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進入新的一本國學經典《國語》的學習,這是《國語》内容的第一篇,按照慣例,我們會用一篇文章的時間來搞清楚,要學習古籍的調性。
三部史學經典
先秦時代有三部史學經典,分别是《左傳》、《國語》和《戰國策》,在整一個先秦時代殘留下的史料以東周最多,東周又分為春秋與戰國。《春秋》、《左傳》主要覆蓋的就是春秋時代的曆史,而《戰國策》顧名思義主要記錄的就是戰國時代。
《國語》記載的時間段大部分與《左傳》重合,但是要比《左傳》長一些,大概:是從西周中段開始,一直到“三家分晉”,曆時515年。我們已經知道《左傳》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是逐年記事體;《國語》卻不一樣,它是中國最早的國别體史書,按照國别記事。
簡單點說《國語》就是把各個國家的事情按照國籍分别歸納在一起,總共7萬多個字,篇幅很大,有:周、魯、齊、晉、楚、吳、越八個部分。《左傳》偏重記事,《國語》偏重記言,它的言論記錄也非常有特色,可以算是國家名言的選編。
這些名言幾乎是清一色的長篇大論、内容豐富、情節完整、角色生動,總得來說:依舊是在傳達孔子欲複興周禮的願望,可以說是一部完美的德育教材。
按理說:在中國以儒家為主流意識形态的世界裡《國語》應該很流行才對,但是它卻是一部被嚴重邊緣化的古籍。原因有兩個:第一、科舉不考;第二、他所教育的對象是貴族,我們要知道戰國之後中國再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漢、隋、唐是豪族社會,宋以後則進入了平民社會。
《國語》的作者是誰?
與中國先秦古籍一樣,我們也并不太能夠分清楚《國語》的作者到底是誰。在司馬遷的《史記》裡曾經提到過一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位左丘先生貌似就是《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人們相信左丘明不但是《左傳》的作者,還是《國語》的作者。
但是這種說法禁不起推敲,因為《國語》和《左傳》覆蓋的曆史時期高度重合,那麼左丘明為什麼要同一個題材寫出體例不同的兩本書呢?于是有人推測說:左丘明的寫作重點是《左傳》,他在寫成《左傳》以後發現還剩餘了一些材料,覺得浪費可惜,于是就重新整理弄出了一部《國語》。
在“王庶文講壇”之前的内容中我們知道了:《左傳》是《春秋》的“傳”,是幫助人們理解《春秋》的輔助材料,如果采信兩本書都是左丘明創作的說法,那麼《國語》也應該是《春秋》的傳,于是曆史上有人把把《左傳》稱為《春秋内傳》,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
當然還有一種可信度更高的說法,他們認為《左傳》與《國語》不是同一個人所寫,而是由先秦史官的兩大體系:記事體系與記言體系,分别寫成。《漢書》中曾經說過:“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好了,關于“《左傳》是一部什麼樣的書?”的内容就到此結束吧,今天的内容您隻需記住三點:第一、《國語》是先秦三部史學經典之一,《左傳》記事,《國語》記言;第二、《國語》是一部偉大的德育教材;第三、《國語》的作者是誰并不明确。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王庶文講壇”緻力于中西方文化、曆史、美文、詩詞創作,謝謝您的支持。#國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