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曆史、風土人情==
我的朋友老趙剛換了個工作,卻很不開心。
看着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問他怎麼了。
他說:“胖狄,這份奇葩的工作,讓我感覺進了動物園。”
“動物園?怎麼說?”
老趙:“我大約跟你描述一下上班的狀态,你就明白了。”
打卡開工時,财務部個個呆若木雞,無精打采;行政部東拉西扯,争着些雞毛蒜皮的事;銷售部嬉嬉鬧鬧,雞飛狗跳;策劃部咬舌頭講着雞零狗碎的八卦;廣告部和工程部整天偷雞摸狗,幹着雞鳴狗盜、蠅營狗苟的事,處處想着回扣。
完事下班後,各部門倒是統一了,下班鈴聲一響,全體狼奔豕突,争先恐後,沖向花了一個下午才統一意見商量好的酒店和夜場,公費去聲色犬馬了。
我很不習慣這樣的工作和生活,跟他們格格不入,現在很煩悶。
“胖狄,你說這像不像動物園?我格格不入的樣子,是不是鶴立雞群?”
“老趙,既不要為環境而郁悶,也不要因為自己清高而得意。再說了,老趙,以你的長相和身高,也用不上鶴立雞群這個詞啊”胖狄我忍不住調侃起老趙來。
我跟你說說鶴立雞群這個成語的故事:
三國時,魏國的嵇康(公元224年-263年),字叔夜,谯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 人,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精神領袖。
他身材魁梧高大,才華橫溢,有記載:自幼聰穎,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衆。
司馬氏掌權後,嵇康隐居不仕,拒絕出仕。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隸校尉鐘會構陷,而遭掌權的大将軍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嵇康的兒子嵇紹,和他父親一樣很有才學,并且身材魁梧,儀表堂堂。
他無論走到哪裡,都顯得卓爾不凡。
司馬炎滅魏稱帝後,嵇紹被征召到京都洛陽做官。
話說嵇紹初到洛陽時,走在大街上,凡是看到他的人無不贊許稱羨,許多人還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
有個人多方打聽,得知他是嵇康的兒子,就專程去拜訪嵇康的好友王戎,見了他說:“昨日我第一次見到嵇紹,他長得高大極了,雄偉得很。在人群之中,就像一隻仙鶴站在雞群裡那樣突出。”(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王戎聽罷笑了笑,回答說:“您還沒見過他的父親呢!”就是說,嵇紹長得帥,而嵇康風度比兒子更勝一籌。
晉惠帝時,嵇紹官為侍中。他對晉惠帝忠心耿耿。
有一次都城發生變亂,形勢非常嚴峻,官兵望風而逃。
嵇紹卻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地奔進宮裡去護駕。
守衛宮門的侍衛以為他要圖謀不軌,張弓搭箭,準備射殺他。
但是侍衛官望見嵇紹正氣凜然的儀表,為之感動,連忙阻止侍衛,并把弓上的箭搶了下來。
不久,皇族争權奪利,互相攻殺,史稱為“八王之亂”,嵇紹跟随晉惠帝。
晉惠帝的車隊在蕩陰被成都王司馬穎的部隊團團包圍,很多大臣和将士看形勢不妙,都紛紛逃命,而隻有嵇紹始終保護着惠帝,不離左右。敵方的飛箭,像雨點般射過來,嵇紹身中數箭,身受重傷,鮮血直流,滴在惠帝的禦袍上。
最後嵇紹因為傷勢過重而陣亡了,而晉惠帝得以逃生。
事後惠帝的侍從要洗去禦袍上的血迹,惠帝說“别洗别洗,這是嵇侍中的血啊!”晉惠帝久久不讓随從洗去袍服上的血迹,以表示對嵇紹的哀思和表彰。
此事詳載于《晉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五十九》:尋而朝廷複有北征之役,征紹,複其爵位。紹以天子蒙塵,承诏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散潰,唯紹俨然端冕,以身捍衛,兵交禦辇,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禦服,天子深哀歎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于是,胖狄我對老趙說:“老趙,鶴立雞群原本是個哀傷的故事,在那樣一個環境,即便是嵇紹這樣的人,也改變不了時代,還要被吞沒。
但是讓你不要亂用的主要原因是——這是一個高富帥才可以使用的,對于你而言,是不是鶴立雞群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離開那群雞,重新開始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路。”
祝願手機屏幕前的您,所遇上司、同事皆是俊彥人傑,品端行正,可以追随共事,乘年輕成就一番事業,不用陷于虛度光陰、整天考慮是雞還是鶴的糾結。
感謝您仔細閱讀,一起感受成語中的人文曆史、風土人情!
【原創作品】原創不易,期待鼓勵!
請順手 點贊 關注,謝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