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美,閱然指上
圖書君在北京(40°N,116°′E)向您問好!
【鲎】無鱗稱魚,有殼非蟹
「鲎」由「學」和「魚」組合而成,難道是「有學問的魚」?不錯,這種生物蘊含着獨特的生存智慧,很有些學問可講。
中國南方的海裡,有這麼一種動物,名字寫作“鲎”。這麼多年,我聽過全國各地的人把這個字念成熬,念成鼈,念成魚,念成齁猴吼後……
正音應是[hòu]。有人考證,這種動物在南方一些方言中和“學”字同音,所以可能是借用了“學”字頭來表音,加上表意的“魚”,以示這是和魚一樣生活在水裡的動物。
清代《海錯圖》裡的鲎。圖自《海錯圖筆記》
明代的《三才圖會》則認為,鲎在南風到來時會上岸産卵,所以“善候風(善于觀測風向)”,故發音為“候”。
鲎屬于哪類動物?清代的一本海洋生物圖鑒《海錯圖》裡,把鲎含糊地稱為“海中介蟲”,因為它“無鱗稱魚,有殼非蟹”,歸為哪類也不合适。
确實如此。鲎的近親早滅絕了。在現存生物中,鲎自成一派,獨占肢口綱、劍尾目。
如果非要給它扯個親戚,那麼蠍子、蜘蛛和鲎算是遠親。
把鲎的化石和現生鲎對比,可看出它的外形基本沒變。圖自《海錯圖筆記》
清代福建漁民之間,盛傳一種說法:福建的鲎全是公的,雌性遠在廣東潮州。每年秋天,福建小雄鲎全都趕往潮州勾搭雌鲎,來年夏天,長大了,出息了,就帶着媳婦一對對回福建産卵了。
鲎受驚時,會豎起劍尾,保護自己的腹部。圖自《海錯圖筆記》
《海錯圖》的作者聶璜聽到這個故事,覺得太扯淡了,簡直像專門為了虐狗編出來的。但福建漁民說:“吾濱海兒童捕得小鲎,皆雄而無雌!”
這似乎是鐵證。聶璜于是将信将疑地将其記在《海錯圖》中,“存其說,以俟高明”。
幾百年後,這位“高明”終于出現了,那就是沒羞沒臊的我。有了現代科學的武裝,我鬥膽分析一下。
不慎翻身後,這隻鲎無法翻回來,掙紮數圈後被太陽烤死。圖自《海錯圖筆記》
其實在福建産卵的,就是福建海裡的鲎,不是潮州跑來的。漁民之所以誤解,大概是以下的原因:
福建海域主要分布的是“中國鲎”這個種類。這種鲎在成年時,有個明顯的雌雄差别:母鲎腹部邊緣隻有前3對棘很長,而公鲎則所有棘都一樣長。
但它們小時候,無論公母,棘全都一樣長,看上去似乎都是雄性。漁民自然會納悶雌鲎在哪裡。于是想當然地認為,雌鲎大概在南方的另一個産鲎地:潮州。而秋天,鲎會藏進深水過冬,漁民看不到鲎,就以為它們去潮州找媳婦去了。
中國鲎雌雄的區别。圖自《海錯圖筆記》
鲎會在農曆初一、十五的夜晚集體上岸大交配。
此時的情景是很混亂的。在以前,鲎的數量很多,交配時成百上千的鲎湧向沙灘,你壓我我壓你,壯觀極了!
美洲鲎交配的盛況。亞洲已很難看到這樣的場景。圖自《海錯圖筆記》
古代漁民此時抓鲎,有個秘訣:要先抓母的,這樣公的就一直抱着母的,一抓抓倆。閩南人受此啟發,管捉奸叫“抓鲎”,現在多寫為“抓猴”(鲎:陰陽怪氣的,先舉報了再說)。
鲎在交配時,雌性會背着雄性走來走去,如膠似漆。圖自《海錯圖筆記》
如今,鲎的數量驟減,中國的海灘上再難看到壯觀的交配場景了。萬一遇到,我們也不要打擾它們,隻需默默蹲在邊上,品嘗這海腥味的狗糧即可。
鲎血含銅,在體内無色,一遇空氣就氧化變藍。圖自《海錯圖筆記》
你能在評論區打出“鲎”這個字嗎?
END
圖文節選自
《海錯圖筆記》壹、貳
張辰亮 著
長按關注圖書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