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推文《為什麼要睡覺》:人一生中睡眠的變化之嬰幼兒篇我們一起了解了嬰幼兒的睡眠,他們的快速動眼睡眠模式較多,是為了建構腦部:出生前及剛出生後,發育的重要任務在于為初生的大腦增建大量的神經快速通道和連接。
新生兒三四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顯現近日節律,視交叉上核開始鎖定環境中的反複信号,例如日光、溫度等,建立起較強的二十四小時周期。
嬰兒滿一歲時,視交叉上核能掌握近日節律。
四歲左右,兒童的睡眠以近日節律為主。
這一篇,我們要開始探索非快速動眼睡眠模式,是怎麼作用的!青少年又是怎麼睡覺的。
在之前的文章《為什麼要睡覺》:睡着時,大腦在做什麼 給大家介紹了快速動眼睡眠和非快速動眼睡眠。六個月大的嬰兒一天閉眼睡覺的時間約為十四小時,非快速動眼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各占一半,到了五歲,一天中非快速動眼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的比例變成了七比三。這個趨勢在整個兒童前期和中期持續下去,直到青少年晚期,比例落在八比二,在成年前期和中期都維持如此。
兒童晚期和青少年前期以非快速動眼睡眠為主的作用及原因是什麼呢?
睡眠幫助青少年的腦子變成熟在兒童晚期和青春期階段,我們的腦部發育目标不再是擴建,而是以效率和效果為目标!
當腦中通道和連接構建結束,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修剪”神經連接,為什麼呢?試想,當一個小區的網絡連接構建得很龐大,如果不及時處理一些不被使用的網絡,那麼頻寬傳輸就會受到影響。 要把網絡效率最大化,就需要休整和調節網絡通道和連接點。
“修剪”工作,就需要非快速動眼睡眠來發揮作用了。
睡眠研究者芬伯格(Irwin Feinberg)研究發現,相較于成年人的腦,青少年的腦比較不理性,更傾向于去冒險,同時,其決策能力也較差。(這可能是不需要研究,大家都認同的觀點。)芬伯格研究後說,深度睡眠強度的提升與降低,是在引導人通過青春期高度不穩定的旅途:深度非快速動眼睡眠在青春期對腦部進行全面的整頓,認知能力、理性與批判性思考随之開始提升。
這裡要補充一點的是,書中多次提到睡眠與精神疾病的關聯,特别是“思覺失調”的人群,研究觀察發現,他們的深度非快速動眼睡眠比普通青年人較少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晚睡早起,不是因為懶惰這個内容似乎要為青少年人群正名了。細心的人會發現,孩童時候,能夠保持早睡早起,但一到了青年階段,早起就變得尤為困難,這其實也和我們的睡眠模式發生變化相關:
青少年的腦部需要繼續成長,但挑戰也随之而來,一個挑戰是近日節律的變化,另一個是學校過早的上課時間(這個内容可以留意後面的章節,會作詳細擴充)。
我們先來看看青少年階段近日節律的改變。孩童時代,你是不是也很希望和父母一樣,不想那麼早睡,和他們在客廳看電視到很晚,但當到了特定的時間點,你卻自然地睡着了?是兒童比成年人更需要睡眠嗎?不是的,是因為兒童的近日節律起始點較早!所以,在這個階段,小孩表現出早睡早起的狀态。但是到了青春期,視交叉上核的時程開始往後移。
對九歲孩童來說,近日節律會讓他們在晚上九點左右開始想睡,有部分是受到褪黑激素量上升的驅動。
但同一個人到了十六歲,近日節律發生劇烈變化,褪黑激素上升和睡眠指令的到來,要晚好幾個小時。這時的表現是,父母都開始感到疲憊了,家中的青年卻十分清醒。
知道了這個原因,我們似乎可以理解生活中常看到的現象了,父母希望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早睡早起,但就是辦不到。因為,希望青春期的孩子在晚上十點上床睡覺,類似于身為成年人的家長要在晚上七八點就寝,這真的太強人所難了。而要他們在隔天早上七點起床,就相當于要求成年人四五點起床。
這裡提到的建議是:青少年會想要比自己父母更晚上床睡覺,如果不理解,要多回想自己的青年階段。
有利于學習獨立有人會問:為什麼青少年階段會先把近日節律調晚讓他們在夜晚清醒,又在早上賴床?到了成年時期,又好像調回正常了呢?
作者在書中是以一種社會演化的角度給予解答的:
青春期發育的中心目标,是從依賴父母,轉為自我獨立,學習如何在複雜關系中找到自己的路。作者提出,近日節律的轉變,可能就是幫助青少年與父母脫鈎的方法。與父母同步的時間改變,讓青少年有了獨立行事的空間。這個方式既沒有讓青少年完全脫離父母的照顧,又獲得了獨立的機會。
當然,這也是一種可能性的解釋,但我們确實要多理解青少年的睡眠模式,以免産生太多誤解和争執,他們晚睡晚起并不是自己就能控制的。
下一篇,我會接着給大家介紹中老年人的睡眠模式,想要了解的朋友們,請多多關注啦。下章内容更加精彩哦!
沃克 Matthew Walker (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