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無他隻自然。
自然之外更無天。
不欺誰怕居暗室。
絕利須求在一源。
未吃力時猶有說。
到收功處更何言。
聖人能事人難繼。
無價明珠正在淵。”
天意隐而難明,人事切而易見。
有人談瘟疫、暴雨以及最近世界局勢,說是“天意”。有人說孩子考學學分多少,是“天意”。有人說自身事業之失敗、婚姻之失敗,也是天意。總之,一切好的歸為自身的努力,一切不好的則歸結為“天意”。
“天意隐而難明,人事切而易見。”一個人連做人都做不好,出了事,就歸結為“天意”,說“凡事都有天意”,似乎有些不妥。
古人也談天意,隻是和今人危言聳聽、推卸責任、迷信成風不一樣。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在《墨子》一書中說:“富且貴者,當天意而不可不順。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别相惡,交相賊,必得罰。”
意思是,人要變得尊貴而富有,不能不順從上天的意願。順從天意之人,就要平等無差别地愛一切人,無尊卑貴賤、親疏遠近之說,一切平等,兼而愛之;要相互給予利益,相互照顧,尊老而愛幼,相交而互利。這樣的人,必定得到上天的賞賜。如果人們違背天意,暴奪他人之财,子不愛父,弟不愛兄,父不慈子,兄不慈弟,夫不義妻,妻不賢夫,友不賢友,以利為利,自私自利,互相厭惡、互相殘害、互相劫奪,必定會得到上天的懲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和墨子談天意一樣,孔子也談天意。《論語》語及“天”達19次之多。孔子對于天,首先是“敬畏”,其次是“知命”,“畏天命”。體系闡述了天意即人事,人事即天意的觀點。
孔子認為“天”是孕育萬物之根本,故其在《易經·文言》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論語·陽貨》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認為“天”能對人賞罰,決定人事吉兇禍福,并不是“天”本身的問題,而是人缺少對天的敬畏。《論語·八佾》: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這段話可以理解為,與其媚于房屋西南角的家神,不如對負責飲食的竈神心存敬畏。得罪了上天,就是祈禱也沒有作用了。
孔子有一次被圍困在匡地,他感慨說:“天之将降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錢穆先生評價說,“孔子臨危,每發信天知命之言。蓋孔子自信極深,認為己之道,即天所欲行于世之道。自謙又甚笃,認為己之得明于此道,非由己之知力,乃天意使之明”。這裡的“天意”就是孔子在《易經·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的趨勢,或者說曆史的規律。
所以,在《論語·季氏》中孔子談君子有“三畏”,第一條就是“畏天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可見孔子認為“畏天命”是首要的事情。“畏”就是敬畏。“天命”, 就是“因果”,就是本來如此的那個規律,就是自然而然、自自然然的自然,包含一切人事,包含一切宗教、文化信仰。
所以,什麼是天意?人心即天意。《華嚴經》雲:“一切唯心造”。《尚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左傳》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此之謂也。這就是天意。(文圖/善業文化)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