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水風光如畫

山水風光如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3 08:17: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山水風光如畫(山水盛月色風光美如畫)1

圖①:月亮地村一角。 木壘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②:月亮地村中的“全框架木結構”拔廊房建築群。 李天仁攝(人民視覺) 圖③:村民在晾曬辣椒。 彭國民攝(人民視覺) 圖④:月亮地村民宿外景。 木壘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⑤:月亮地村旱田。 李天仁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月亮地村坐落在東天山北麓山腳,背山臨水。據記載,月亮地村始建于清代末年,距今已有百多年曆史。月亮地這個美麗的名字源自村落東西兩邊的河流,河流繞村而過,久而久之,村莊東西兩面形成了彎月地形。慢慢地,人們住滿了東西兩個月亮地,村民們也就将村莊命名為月亮地村。村莊水土豐沃,村民多從事農耕,現在已經成為集傳統民居、民俗、手工藝、自然景觀文化為一體的傳統村落,也是木壘保存最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2014年,月亮地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傍晚,月亮地村村道兩旁,各色花兒開得正豔,海棠樹結着沉甸甸的果子。果樹掩映下,一座座青瓦黃牆的拔廊民居炊煙袅袅,飄出陣陣飯香。錯落有緻的木栅欄院牆内,一畦畦蔬菜長勢喜人。幾位老人拉着二胡、闆胡,幽婉的樂聲伴着秦腔和新疆曲子,讓遠道而來的遊客聽得興緻盎然。

百年古宅曆風雨

月亮地村如畫的風光中,民居是重要的一部分,村裡至今仍保留着百餘年前的“全框架木結構”拔廊房建築群。月亮地村婦女主任劉海紅介紹,拔廊房在當地已有100多年曆史,“當時遷居到此的人們發現這裡雨水多,原來的土房子、土牆容易被雨水沖刷,牆上的木門和窗棂很快就腐朽了。為了保護門窗,一些能工巧匠富有創造性地将房屋廊檐向外延伸一米多,起名叫‘拔廊房’。”

拔廊房,在造型上類似四合院的縮小版,美觀實用,曆經一個多世紀的風吹雨打,沿用至今。然而,随着時代變遷,一些家庭開始改造、翻建拔廊房,由于缺乏保護意識,出現了砍伐古樹、破壞曆史遺迹等現象,當地傳統建築風貌和自然風貌一度受到威脅。

2019年10月1日起,《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傳統村落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對拔廊房分等級挂牌保護,不得破壞、損毀。“《條例》的施行把我們的傳統民居保留了下來,現在有100多座拔廊房經過保護性改造,既不破壞傳統元素,又能适應村民的現代生活需求。”劉海紅說。

在衆多拔廊房中,有一座原是村委會舊房,現在已被改建為農耕博物館。館内的圖片、文字、實物等全方位展示了近現代以來新疆北疆地區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農業文明轉變的曆史節點。“裡面的實物都是村民們用過的,建館之後,大家一件件找出家裡的老物件兒捐贈到這裡。”劉海紅指着馬镫、瓦當、紡車等說,80多件展品不求華麗,但求真實,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傳統農耕風貌。

傳統手藝煥新生

走進村子,空氣裡彌漫着一股清香的酸味兒,這是有名的“曲兒香”手工醋。手工醋傳承人王淑琴今年已80多歲了,在手工作坊釀醋近50年。但随着工業規模生産的食醋占領市場,她家祖傳的手工醋也一度沒了銷路。

遍布月亮地村的家庭手工作坊,曾經都面臨和手工醋一樣的困境。前幾年,村裡通過集體讨論,決定重拾這些老手藝。

集中财力,首先開發釀醋。改造了簡易醋坊,王淑琴講解工藝流程,村裡的幾名婦女跟着學習。原材料取自小麥、青稞、高粱、黑豆等,一個月後,經過煮、發酵、浸泡等流程,新鮮美味的手工醋出爐了。随着當地旅遊火起來,手工醋作坊也紅火起來,純糧食釀造的醋讓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見識了“曲兒香”手工醋的品牌效應,村民們紛紛重拾傳統手藝。現在,虎頭布鞋、刺繡拖鞋、手工挂面等老技藝重新煥發活力,讓老手藝人重新有了用武之地,收入也提高了。許有柱家的粉條、胡玉宏家的鍋盔……走進月亮地村的街巷,遊客不僅可以品嘗各家招牌美食,還可以跟鄉親們一起動手制作。水磨磨面粉、蒸馍馍、曬幹菜等傳統手藝制作逐漸成為當地特色民俗旅遊的重要環節。

