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給嶽父過50大壽

給嶽父過50大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02:11:50

嶽父的八十大壽

文/朱萬能

妻子有意無意地在耳邊講了好多回,說父親七十九歲生日快到了。

是啊,七十九歲,按習俗過壽過虛歲,也就是八十大壽了。不過,我仍舊隻是用耳朵聽着, 一直沒有表态。

記得上個月,嶽父在重慶做腎結石手術的時候,也沒有見她如此唠叨過。

都是在體制内工作,每年也就隻有這半個月假期。現在還不到八月呢,如果把假休完了,那春節咋辦呢?由于值班,都好幾年沒能回家陪父母過年了。

秋天的腳步聲越來越密,南國的夜晚也開始漸漸露出涼意來。眼看着快到日子了,妻子給家裡的電話也逐漸頻繁起來。

我說:“要不,咱們回吧!”

妻子答:“嗯啦!”

于是,便開始忙着訂機票,忙着收拾行李,忙着給兩邊的老人買衣服、包包,還有梳子,忙着給子侄輩們準備小禮物。

為了回到鄉下老家走動起來方便,她還聯系了在重慶某醫院工作的外甥女兒,希望能在休假期間把車借給我用。

總之,一陣子的忙忙碌碌、繁繁瑣瑣,啥也沒讓我操心。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1

說話就到了農曆二十九,再過兩天,下月初一便是嶽父的生日了。可家中的一切還平靜如初,并沒發現任何要過大壽的迹象呀!

嶽父嶽母一共生養了五個女兒,沒有兒子,家中的大事小事,向來都是幾個女兒站出來說話,這次也不列外。可是,妻子最小,在家裡排行老五。再說,我們千裡迢迢地從外省趕回來,怎麼着這回也不該由我們出面來挑頭吧。

妻子有些着急了,追問父母是啥意見。

嶽母支支吾吾:“我看就算了,幹脆還是别做了吧,你的幾個姐姐、姐夫他們都挺忙的。再說,這十裡八鄉,能走的都走了,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加在一起也沒幾個人!”

話到此處,我們幾乎同時把目光都轉移到了在一旁悶不着聲、故作鎮靜的嶽父身上。

“别問我哈,我沒得啥子想法的,你們自己拿主意哈!”

他一邊“事不關己”地說着話,一邊從盒子裡抖出一顆紙煙,卻沒接住,掉在了兩腳中間的地上,也不管,又重新抖出一顆來,點燃後狠吸了兩口,然後叼着煙,雙手往身後一背,昂着頭,“若無其事”的朝大門外走了。

其實,誰都知道,這是個既好面子又愛熱鬧的倔老頭兒,他隻是嘴上從來不服軟罷了。你想想看,孩子們都長大出嫁了,一個也沒留在身邊,再說,一輩子就這麼一次八十大壽,他能不想好好的熱鬧熱鬧、顯擺顯擺嗎?

倒是嶽母的心思不難懂,都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總覺得自己生的是閨女,短了嘴,沒了發言權。認為既然都是靠婆家吃飯的,那麼,凡事就得聽婆家拿主意才是,哪能夠想咋樣就咋樣呢?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2

無奈之下,五個女兒、五個女婿跑到微信群裡一碰頭,哎喲喂,你猜咋啦?大姐在縣城裡帶孫子,二姐在省城裡做廚師,三姐在隔壁小鎮上做農資買賣,四姐在新疆打工收瓜果,大外甥在西藏做電工,大外孫女兒在重慶當醫生……一個個确實都還挺忙的樣子呢!

于是乎,做農資買賣的三姐夫建議:幹脆就在鎮上包個小飯店,管它三七二十一,來多少客人便擺多少酒席。到時候各家各戶平攤着出錢就是了,也沒有必要非讓人家遠的千裡迢迢往回趕,近的丢下好端端的生意,有錢不能賺。

語音一出,純農民的大姐夫有想法了,不知從哪裡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們做生意的有錢噻,是不是該多出一點兒哦?!”

