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據視覺中國
9月23日,順豐集團發布聲明,對于連續熱搜引發的社會關切深表歉意。紅星資本局注意到,9月以來,順豐接連陷入“保價賠償之争”,幾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如今,“保價賠償之争”引發的有關快遞保價、順豐服務的讨論仍在持續。為何消費者支付了額外的保價費用,但依然索賠難?
紅星資本局發現,順豐在保價和理賠的規則上解釋并不清晰。并且,順豐提供的保價服務,是由順豐來履約,也由順豐來理賠。對此,有市場聲音質疑稱,順豐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價不賠付”争議背後,保價也成了順豐“增收”的一部分。在順豐工作三年的快遞員陳陽(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順豐公司會給予快遞員保價“提成”,大約是保價費用的20%左右。
順豐控股(002352.SZ)剛剛發布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總件量達到了51.3億票。假設有10%的快遞選擇保價,以最低1元保價費用計算,一年也能增收5億左右的收入。
接連陷“保價賠償之争”
順豐對連上熱搜發聲明緻歉
9月20日,廣西崇左一男子稱妹妹用順豐快遞寄魚幹到憑祥,由于不在家便讓放到小區門衛室。男子收貨後看到魚隻剩魚頭和尾巴,身子都被割沒了,稱重後發現比投遞的時候少了500克,而且包裝箱的膠帶也疑似被二次貼過。
9月23日,順豐集團發布聲明回應此事,稱快件是在監控下完成包裝寄出的,到件外包裝完好無損。接到異常反饋後,按照流程制度第一時間啟動調查,已基本排除收派運輸環節異常,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順豐集團還在聲明中表示,9月以來連續熱搜事件,集團高度重視,即時責令專職團隊檢視現有相關流程是否滿足客戶的期望,同時調查事件全過程。對于連續熱搜引發的社會關切深表歉意。
↑順豐聲明
9月以來,順豐頻頻登上微博熱搜,相關事件均與保價有關。伴随着熱搜話題的是“保價不理賠”“消費者索賠難”等負面信息。
9月13日,“順豐寄丢20克黃金保價八千隻賠兩千”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首。據錢江晚報報道,杭州蕭山的劉先生通過順豐同城寄送了價值8000元左右的20克黃金,并購買了價值8000元的保價服務。而當快遞丢件後,順豐客服卻表示隻能賠付2000元。
在劉先生之前,順豐也因為丢件賠付的問題引起熱議。9月6日,東方今報“赤兔視頻”援引“新源視頻”報道,深圳的夏女士稱,自己價值11000元的iPhone手機被順豐快遞寄丢了,由于未注意理賠條款,隻選擇了2元的保價,因此順豐隻賠償了1000元。
接連陷入“保價賠償之争”的順豐,幾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有網友評論稱,夏女士是因為保價額度不夠,隻獲得1000元賠償,那為何劉先生明明購買了足額的保價服務,順豐卻還是賠償不到四分之一的錢?
“寄丢20克黃金保價八千隻賠兩千”的話題不斷發酵,9月14日,順豐同城作出回應稱,第一時間協助客戶報警,同時進入客服全額理賠流程。9月13日已按照8000元的保價金額全額先行賠付到賬。經過警方的調查尋找,在各方配合努力下,客戶遺失的黃金已經找到。
盡管此事已經有了結果,但由此引發的有關快遞保價、順豐服務的讨論仍在持續。有網友表示:“劉先生的黃金是找回來了,消費者對順豐的信任如何找回?”
紅星資本局發現,順豐保價理賠難并非個例。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順豐保價方面的投訴就高達10000餘條。有消費者于9月5日發起投訴稱,“使用順豐快遞發了5瓶酒水,保價12500元,保費就花費了100元,順豐第一時間回複不理賠,并告訴我簽署了免責協議,那保價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此外,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消費者因保價理賠問題将順豐訴至法庭的案例也不少見。
一則發布于2021年2月的裁定書顯示,北京某公司通過順豐郵寄出票金額為5萬元的銀行承兌彙票一張,并按5萬元進行了保價,支付保價費250元。後郵件丢失,上述公司将順豐告上法庭,要求賠償5萬元,法院認為,原告保價5萬元且支付了保價費用,現郵件丢失,順豐應按照保價金額向原告進行賠償。
屢次在保價賠付上“失約”
被質疑“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一向以“高端”形象示人的順豐,為何屢次在保價賠付問題上“失約”?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順豐将保價歸為一項增值服務,并且給出了不同業務的收費标準。以順豐快遞産品為例,聲明價值500元以下:1元/票;聲明價值500(不含500元)-1000元:2元/票;聲明價值1000元以上(不含1000元):保價費用=聲明價值×标準服務費率(5‰)。
紅星資本局發現,盡管客戶支付了額外的保價費用,但順豐在保價和理賠的規則上解釋并不清晰。
比如順豐在保價産品介紹一欄提到:“在運輸途中,由于順豐的責任導緻托寄物丢損,順豐按照聲明價值和損失比例進行賠償”。而理賠規則又規定:“理賠時請提供真實有效價值證明,順豐會結合市場價值和第三方機構意見評估損失價值。”
↑圖片來自順豐官網
這其中,聲明價值、損失比例、市場價值、第三方機構意見評估損失價值,多個名詞解釋并不清晰,到了真正理賠時到底以什麼為标準呢?
