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大菩薩的坐騎分别是什麼,實力排名如何?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裡稱八大菩薩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
《藥師經》說: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
《七佛八菩薩經》說: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
《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
《般若理趣經》說:金剛手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菩薩、才發意轉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
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震魔怨,象征着智慧。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是智慧的象征,也被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西遊記》中青獅在獅駝嶺和白象王、金鵬大翅雕結為兄弟,青獅王是裡面的老大。青獅王手執一把明晃晃的鋼刀,這個就是他的武器,但最厲害的則是他的大口,青獅王的大口能吞十萬天兵。《封神演義》中,青獅是虬首仙的原型。
2、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象征着理德、行德,道場為峨眉山。
形象:頭戴五佛金冠,手持如意,溫顔慈祥,典雅端秀,結痂跌坐在象背的蓮台上。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白象代表是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為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征願行廣大,功德圓滿。《西遊記》獅駝嶺上,白象排名第二,弱于青獅。《封神演義》中白象為靈牙仙的原型。
3、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被稱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形象:手拿淨瓶和楊柳枝,頭頂一尊阿彌陀佛像,道場為普陀山。
觀音菩薩的坐騎為金毛犼,又名“朝天犼”。傳說其形似犬,兇猛異常,可與龍争鬥的神獸。有守望的習慣,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西遊記》麒麟山上,金毛犼與悟空以武藝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他手中還有一個寶貝,叫做紫金鈴,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爐煅煉而成。這寶貝十分厲害,能噴煙、噴火、噴砂。《封神演義》中金毛吼為金光仙的原型。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是大願、大孝的代表。
地藏菩薩形象:結跏趺坐,右手持錫杖,左手持如意寶珠,道場為九華山。
地藏菩薩的坐騎為谛聽,為常伏于菩薩經案之下的通靈神獸,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 ,尤其善于聽人的心,乃九華山鎮山之寶。佛教尊稱谛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險惡,視為吉祥的象征,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留存下來的一個圖騰和聖物。在名著《西遊記》中有述說谛聽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5、金剛手菩薩
金剛手菩薩,也被稱為大勢至菩薩。因手執金剛杵,常侍衛于佛,故稱之為金剛手菩薩,代表“伏惡、慈悲、智慧”三種特質。
形象:一手持鈴,一手持金剛杵之相,象征“堅固不壞之菩提心”,金剛手菩薩道場為狼山。
大勢至菩薩的坐騎為大白豬。
6、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是誠實、富有的象征,能使我們避開破财、敗财的災難。
形象:頭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劍,劍緣有光焰;左手置于腰側,握拳持蓮,蓮上有如意寶珠,坐于寶蓮上。
坐騎:獅子、象、馬、孔雀與金翅鳥。
7、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也被稱作彌勒佛,是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代表着量大、包容。
彌勒菩薩形象:肚子很大,面呈笑态,彌道場:梵淨山。
坐騎:獅子。
8、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
形象:左手執蓮華,華上置摩尼寶珠,右手作施無畏手。
所有除蓋障菩薩像,所坐皆為蓮花。
佛教八大菩薩中,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坐騎比較有名,也常被作為比較的對象。
青獅乃獅駝嶺強魔,由孫悟空與青獅精的對戰記錄可以看出,憑武力,青獅精隻能抵擋孫悟空二十回合,除去豬八戒的因素,三十回合後,青獅精必敗。
白象尊青獅為大哥,實力也稍遜于青獅。
谛聽明知真假美猴王,卻不敢說破,說明他的實力自然不如孫悟空。
金毛犼不用法寶可與悟空以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如果配合鈴铛,孫悟空不是對手。
如此看來,八大菩薩的坐騎中,數觀音菩薩的金毛吼實力最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