“你個沒出息的東西,錢錢錢,就知道錢,看你那熊樣兒!”被大姐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後,便再也不吭聲了。

“到街面上吃館子,花的是咱們自己家的錢,卻不曉得朝賀了哪個家的門、熱鬧了哪個家的屋基哦?客夥些吃飽了、喝好了,嘴巴胡子一抹,各走各的道兒,哪個還曉得哪個喲?最後,還不是隻剩下我們這兩個老不死的,回到家裡照樣冷冷清清,半點兒意思都沒得!”妻子把嶽父嶽母的原話,用文字信息如實地發到了群裡。

這時,一向穩重的二姐發話了,她認為老爸老媽講的在理,說如果隻有四五桌客人的話,可以讓在村裡當小組長的二姐夫下廚,因為他平時勤快、愛動手,廚藝也不錯。

“不得行哈,我沒得空的,找些事情來做哦,初一那天我是要到村裡面去開會的!”

“你們也不看看,這些年,家裡頭的事,哪件不是找到我!你們可倒好,個個都在外面找大錢,哪個管過喲?”

唉,沒想到,一個原本還算不錯的建議,不到兩分鐘時間,便被連珠炮似地給反彈了回來。至于還遠在新疆的四姐和四姐夫,肯定更是指望不上的咯!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3

“不行,照這樣子下去可不是個辦法!”向來靠“鬼主意”多而橫行娘家的妻子,一個人自言自語起來。

忽然,她靈機一動,離群跟二姐夫私聊了起來。

“老餘,你閨女剛才來電話了哈,說要帶男朋友回來給她外公拜壽呢!”

“啥?沒騙我吧?不是說請不到假的嗎?這個……!?”

“信就信,不信拉倒!挑頭辦席的事,你就看着辦吧!”說罷便不再吭聲了。

“哈哈,肯定中招!”妻子一陣雀躍,簡直對自己的聰明才智佩服的五體投地。

她還在父母面前炫耀:這就叫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沒錯,大家别看咱們這二姐夫素日裡總是喳喳呼呼的,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可他平生就怵這個寶貝閨女。當然,這個怵字裡,包含更多的是對孩子的疼和愛。記得丫頭剛考上大學那會兒,為了讓閨女看得起,他心一橫,幹脆把抽了二十多年的煙給戒掉了,硬是樹立起了一個“好爸爸、好男人”的光輝形象,在親戚和朋友之間廣為傳揚。

得瑟完之後,妻子趕緊給重慶的小餘丫頭打了個電話。須知,撒謊可一定不能穿幫啊!

妻子隻比她的這大外甥女兒長七八歲,平日裡兩人處得跟親姐妹似的。況且,那丫頭又是外公外婆把屎把尿給帶大的,别的話不說,單單為了這一個孝字,随便煽點兒情、下點兒藥,自然也就言聽計從了。

果然,還不到一個小時,便有人騎着摩托車,乖乖地主動登門而來。要問來幹啥?肯定是協商壽宴事宜呗!看架勢,咱們的二姐夫這回必然是鐵了心,準備在嶽父的八十大壽上好好的表現表現咯!

接下來,寫菜單、請幫工、找碗碟、借桌椅……忙得他不亦樂乎。你說這人吧,有時候就這麼奇怪,咋啦?屬驢呗!哦,屬驢——牽着不走騎着走,騎着不走打着走。瞧,一聽說自家的閨女和姑爺要回來,堂堂四五十歲的漢子,就像被裝上了金霸王電池的玩具機器一樣,渾身發着光,充滿了幹勁兒。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4

嶽父生日的前一天,恰逢鎮上趕集。二姐夫一大早就挷了大竹筐,騎着摩托車到市場上買菜去了。可是,沒過多久又折了回來,火燒屁股似的嚷嚷着往嶽父家跑。

“老五,老五,我搞不定了,搞不定了!”

“啥搞不定了?啥搞不定了?究竟是天塌了?地陷了?還是被鬼攆了?一大清早就跑過來叫鬼魂!”