對此,紅星資本局緻電順豐,一客服人員回複稱會綜合考慮:“我們首先會核實損失金額,保價快件丢失或全部損毀原則上按保價金額賠償,但要比較聲明價值與實際價值的關系;部分損毀或短少按實際損失的價值予以賠償,但最高賠償額不得超過保價金額。”
當紅星資本局進一步詢問到,是否決定權都在順豐,有沒有第三方機構的介入保證公平時,順豐客服則表示,順豐沒有第三方機構,客戶是可以委托第三方的。
值得一提的是,從上述介紹中可以看出,順豐提供的保價服務,是由順豐來履約,也由順豐來理賠。對此,有市場聲音質疑稱,順豐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對此,紅星資本局聯系順豐控股方面,截至發稿暫無回複。
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陳文明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快遞公司與寄件人之間是運輸合同關系,具體到合同義務,作為運輸人的快遞公司在接收貨物以後,應當保持貨物的完整,中間由于運輸原因導緻寄件人的損失,應當由快遞公司來承擔或賠償。
陳文明律師稱,對于購買保價的快件或者郵件,應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對于未購買保價的快件或者郵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在快遞寄送過程中,在某些情形下,即使沒有保價,如果能夠提供物品的價值證明也有可能原金額賠償。
他強調,快遞保價規則應該是公平、公正的規則,符合快遞公司和消費者雙方利益。商家的保價條款,不能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自己的責任、加重或者限制對方的主要權利。
針對順豐等快遞保價理賠難的問題,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告訴紅星資本局,理賠難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理賠服務體系不完善,對商品價值認定缺乏專業便捷的服務保障體系,使得消費者與企業各執一詞。另一方面,快遞面臨有些非标物品的寄遞也需要細化服務規範。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解筱文向紅星資本局提到,從中國快遞業起步發展時,就未很好地系統規範和設計保價賠償的相關問題,依然沿用和參考傳統的郵政寄遞服務保價慣例。當前,确實需要國家郵政局和快遞行業協會認真研究快遞保價問題,充分結合市場和消費環境,指導行業形成科學合理、模式創新的快遞保價賠償體系,以更好滿足發展需要。
保價成為“增收”途徑
順豐快遞員透露有20%的提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價賠付争議”背後,保價也成了順豐“增收”的一部分。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順豐公司會給快遞員相應的保價“提成”。9月15日,在順豐工作三年的快遞員陳陽(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當客戶寄貴重物品時,我們都會提示保價更穩妥些,但還是看客戶意願,也不能強求他們保價。”與此同時,陳陽也提到,公司會給快遞員保價“提成”,大約是保價費用的20%左右。
順豐剛剛發布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總件量達到了51.3億票。假設有10%的快遞選擇保價,以最低1元保價費用計算,半年也能增收5億左右的收入。
對此,紅星資本局緻電順豐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需要跟公司了解情況後再回複。
在陷入保價不賠償的輿論争議前,順豐剛剛宣布,從9月5日開始,在全國50個主要大中城市,同時亮出“派件不上門,承諾必賠付”的服務承諾。用戶在反饋意見核實無誤後,即可獲得5元客戶體驗保障紅包。這一服務将以這50個城市為起點,逐步向全國展開。
可以看出,近年快遞行業陷入同質化的競争中,快遞損毀、不送貨上門等使得消費體驗打折。而順豐有意提升服務,試圖用送貨上門來提升消費者體驗。但在這個節點上,接連發生保價賠付争議事件,或許會對順豐的口碑造成影響。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保價賠償之争”讓順豐同城(09699.HK)股價一度跳水。9月13日午後,順豐同城跌超10%,随後有所回升。截至9月15日收盤,順豐同城收報6.55港元/股,總市值61.14億港元。
自去年12月14日挂牌港交所以來,頂着“即時配送第一股”稱号的順豐同城,始終難讓資本市場“興奮”。不僅上市首日即破發,從去年底至今股價持續走低,今年5月中旬一度跌至5.2港元/股,至今仍在6港元/股左右徘徊,股價已跌去56.91%。
股價低迷背後,虧損是主因。2018年-2021年,順豐同城分别虧損3.3億元、4.7億元、7.6億和9億元,累計虧損達到24.6億元。虧損之下,控制成本是順豐同城的“關鍵詞”之一。
順豐同城财報顯示,高額的勞務外包成本是其主要開支。以2022年上半年為例,該項費用高達42.5億元,在營收成本中的占比達到98.8%,在總營收中占到94.8%。
但近年來,順豐同城正試圖通過增加衆包騎手數量來降低每單的平均履約成本。從2018年-2021年,順豐同城專職騎手減少了13200人,衆包騎手則增加了逾28萬人。未來,如何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降低勞務外包成本,成了順豐同城需要解決的難題。
紅星新聞記者 強亞銑
責編 唐歡 編輯 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