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7:19:50

知養殖從業不易,共謀水産行業繁榮。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不标題黨。用養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内享用一份精品!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

不同的魚類有着不同的食性,它們的不同飲食習性與生理特征相關聯。當魚類度過了幼年期後,便會開始出現明顯的食性分化,不同魚類會具備不同的食性,同時也因此而改變其生活的水層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2

一、魚類種類不同與不同水層及不同食性

自然水域,魚的種類不同,适宜生長的水域不同,同時攝取食物的水層也不同。水域可分為上、中、下三層,魚類也大緻分為各居水層的不同類魚種。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3

魚的種類繁多,生活習性差異很大。就四大家魚而言,它們的栖居水層就有不同:鲢魚生活在水體上層,性情急躁、活潑,行動敏捷;鳙魚、鲂魚和鳊魚生活在水體中上層,性情溫順,活動遲緩;草魚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或有水草的池塘邊,性情活潑,遊泳能力強;青魚、鯉魚和鲫魚則栖息在水體底層,它們喜歡覓食污泥中的螺蚌、昆蟲和水蚯蚓等水生動物。

因此,鲢魚,鲌魚,鳙魚等魚類屬上層魚類,多在水的上層尋找食物;草魚,鳊魚等魚類屬中層魚類,多在水的中層找食物;鲫魚,鯉魚,青魚,鲶魚等魚類屬底栖魚類,因此多在水的底層攝食。

二、魚類生長不同階段與不同食性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4

大多數魚類的幼魚食性基本相同,從魚卵中孵出的水花苗,最初都以卵黃囊中的卵黃為營養。在其幼魚開食時,覓食小型的浮遊生物以及豆漿、熟蛋黃水等。随着小魚的生長,開始覓食大型的浮遊生物、無節幼體、小型枝角類水生生物以及人工投餌。随着魚體的生長,一般到寸片(3厘米)魚苗時,魚的食性開始分化。成年魚類的食性,因魚的種類不同而異。

三、魚類食性的變化

魚類的食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魚類食性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響而改變,即:時間、水域、溫度。

1根據時間而改變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5

一年四季的更替,同樣發生在魚類的生活圈内,岸邊的植物生長到枯敗,蚊子從産卵到成蟲,螺類的繁衍到過冬,這些都是四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會影響着水中魚類的食物鍊。比如:夏天搖蚊蟲的大量繁殖,使得水中出現大量搖蚊幼蟲(紅蟲),此時大部分雜食性魚類都會改變食性,以捕食搖蚊幼蟲為主,而金秋來臨,植物花籽的灑落和莊稼的掉落,都會給水中帶來豐富的植物食材,此時雜食性魚類更傾向于捕食植物類餌。

2根據水域而改變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6

不同的水域環境會造就出不同的小型生态環境,光水面和浮萍塘,同樣的魚類卻有着不一樣的食性。光水面的水域,雜食性魚類往往沒有充足的植物進行覓食,因此浮遊生物成為了重要食物來源;而浮萍塘的雜食性魚類,則會選擇食物充足的浮萍進行覓食,因此在夏天總能聽見浮萍塘發出魚類覓食浮萍的聲音。

3因溫度而改變

一年四季擁有不同的溫度,水溫的高低會影響魚類的攝食欲望,較高的溫度,讓雜食性魚類更喜歡谷物、植物類的餌食,而逐漸寒冷之後,低氣溫使得雜食性魚類喜食蟲類、肉食魚餌,釣魚人對此有明顯感知。

四、魚的食性特點與魚的攝食特點

魚的食性特點與魚的攝食特點是兩個概念。食性特點指的是魚都吃些什麼,是葷食還是素食,或是雜食。攝食特點指的是魚怎樣獲取、吞食食物。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7

魚類是食性廣泛攝食量不大低等變溫動物,它們一方面消化功能不強,另一方面體溫随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需消耗能量以維持一定的體溫,淡水魚類腸道細短,有的甚至無胃,所以雖總需餌量不大但新陳代謝較快,應少吃勤食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8

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溫度适宜就特别能攝食。當水溫下降到8℃以下或升至32℃以上時,魚類一般不愛吃食,因此攝食季節性強。北方冬季,魚處于半休眠狀态,到了春季,魚體内脂肪消耗殆盡,因此一到春夏之交便食欲大振,随着氣溫的上升,食欲越來越強。在25℃~28℃左右的水中食量最大,因此在入秋後,應抓緊時間投料攝食,以備魚類過冬。

五、魚的吃食方式

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攝食方式,有些魚長有牙齒,如鳜魚、淡水白鲳、鳡魚等;有的魚沒有牙齒,如鲢魚、鳙魚、翹嘴紅鲌等;有的魚咽部才有牙齒,如青魚、鲶魚、黃颡魚等。因此,魚的攝食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主要有濾食、捕食和咬嚼方式三種

1.濾食

有些魚類吞食餌料不是像獸類那樣用牙齒咬碎食物再吞咽下去,也不是像鳥類那樣用嘴啄食,而是張大口去吸取食物。當魚兒發現了食物後,先是張開鰓蓋,然後張嘴,靠肌肉的收縮,将食物吸進嘴裡。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9

浮遊生物食性的魚類多屬于濾食方式。吞餌時,讓浮遊生物和水一并進入口中,用它們特有的鰓擋住食物,送進食道,然後再把水從鰓孔排出,鲢鳙魚即屬于此類。

2.捕食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0

兇猛肉食性魚類多屬于捕食方式。它們遊動能力強,牙齒鋒利,常襲擊或追殺其他魚類和小動物。比如鳡魚、鳜魚、狗魚、烏魚、白鲳等性格兇猛型魚類,長有鋒利的牙齒,它們的捕食方式是吞食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1

肉食性魚類常常隐藏在暗處,發現眼前或周圍有可食之物時,便猛沖過去,張開大口将食物吞進口中,用牙齒咬食食物。

3.嚼食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2

草魚,青魚,鲶魚,黃颡魚等魚咽部長有牙齒,但不鋒利,但仍可咀嚼草本植物或者嚼碎硬殼食物,吐殼吃肉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3

青魚可吃螺蛳,蚌,蚬等有硬殼的小動物,它們吃食方式很特别,先是先張開大口,将食物和水喝進口中,讓水從鰓過濾出,将食物留在口腔中。

六、許多魚類絕非單一的食性

淡水中的大部分魚是雜食性魚類,雜食性魚類食性廣,葷餌素料皆宜。

鯉魚喜食的餌料雖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也并不排斥吃食其它的餌料。鲫魚主要以矽藻、水綿、水草、植物種子和腐屑碎片為食,同時也采食一定數量的螺類、搖蚊蟲和水蚯蚓等動物。鳊魚、鲂魚的食性也比較雜,鳊魚愛吃水草、浮遊生物、昆蟲、小魚小蝦、蚯蚓等。鲂魚(武昌魚)以水草、植物碎屑為主,也吃小魚小蝦等水生小動物。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4

以上就是魚類的食性簡單介紹,可以看出不同的對象魚是有不同的食性,且我國大部分淡水魚都是雜食性魚類,但随着時間、溫度和水域的改變,魚的食性也是會有一定的改變。了解魚的食性特點十分重要,隻有了解了魚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才能有的放矢的調配投喂飼料。

魚類的食性由哪些因素決定(不同魚類有不同食性)15

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我的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和養魚第一線公衆号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魚飼料##魚##水産養殖##淡水魚##水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