妻子圍着她母親的那條舊的藍圍裙,手裡拎着一隻褪了一半毛的老鴨子,沒好氣地從竈屋裡跳了出來。看這孫二娘開黑店的陣仗,和她那大外甥女兒還真挺像的——都是專治疑難雜症的。

瞧,妻子這邊一上火,二姐夫那邊還就真的蔫兒了。聽他結結巴巴的一說才知道,原來呀,是經親戚朋友們那麼一而十、十而百的四處傳揚,但凡稍稍能搭上一點點親朋關系的人都知道了:

徐掌脈(嶽父姓徐,有好手藝的大師傅被人尊稱為掌脈)這兩日要過八十大壽咯,這回可是他在廣東某市市政府工作的五女兒,和在部隊當軍官(其實已轉到了地方)的五女婿親自回來為他操辦呢!

隻是知道了不要緊,可後面還有話:

“一直都聽說他這幺女婿人很不錯呢,就是總沒機會見到,連那徐幺妹兒也隻是小的時候看到過一兩回,現在都該不認識了吧,這次一定得去湊湊熱鬧,再不走動走動,都該生疏咯!”

妻子一聽:“這樣子啊,那該咋辦呢?”咕噜噜,從嘴上冒出一個大大的問号來,一時間卻也不知道在問誰?

還是二姐夫快人快語,氣未喘圓便接過了話茬子:“估計市場上還在到處拉着話呢,四五桌肯定是不成了,至少也得翻上一倍多吧,反正這個席我肯定是辦不了的啦!得得得,我看呀,你們還是愛誰辦誰辦去吧,可别再來找我了哈!”他邊說着,邊撒氣把菜筐用力往地壩裡一撂,然後一屁股坐在小闆凳上,擺出一副鬥氣耍賴的破落樣子來。

眼見菜筐子啪啦啦的,在地壩裡連蹦帶跳地轉着圈兒,連卧在旁邊窩裡準備下蛋的老母雞,都給驚得“咯叨、咯叨”跳了起來。一向暴脾氣的嶽父哪見得這個,正要發作時,卻被嶽母趕忙連拖帶拽地拉到堂屋裡去了。雖然已看不到人,卻還能聽見他們在裡間激烈的小聲争吵。顯然,剛才的這些言語和舉動是傷到老人的心了。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5

我示意讓妻子進屋去安撫老人,自己卻忍無可忍地對二姐夫黑下了臉:“你這是幹啥呢,這是?老丈人這八十大壽不該過嗎?該吧?咱們給嶽父過壽的目的是啥?是為了讓老人高興吧?都跟你說了,過壽的錢由我來出,沒有讓你掏一分錢吧?那你還在這裡耍什麼狗脾氣呢?能幹點跑腿的事情就覺得很不得了是吧?你以為就這點兒破事,你撂了挑子我就幹不了了是嗎?好呀,你幹脆啥也别幹,明天吃席也别來了,等二姐和丫頭回來,讓她們看看你到底是個啥鬼樣子,好吧?!”

想我一個常年在外帶兵的人,不言則已,一旦出聲,自然有些分量。家裡這些瑣碎事情,我一般不發表意見,對幾位姐夫也一直很尊重,像這樣扯下臉面來對兄長講話,還是第一次。不過,凡事不外乎一個理字,如此一連串的發問,他自然是一句也答不上來的。後來妻子說,對“核桃人”就得這樣治。啥叫核桃人呀?欠錘呢!

我們找來村裡的“百事通”——嶽父的幹親家、鎮政府退休的老權叔一塊兒合計,兩全其美的辦法一下子就鑽了出來。那就是全部承包出去,請人辦席。嘿,你還别說,老權叔提議的那可是一家在十裡八鄉承辦紅白喜事、大小宴席的專業隊伍呢,客人越多、規模越大,人家賺錢就越多,反而越高興,不嫌麻煩的。

哈哈,如此一來,咱們就隻需将客人的人數桌數大緻一估,所需菜式、飲品簡單一定,菜價、路費、工錢粗略一談,除了提供一些簡單的配合之外,便可萬事大吉了。什麼鍋碗瓢盆筷呀,桌凳刀桶竈呀,那些個亂七八糟的家什玩意兒,人家都全部打包用車送過來,完事後連衛生都會給搞得妥妥的,再搬着“裝備”走人。

