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這個事,心态很重要,手高眼低其實說的就是我們大多數釣魚人,為什麼呢?因為每個釣魚人,其實每次出釣,甭管是江河湖泊,還是池塘溝叉,博大物的夢想,總是在下竿之前,充斥着腦海之中,但是現實總是很殘酷,甭說大魚,就連小鲫魚都不太容易釣上七八斤,夢想總是變成幻想,現實就是這麼骨感。
但是要說水中真的沒有魚,那也是不至于,至少餐條、麥穗等小雜魚,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每次下杆,被雜魚鬧窩鬧的快崩潰時,就會邪念滋生,怎麼電魚的沒把這群小雜魚給突突了呢?話題再轉回來,其實我們心氣别那麼高,目标不要那麼大,就是專釣小白條,一天下來,釣上個三五斤,那不論收獲還是成就感,其實一點不比釣上大物差。
我們以白條舉例,這魚也叫餐條、雜條,性格活潑好動,群居,最大可以長到三十多厘米,隻要水溫大于10度以上,水中的溶解氧不是特别糟糕,那白條的活性就非常足,因為其群栖在中層水域,不管用什麼餌作釣,隻要招惹到白條了,就算是石頭,都會一群沖過來,先搶了再說,鈎餌很難落到水底,那麼想要釣上白條并不難,但是想要接二連三的連杆,狂拉不停,那就得細節到位,技術到位了。
<一>釣組搭配宜輕、細、小餐條的吃口兇猛,經常會出現大黑漂、大頓口,感覺多半是大魚中鈎,結果溜了好一會,不到一兩的白條提出水面,這就是白條鬧窩讓人糟心的地方;盡管如此,如果釣白條,想着硬竿飛魚,這就大錯特錯了,白條雖然吃口兇猛,但是魚唇很薄,魚竿硬一些,提竿力度稍大,就會拉裂魚唇,這是其一,其二,白條張口幅度雖然不小,可是魚鈎稍大點,白條會迅速吐出鈎餌,這也是白條抓口不易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們如果把目标魚定為白條,釣竿一定要輕、軟、短,因為白條栖息在中水層,近岸水深超過50厘米就很适合誘聚白條,所以竿長2.7~3.6就足夠,再短水深不夠,再長,抛竿的頻率一多,胳膊容易發酸;魚鈎,2~3号伊豆或者袖鈎即可,這個範圍的鈎号,是最适合刺魚的,再小,刺不中,刺不穿,再大,刺中後容易脫鈎;魚線,0.4子線,0.6的主線,就算是30厘米的白條,也沒問題,相應的,浮漂就準備淺水浮漂,吃鉛0.2~0.4g即可。
<二>漂組宜輕、靈我們在防小魚鬧窩時,會要求把漂組調的鈍一些,抓實口、抓死口,但是釣白條時,就不能用略鈍的漂組了,而是建議把浮漂調的輕、靈一些;在調漂時,并不需要精找底,大緻找下水底,然後推漂,把鈎餌放到離底20~40厘米左右的位置即可,不近視,把釣目放到1~2目,近視的話,把釣目放到2~3目就足夠,當釣目完全沉水的瞬間,提竿、刺魚、起魚。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找魚層,雖說白條是中水層魚,但是這個中水層是泛指,水皮以下20厘米也叫中水層,離水底20厘米,也稱為中水層,如果白條群的密度足夠大,那根本确定不了具體水層,因為鈎餌抛下水,浮漂沒翻身,餌就沒了;我們可以通過釣最上一層,來找到實口魚層,就是不斷離底,一直到浮漂翻身站直有實口時,就以這個位置為準即可,因為白條喜歡從低往高搶食,我們把釣深放到最上面,既能聚魚,也能留魚。
<三>餌料宜腥、宜香,宜散不宜黏誘聚白條,餌料一要腥,二要香,三是狀态宜散不宜黏,四是鈎餌體積不能太大。小魚都喜歡嗜腥味的餌料,白條更不例外,隻要餌料中,略帶腥味,再稍微添加點香味,如谷香、酒香、麸香、奶香,略帶一些就可以,然後餌料進水後,能霧化,有大量的食物殘渣,那麼很快就能誘聚白條群進釣點。
我們在釣白條時,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多以拉餌為主;在配置拉餌時,以細短的拉絲粉為主,這樣拉出的餌團小,大約也就一個米粒大小,水比可以略小一點,放到1:0.9左右,這樣開出的拉餌,吸水不太飽和,進水後會比較容易霧化、脫落,但是靠近魚鈎的部分,又會有一定的餌料殘留,能吸引白條吸食魚鈎。
<四>提竿刺魚需眼明手快,釣目一沉就提竿釣白條,提竿刺魚的時機,其實非常考驗基本功,在浮漂釣目完全沉沒的瞬間提竿,是刺魚最好的時機,稍微早點,魚鈎沒辦法刺中魚唇,稍微晚點,白條已經吐鈎了,隻有在釣目沉沒的瞬間刺魚,時機才剛好,所以好些野釣高手,閑着沒事,都以拉白條來鍛煉自己刺魚的基本功。
白條的活力很足,提魚起魚之後,就算被挂在魚鈎上,也會不停的掙紮跳躍,不小心就會躍回水面,所以白條中鈎之後,要盡快提出水面,并且盡快體會魚護邊,快速的把魚用擋針放入魚護,沒有擋針的話,也要盡快把魚尾放置在魚護口,然後再摘魚,這樣不至于讓其跳躍、掙紮時,跳到别處,或者跳入水中。
其實仔細算算,野外水域中,白條、麥穗之類的雜魚,才是密度最大,最容易誘聚的魚種,如果準備好了,拉上2~3小時白條,收獲十來斤也是等閑,去鱗、去内髒,洗幹淨裹上澱粉油炸一下,比油炸黃魚、鲫魚的味道要鮮美的多,又過了瘾,還鍛煉了技術,一舉多得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