這裡的人們依然遵循着每個節氣的文化習俗:冬至,吃大鍋餃子,家家戶戶一起下手工粉條、聽大戲;大寒,人們穿上厚厚的棉衣結伴踩着雪,拉着爬犁去村裡的年貨節上趕集……

作為中國傳統村落,月亮地村蘊藏着豐富的戲曲文化,秦腔、新疆曲子等廣為流傳。為了培育鄉土藝人隊伍,村裡組建了5支80餘人的民間文藝表演隊伍,并邀請縣文化館專家和縣曲子劇社傳承人對秦腔、新疆曲子、建築民俗、飲食文化、婚慶文化、民間傳統故事等系統挖掘整理。

作為當地鄉村文化帶頭人,牛永福三弦、二胡都會拉,秦腔、新疆曲子樣樣都會唱,他牽頭成立了老年戲曲班,傳承發揚秦腔和新疆曲子。假期裡遊客多,他們幾乎每周都有表演。

每逢節日,遊客還可以坐上大紅喜轎,在舞獅隊伍的簇擁下,随着歡快的音樂聲,感受一把傳統婚禮。“現在‘高頭大馬、大紅喜轎、舞獅隊伍’的傳統婚禮,敲大鼓、扭秧歌、踩高跷的年俗活動和跳房子、滾鐵圈、轉風車等傳統童趣文化都在這裡重現了。”劉海紅說。

拔廊深深訴往事

近年來,月亮地村通過對傳統民居的修繕,既保護了民居外觀舊貌,又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還打造了具有濃厚鄉土文化氣息的古樸村莊景區。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月亮地村“見山望水覓鄉愁”,給村民們帶來緻富增收的契機。

自2016年開始,當地投資3000萬元,以整村推進形式實施月亮地村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項目。每戶以獎代補6萬元,全部用于民居改造,并完成了古戲台、村史館、農耕博物館以及道路、通信光纖等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月亮地村有農家樂和民宿30多家,全部實行統一标準規劃布置,室内布局整齊、大方、美觀,庭院花草繁茂、整潔幹淨,菜園種有各類有機綠色蔬菜。

沿着青磚石闆小路,走進一個長滿花草的農家小院,村民胡建剛正忙着招呼吃飯的客人,羊肉焖餅、炒土雞蛋……原汁原味的農家菜讓客人們直豎大拇指。

“幾年前,我回家鄉開了這家‘藍月亮’民宿,在這裡既可以觀賞美景,又可以體驗家的感覺,對遊客非常有吸引力。”胡建剛說,村中民宿的改建和修繕都保留了原始風貌,屋子裡既有整潔的土炕也有床,水沖式廁所、淋浴、标準化廚房等一應俱全。每到節日,村裡各家農家樂都住得滿滿當當。“我們的家就在景區裡,每天欣賞着美景,口袋一天比一天鼓!”

拔廊深深,青瓦黃牆,一條青石闆路連接起小村的家家戶戶。古戲台上,絲弦聲聲,回蕩在村子裡向人們訴說着小村往事,風起,胡家大院門口的百年老榆樹點頭應和。而遊客也在這裡尋到了“鄉愁”。“推開老屋那扇門,撞入懷中的是跌跌撞撞的月光;村口筆直的白楊樹,葉片間躲閃着調皮的月光;廊檐下的木床上,蓋在身上的也是暖進心窩的月光。”一位重回故鄉的遊子回憶着小時候的月亮地。

遊覽貼士

到達月亮地村,從村口開始遊覽。踏着青石闆路沿村道參觀,在樹木的掩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進入開辦民宿的人家深入參觀拔廊房建築特色,路上可以順便參觀手工釀醋等手藝和民俗;遇節假日或二十四節氣,還能感受傳統婚禮、參與當地舉辦的民俗活動;接着到農耕博物館,了解農耕文化全景圖;最後到古戲台,聽一曲秦腔或新疆曲子,待到傍晚,還可以圍着篝火起舞。

月亮地村是農耕文化的縮影,遊客可住在拔廊房裡,體驗當地的農家菜,推薦菜品有羊肉焖餅、炒土雞蛋、大盤雞等;離開時還可以帶走蒸馍馍、曬幹菜、粉條、手工蒸馍等特色農産品。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3日 07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