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今日立冬,
人們習慣把立冬這天視為冬季的開始。
圖源:雪娃娃童畫
四時八節
立冬是古代社會的“四時八節”之一,
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
立冬當日,
天子要身着黑衣,
騎鐵色的馬,
率領文武百官
到北郊六裡處祭祀冬神。
儀式完畢後,
天子會賞賜群臣冬衣,
并表彰英烈、撫恤孤寡。
古時不比今朝,寒冬難熬,
這也是官方赈濟制度的體現。
風物人間
古人十分重視季節轉換,
作為四季循環終點或起點的節氣标志,
立冬格外受到關注。
在當時的農耕社會裡,
勞動了一年的先民,
往往會利用立冬這一天休息一下,
犒賞一家人的辛苦。
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人們開始祭祖、飲宴、蔔歲,
祈求上蒼再賜豐年。
從漢代起,
人們還會在此時更換新衣,
慶賀往來,
有“賀冬”“拜冬”之說。
吃食進補
作為一個休養生息的好時節,
立冬之後吃食進補自然不能少。
在北方,
人們常說一句話,
“立冬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相傳因為立冬處于秋冬之交,
餃子與“交子”諧音,
故吃“交子”之時的餃子,
成為了北方沿襲至今的重要習俗。
而在南方,
不同地區也有着不同的食俗。
江西一帶,
人們會将雞和白蘿蔔炖在一起,
達到溫補養生的作用;
在南京,
有“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的俗語,
餐桌上常見綠白相間的蔥花;
潮汕地區,
則有“立冬食蔗不會齒痛”的說法。
立冬前後還是最适合黃酒投料發酵的時候。
“老酒要冬釀”,
在浙江紹興地區,
人們習慣在立冬到翌年立春這段時間釀造黃酒,
立冬是傳統的開釀日,
這段時間則稱之為“冬釀”。
立冬也是腌菜時節,
這一習俗據說起源于周代。
那時家家戶戶都有大菜缸,
菘菜(大白菜)腌制一個月即可食用,
“脆美絕倫”。
唐人小說稱,
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
“響動十裡人”。
凍筆新詩懶寫
從立冬到來年立春,
俗稱“冬仨月”,
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立冬一到,
氣溫會不斷降低,
日照也會繼續縮短,
冷空氣頻頻襲來
容易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下降的氣溫讓人們的行動也變得遲緩了起來。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在“詩仙”李白看來,
立冬之時墨筆凍結,
有了偷懶不寫新詩的理由。
屋内的火爐照亮了寒夜,
還有溫熱的美酒相伴,
微醺後再看硯石上的花紋,
仿佛是大雪紛飛。
立冬之始,
姹紫嫣紅逐漸退場,
大地漸歸純粹、寂靜。
願你能細細感受歲月的流轉,
享受生活之味。
評論區聊聊,
你的冬裝囤好了嗎?
壬寅年 十月十四
2022-11-07
立冬
央視網綜合澎湃新聞、人民網、光明日報
來源: 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