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物保護和考古專業人才

文物保護和考古專業人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5 18:23:03

文物保護和考古專業人才?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我于2009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為一名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生2012年6月19日,同志到北京大學調研高校黨建工作時,看望了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學生,并同我們交流,勉勵我們學好專業,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祖國建設多作貢獻2013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們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給寫了一封信,彙報近一年來的學習、生活、思想情況給我們回了信,勉勵我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收到回信後,大家深受鼓舞,更加堅信自己所學專業、今後打算從事的考古工作有着重要價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文物保護和考古專業人才?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物保護和考古專業人才(專心考古事業奉獻青春力量)1

文物保護和考古專業人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于2009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為一名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生。2012年6月19日,同志到北京大學調研高校黨建工作時,看望了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學生,并同我們交流,勉勵我們學好專業,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祖國建設多作貢獻。2013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們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給寫了一封信,彙報近一年來的學習、生活、思想情況。給我們回了信,勉勵我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收到回信後,大家深受鼓舞,更加堅信自己所學專業、今後打算從事的考古工作有着重要價值。

大三那年,按照學院安排,我和同學們前往陝西省岐山縣的周公廟遺址,進行為期半年的田野考古實習。想到要第一次在實習中接觸遺迹和遺物,我内心十分忐忑,不确定自己能否完成發掘任務。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的探方裡,發掘出一片甲骨。當時,我們已經做了長時間的工作,但一直沒有預期的考古現象出現,突然間發現了一片甲骨,多少會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興奮。後來我才知道,在發掘現場漫長“等待”,其實是考古工作者的常态。這次經曆,讓我直觀地感受到考古工作的艱辛與不易。

保護、管理和展示文物,不僅與科學相關,也需要充分考慮文物所在地群衆的意見和态度。我曾到河南一處考古遺址做社會調查,當地村民一度對遺址考古工作存在誤解。為了消除村民的疑惑,拉近和他們的距離,我們開放遺址歡迎村民前來參觀,還主動走進學校,給村裡的孩子們上課,舉辦活動。在那之後,村民們對于考古遺址的認知有了積極變化,與考古隊的關系也有了明顯改善。由此可見,研究者除了盡最大努力記錄、保護文物資源,也需要讓公衆更好理解文物保護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使考古工作更順利進行。

人的一生隻有一次青春,青春之美是奮鬥之美。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我覺得對學生最好的教育,便是與他們進行真誠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引導他們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社會作出貢獻。為此,我鼓勵他們多去基層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狀态。學生找我指導論文時,我會建議做一些社會調查性質的題目,讓他們更好了解考古工作、文化遺産工作的實際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同學堅定了自己的理想抱負,願意用不懈的奮鬥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在回信中強調:“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些年,我的學習、工作,一直和考古密切相關;我們本科班的同學,很多人活躍在考古文博事業一線。這既是我們喜歡做的事,同時也是對國家、對社會有意義的工作。我國古代曆史還有許多未知領域,考古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将牢記的囑托,珍惜韶華、奮發有為,保護好前人留下的珍貴财富,努力讓文化遺産活起來,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師,本報記者孟繁哲采訪整理)《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9日 05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