至于主人家嘛,那就輕松多喽,隻須管好迎來送往,而後就踏踏實實地吃肉喝酒便成,好不自在!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6

想是這樣想的,可誰知,開頭第一樁——預算客人人數,就成了件高難度的工作。在這東一家西一家散居着的鄉下村鎮裡,非要篩選出誰會來、誰不會來、誰可能會來,可不是像賽半仙兒算命一樣,掐指一念便能得出結果的。

嶽父找來紙和筆,開了燈,泡了茶,點了煙,戴上老花眼鏡,和他那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幹親家老權叔一人霸着一個方位,趴在堂屋那張足有兩三代人久遠的老八仙桌上,開始一筆一劃的盤算起來。

本村本組的,哪些出門打工去了,哪些在家,哪些肯定會來;老徐家幾兄妹,連同他們的子、侄、孫、外孫輩,共有多少家多少人;嶽母的娘家人有多少,哪些是常走動的;五個女兒對應的五個親家,家裡會來多少人;本村以外,有往來的熟人朋友有多少。再就是逐一地挨個兒打電話,統計幾個女兒和女婿在當地的社會層面上,還可能會有哪些朋友會趕來促促人氣、捧捧場的。最後,又憑着經驗加多了百分之二十的桌數,以備預算之外的應急需要。

得,倆老頭兒磨磨唧唧地熬了半晌,總算是弄出了個結果:實數二十桌,預備四桌。至于這個數據的來路和可信程度嘛?哼,若非要讓我這個帶兵的人來看呀,一個字:懸!如此這般通天徹地的本事,反正按我和二姐夫目前這四五十年的功力,肯定還大缺火候。

有了最終的方案,又領了個準數,剩下的事兒自然就該全權拜托給咱們二姐夫了。哦,差點兒給忘了,一陣疾風驟雨過後,人家早就不生氣了嘛,高高興興的,火急火燎的,渾身又充滿了幹勁兒。

什麼?要問我這會兒該幹些啥呀?我可得回去陪陪我的親爹親娘喽!都回來兩三天了,還沒有着家呢,總不能剛顧上了這頭,又弄丢了那頭,分明是好端端的一場喜慶,還非得給二老留下個“有了媳婦兒忘了娘”的不孝話柄吧!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7

我和妻子差不多同一個故鄉。嗨,這話咋聽起來那麼别扭呢?其實是這樣的,雖說我倆的老家相隔隻有七八公裡遠,但卻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地區和縣鎮,因此才說“差不多”。正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兩地的民風民俗自然也是不盡相同的。

嶽父家所在的小山村,歸屬于号稱“千井鹽田”和“恐龍之鄉”的自貢地區。因其背靠綿延起伏的蓮花山脈,距離鎮子又稍遠了一些,故而交通略有不便,民風依舊比較淳樸。

在他們那裡,要是誰家發達了出息了,大家都會稀罕他支持他,讓他覺得自豪、有面子,這叫錦上添花;要是誰家遭難了過不下去了,大夥兒都會主動靠上去,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沒錢沒力地幫着想辦法出主意,這叫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又叫雪中送碳。總而言之,在人家那個地界上呀,人情味兒就是濃濃的,心坎上就是暖暖的。

這不,周遭鄰裡剛一聽說家裡要辦席,那些個阿姨、婆婆、小媳婦兒們便早早兒的,主動上家裡來幫忙幹活了。有殺雞宰鴨的,有洗碗刷盆的,有擦桌子掃地的,總之,見啥幹啥,無需吩咐。

不僅如此,她們還會主動送上各家地裡最好的菜蔬瓜果,隻要用得着,有力所能及的,絕不小氣。要是還缺啥家具、調料什麼的,隻需打個招呼,也分分鐘就能借來補上。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8

與妻子老家相比,我家這邊的人情世故就顯得稍差了許多。

地方倒是個好地方,有諸如佛光普照、秀甲天下的峨眉;有著名的摩崖石刻,号稱世界第一大座佛的樂山大佛;有滔滔不絕、川流不息的泯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有文冠古今、才德兼備的蘇洵、蘇辄和蘇轼等等。但不管曆史多麼輝煌悠久,山川多麼挺拔秀美,似乎都拽不住改革開放後,便利條件所帶來的人心流失。

