北方種植基地采購,如此一來,正應了他的想法——“物以稀為貴”。
2017年夏季,去種植基地考察歸來,他就一頭紮進了玉蘭菜的種植實驗中。
玉蘭菜的栽培過程分為大田種植和二次培育兩道工序。
大田種植是為了獲得培育蔬菜所用的根。三伏天,比芝麻還小的種子撒到地裡,一場雨,不知道被沖跑多少,隻能再搶時補種,可最後,2畝地裡長出的苗卻少得可憐。
将水桶一切為二,裝上營養液,就是栽培皿。冬日收根,移栽到自家南屋再二次栽培,幾百個根,不是不出芽,就是長出的菜型散;時日久了,水都臭了。……
實驗中,問題連連,于志強被搞得焦頭爛額,卻依然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
“由于菜根自身含有類似苦味素的物質,根部和長出的葉子都非常苦,蟲子根本不愛吃,所以整個生長過程無需打藥。”他知道,正是因為健康的生長環境,玉蘭菜才能跻身高端餐桌。“這是大田種植難得的轉型機會,不能錯過。”
“自己想、上網查,再想不通就求助技術人員。”一次次溝通難題,一點點糾正溫、濕度,2018年春暖花開時,于志強終于掌握了種植要領。
種植上春風得意,效益更是讓人眉開眼笑。“一公斤20元,俺第一次開着面包車去送菜,人家當場就點出了4000元。”他着實開了眼界,要知道平日裡一卡車西蘭花才賣2000多元。
去年7月,他果斷将播種面積擴大到了30多畝。
“春節前,俺們這菜下來根本存不住,直接賣空,已經銷售了5畝地菜。”不僅如此,别看這菜隻是小小的一棵,可開發的空間卻不小。除了金黃的嫩葉廣受歡迎,灰頭土臉的根部也可藥食同源。于志強還嘗試着将菊苣根研制成茶,同樣占領了消費者心中的一席之地。
END
■作者:張夢鶴(滄州日報) 王永飛(周報)
■編輯:蔡彥英
■編審:劉建華 田秀娟
來源:河間周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