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單位是指行政機關或者黨群機關,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公務員都比事業單位強,這是社會共識,雖然個人認為沒有什麼更強的地方。有兩個非常直觀的證明,支撐着這個共識:一個是公務員單位是主管部門,管理事業單位;另一個是每年的國考、省考,從大學畢業生中招考公務人員,首先考的是公務員,其次才是各省招考的事業人員,換句話說,是先由公務員單位挑選完了之後,才由事業單位挑選。
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有着本質的區别,在管理模式、編制類型、人員身份、職能職責、工資待遇同、社會地位、前途發展和改革方向等方面,都有着嚴格的區别:
1、機構、編制、職能性質不同,人事管理和财政供養方式不同:公務員單位是行政部門和黨群機關,是領導機構和主管部門,是代替政府和黨委行使權力的職能部門。政府權力是法律法規賦予的,由機構編制部門根據法律規定為依據進行職能、機構、編制劃分,代替政府行使權力。行政部門由《公務員法》規範管理,使用的是行政編制,是公務員身份,由财政全額供給。
2、社會地位不同:行政機關是主管部門,是承擔具體行政職能的部門。事業單位除個别是政府直屬外,其他都分别是各行政主管部門下屬的事業單位,承擔主管部門職能範圍内的具體業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受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轄,其考核以行政主管部門為主。事業單位行政級别低于行政主管部門級别,最多持平。
3、工資福利待遇不同:公務員執行的是職級工資,按照科員、科級、處級等15級級别,對應不同的工資福利待遇。事業單位人員除按照公務員職級待遇管理外,還有專業技術職稱工資待遇,其中管理崗位分為十級,對應不同的行政級别;專業技術崗位13級,工勤崗位5級。目前,行政與事業單位養老并軌,除公務員公車改革結束,可以享受公車補貼外,在工資福利方面與事業單位總體水平沒有什麼大的區别。在本地,是專業技術人員平均待遇好過公務員,公務員好過普通事業人員。
4、改革方向不同。行政主管部門除部分職能随社會發展變化,出現弱化或者加強,需要調整外,其他行政職能基本保持不變。行政機構改革,職能分分合合,但政府整體行政職能基本穩定,大盤子不變。
事業單位根據其公益服務屬性的不同,其改革方向不同。行政類除行政執法繼續保留外,其他全部按照職能劃歸行政部門,不再審批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強調公益屬性,可以由社會服務或者市場代替的,包括生産經營類事業單位,全部改制為企業,推向社會和市場,由政府購買服務代替。
整體來看,行政主管部門呈穩定趨勢,事業單位不斷改革,機構、編制、人員不斷縮減,除不能或者不宜由社會或者市場承擔的公益服務職能外,其它全部逐步推向社會和市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