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魚泡是什麼魚?魚窩裡不斷泛出魚星(魚吐的泡泡)是件很惬意的事,正如釣諺“魚星冒,魚兒到”,那如何從魚星來辨别是什麼魚,或能辨識出魚的個體大小的話,就可以對症下藥量體裁衣了,所以在此分享一些常見魚種的魚星表現形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如何辨别魚泡是什麼魚?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魚窩裡不斷泛出魚星(魚吐的泡泡)是件很惬意的事,正如釣諺“魚星冒,魚兒到”,那如何從魚星來辨别是什麼魚,或能辨識出魚的個體大小的話,就可以對症下藥量體裁衣了,所以在此分享一些常見魚種的魚星表現形式。
一、如何識别魚泡和沼氣泡呢?首 先,要将魚的泡和水域中其他的氣泡(如沼氣泡)區别開來。這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凡是在靜水中垂直狀升起的,裡有規律的連續狀,大小較均勻,甚至咕咕有聲(聲音當然有大有小,有時小得基本聽不到),而且升到水面後迅即破滅的,就不是魚泡。其餘的氣泡就極可能是魚泡,應留意觀察。
二、不同魚類魚泡分别鲫魚
鲫魚喜歡在近岸淺水區紮堆嬉戲。鲫魚吹泡也是極易辨認的,鲫魚泡較小.有時是單泡,多數是一大一小的雙泡,或兩三個黃豆大小的小泡,魚大時水泡稍大,吹出形如米粒的氣泡,都是不足兩的嫩鲫;吹出黃豆大小氣泡,個體也不會超過百克;半斤以上大鲫吐的泡,通常都比花生粒大些。同時泛上水面,随魚的遊動而移動。鲫魚的吞食泡不同,數量多,住往集中在小範圍内移動。幾秒十幾秒不爆裂就是鲫魚泡,但記住魚泡帶有口液出水後不是馬上破滅,馬上破滅的是沼氣。魚多時,水中頻繁冒星子,下竿後的咬鈎率幾乎在八九成以上。
鯉魚
鯉魚泡,鯉魚泡吐出的少,鑽泥時形成的多,往往大小不勻,出水後像開水泡一樣翻動散開,然後成團緩慢移動。這種成團的面積越大,魚就越大。超過半平方,至少是2000克以上的大鯉魚。像玻璃珠大小的泡可在四五斤大小;像核桃大小則能上十斤。判斷個體大小還可以從氣泡泛出面積來确定,像小篩子似的必是數斤到十餘斤大的:而僅有巴掌大小泡子又較小粒時一般是一二斤的個體。
行走為串泡,有一串四五個,大小不一,水淺處可見泡渾濁,有的還帶有一些雜質;
鯉魚“吐”出的密集氣泡中,當然有時僅有少數氣泡(這與泥底薄瘦或氣溫偏低以及魚覓食不旺等有關),也能從泡子大小看出魚的個體如何。對氣泡的辨認也不是一成不變。有些時候鯉魚并不在泥底拱行,而是底浮遊動,即便不覓食也會吐出氣泡,那是排出廢氣的需要,此時表現在水面,我們所觀察到的就不會是密集型的堆狀泡了,而是數個至多十餘個大小不一的氣泡。仔細辨看,皆呈現出晶亮且破散慢(未含有泥底的雜質),間隔十數秒後移位又新出,那可認定是鯉魚所為
草魚、青魚
來得快去得也快是草魚入窩的顯著特征,它們吹的氣泡也很好辨認,草魚是串泡邊遊邊冒,先冒一個泡,然後連續數個一次地往上冒。泡子升到水面時多呈條狀,大的二三個,小的四五個,由于它們遊動快,等第二次泡子出現時,有時已有一二米或數米距離了。所以用追泡釣的辦法是難釣到草魚的。
雄魚單泡較多,雌魚連續泡較多。魚泡不大,若有蠶豆大小,則是2000克以上的大魚了
好動恐怕是草魚的天性,它幾乎不會在一個水域停下來,要挽留它,隻能借助食物餌料了。在垂釣中要發現草魚蹤迹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通過細緻觀察近岸植物發現晃動或不時被截斷拖入水下,就是草魚所為;另一個是通過選點投餌誘來,在大型淺灘釣草魚效果較佳,原因之一就是草魚喜歡成群遊向淺水區(這裡多食物,植物亦茂盛),就是在幾十厘米深的水下投餌,也會很快引來草魚。
鲢魚
鲢魚一般情況下不冒泡,細密的就是白鲢泡,隻有在窩内吞食餌粒時出現既細小又均勻的氣泡,一團一團地,并且持續時間較長,幾分鐘吞食完餌料後便散去,不再投餌料往往不會在原處出現類似的情況。鳊魚泡:鳊魚大多呈個體遊戈方式,不攝食時很少吐泡,吞食前容易吐黃豆大小的氣泡,吞食中也很少吐泡。
以上是我對四大魚類魚泡的總結,歡迎關注我們一起讨論釣魚技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