由于受地勢平坦、交通便宜等客觀因素的直接影響,人們與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加上大夥兒勤勞紮實的本質,日子自然而然的就好過了起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對彼此的依賴和需求似乎也就越來越少了,鄰裡之間的情份竟一天天的淡薄起來。

我家所在的那個村子,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便有了這麼一股子怪象。他們嫉妒和仇視做得好的人,打擊和欺辱條件差的人。不管你當多大的官,賺多少的錢,隻要不是鐵杆兒親戚,在他們看來呀,都不屑一顧,而且還會主動和你劃開界限,生怕走近了會有巴結讨好之嫌。他們動辄摞下一句話:我一不犯法,二不靠誰家吃飯,愛咋咋滴!反之,對待弱者和需要幫助的人,要麼視而不見,眼睛往天上看,要麼拉幫結派、落井下石、雪上加霜。

我家情況比較特殊,由于姐弟仨人都常年在外,老爸老媽身邊缺少年輕人幫襯。盡管我們都很努力,混得還算可以,也不曾和誰家有過什麼仇怨,可年邁的父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仍免不了時常遭人刁難和受人白眼。從這一點上看,故鄉這群“小郊區”的村民們,倒還真不如那些住在現代化“格子樓”中的城裡人。因為,城裡人都在為生存而疲于奔波,至少不會閑得去刻意與人為難。

川内的風景名勝很多,好幾次休假時,妻子都提議到周邊去旅遊旅遊,可我卻始終保持着沉默,甯願選擇在家裡宅着。她不太明白我的真實想法,我這是要守住我的老爸老媽呢,父母都年歲大了,腿腳不太方便,我們一年到頭又難得幾日在家,這可是守一天便少一天了呀!我不知道,這份情愫,算不算是對“父母在不遠遊”的另一種注解。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9

嶽母是個勞碌的人,她左眼失明,嘴裡又少了味覺,身子單薄得有些輕飄飄的。從剛和妻子認識時到現在,印象中她總是永不不停息的,在做着各種周而複始又似乎微不足道的家庭瑣事。

瞧,這分明已把大小事情都包了出去,可她仍舊閑适不住,幫着做這做那,像個不知疲累的鐘擺。她們這些從解放前九死一生闖蕩過來的人啦,心中仿佛收藏着那麼一份執念,看問題總是透透的,猶如一汪秋水。

二姐夫和三姐夫也都是實在人,往往隻是在脾氣上和人不對付。其實啊,這些年來嶽父家的大小事情,幾乎都是他們哥兒倆在擔着,他們一人出錢,一人出力,了卻了我和妻子太多的後顧之憂。至于老大和老四,孝心自然是有的,隻是離得比較遠,家裡又确實不太寬裕,這些我們都能理解。

這弟兄姐妹多了嘛,心就難免會散些,相互觀望也屬正常,關鍵時候總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挑頭,将他們凝聚起來,帶着大家往更好的方向去奔。這不,把頭一起,管它新疆的、西藏的,還是成都的、重慶的,管它做買賣賺錢的,還是帶娃娃種田的,不一個個的都買了動車票、飛機票、汽車票,開着小車、貨車、摩托車拼命的往回趕麼。

倆老人看到壽宴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一場喜慶熱鬧已成必然。又知道孩子們都能趕回來團聚,心裡那種按捺不住的高興呀,遠比吃山珍海味、穿绫羅綢緞還要來得更加熱烈。于是,有事沒事兒的,他們便會不自覺地站到院子的邊上去,朝着孩子們離家時的路美美地張望。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10

按風俗,酒席準備就緒了,便要開始放鞭炮。為啥要放鞭炮呢?你可能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吧!我的理解應該有兩點,首先、是為了熱鬧喜慶而渲染氛圍,這一點是必須的;第二、是為了招呼已到的客人入席,提醒路上的客人趕緊。

十多捆八千響、一萬響的手工鞭炮,挂滿了柿子樹的大小枝桠。我們連襟幾個一人把控着一個方向,輪流開火,頓時噼啪轟隆聲此伏彼起起來,一放就是半個多小時。那動靜在山谷中回響不絕,那青煙在山坳裡肆意彌漫,那硝煙帶來的芬芳,在席間奔騰萦繞、經久不散。

嘿,你還别說,真是神了!等客人們入席後,地壩上下數一數,加上廚子和幫工的那一桌,一共二十四桌客,不多不少,剛剛好,一點兒都沒浪費!

我悄悄地來到主桌位,小聲和嶽父打了個商量:“爸,客人都到齊了,今兒您可是大壽星,要不,我陪您上台說兩句?”

原以為老人家會推辭的,殊不知他竟一口答應了下來:“好,那就說兩句呗!可……可我說點兒啥呢?”

“今天是您老的場子,沒事兒,有女婿我給您托底呢,想到啥就說啥呗!”我攙着嶽父慢步上了台階。

開場白:“各位親戚、各位朋友、各位地鄰,各位遠道來的、近道來的,各位老輩兒的、同輩兒的和小輩兒的,以及今天最最辛苦的廚子師傅們,大家中……午……好!”

我這拔高嗓門兒的一串吆喝,别說,還真像那麼回事兒,兩三百人的大場子,一瞬間都變得鴉雀無聲了,所有的腦袋都齊唰唰的轉向了台階這邊,等候“指示”,仿佛是在部隊帶兵操練。

“今天,我們兄弟五個略備薄酒,為嶽父慶祝八十歲壽辰,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多着錢、多着禮前來捧場。那麼,在開席之前,就請咱們今天的壽星給大家說上兩句,好不好?大家掌聲歡迎!”

講罷,我往左邊讓出一步,率先鼓掌,将主台交給了嶽父。下面自是哇啦哇啦,一片叫好,呱唧呱唧,掌聲一片。

“那就……那就先多謝大家了哈!好不容易活到了七十九,虛歲八十,給大家添麻煩了!今兒準備不夠充分,沒啥吃的喝的,招呼不周,有怠慢的地方,還請客夥們多多擔待哈!”嶽父身子微顫、稍帶結巴地說到這裡,忽然發現後面沒詞兒了,趕忙示意我安排開席。

此時,剛寫完禮單的二姐夫,瞅準了表現時機,在台下帶頭鼓掌,大聲叫好,引得嘩啦啦的一陣應和,又是一片滿堂彩。

我順勢扯着嗓子吆喝起來:“諸位客夥們嘞,飯後各自請喲,晚席六點整哦,開……席……喽!”

給嶽父過50大壽(嶽父的八十大壽)11

席間,我和妻子陪着嶽父,挨桌兒的敬了一圈酒。客人們都熱情主動地和嶽父拉話祝賀,他更是興緻極高地和大夥兒吞吐着埋藏在心裡各種小秘密,人多吵鬧,也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清楚,反正隻管說,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

二十多桌走下來,啥東西也沒顧得上吃,倒是替他老人家擋了不少酒。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熟悉不熟悉的,客套話都得講,直說得我嗓子都沙啞了,額頭上鋪滿了汗珠。那啤酒、白酒、葡萄酒呀,直喝得大家一個個都前仆後仰、滿面紅光。

後來,嶽母把那天收的禮錢全都打在了妻子的帳号上,還說誰掏錢辦的事,就該誰收禮,這是規矩。怎麼勸都不管用。

二姐夫把壽宴的開支賬目公布後,幾個大大的轉賬紅包,更是齊唰唰的出現在了妻子的手機微信上。并且都還異口同聲地附有注明:不管窮富,行孝路上一視同仁。

我告訴妻子:“那天,你爸上台講話,那範兒真的很棒!”

“是嗎?他老人家活了這麼大歲數,上台發言可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呢!”妻子頓了頓,又補上一句:“老公,謝謝你!”臉上洋溢着幸福而滿足的表情。

嶽母和她小女兒私聊,說壽宴之後,老爺子高興了好久,嘴裡還時常念叨着一句話:我這輩子算是值得了。(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