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堡發明凡士林的故事
羅伯特•切斯堡
在1870年發明凡士林的羅伯特•切斯堡于1933年9月9日去世,享年96歲。
切斯堡在臨終之前将他的長壽秘方歸功于每天一匙的凡士林。他認為他的發明乃是一帖萬能靈藥,而成千上萬的顧客也同意他的說法。
凡士林是一種烷系烴或飽和烴類半液态的混合物,也叫礦脂,由石油分餾後制得。滴點約37-54度,其狀态在常溫時介于固體及液體之間,因不同用途而有棕、黃、白三種顔色。凡士林有礦物油氣味,而沒有煤油氣味。可用作藥品和化妝品原料,也可用于機器潤滑。
1859年,在美國紐約市的布魯克林,20歲的藥劑師切斯堡到賓州新發現的油田去參觀。他在那裡看見石油工入非常反感一種黑糊糊“杆蠟”(抽油杆上所結的蠟垢),因為工人必須不時将它們從杆上清除。可是,工人們雖抱怨,卻承認這種東西對灼傷和割傷有止痛治療之效。把它抹在受傷的皮膚上,據說能加快傷口愈合的速度。切斯堡好奇心起,收集了一些杆蠟,帶回家去研究,經化驗,發現這是一種高分子碳氫化合物,在石油裡有很多。
切斯堡花了11年時間,研究如何提煉和淨化這些渣滓。經過試驗,他找到了提純它的方法,最後得到了一種無色透明的膠狀物質,無臭無味,不溶于水。它極具化學惰性,所有常見的化學物質都不會和它起化學反應。它不親水,塗抹在皮膚上可以保持皮膚濕潤,使傷口部位的皮膚組織保持最佳狀态,加速了皮膚自身的修複能力。另外,它并沒有殺菌能力,它隻不過阻擋了來自空氣中的細菌和皮膚接觸,從而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他故意在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刀,然後把這玩意兒塗了上去,結果傷口很快愈合了。
那時大部分藥膏都用動物脂肪和植物油制造,日久便會腐壞。切斯堡推想,如果把杆蠟中提煉出的這種不會腐壞變臭的油膏制成藥膏,那将會成為大量需求的産品。
1870年切斯堡完成了研究工作,他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把這種東西命名為“凡士林”,建立了第一座制造這種油膏的工廠,開始向公衆銷售這種神奇的凝膠。
可是,沒人相信這東西真的有效,銷量一直打不開,好像就是沒有市場一樣的。情急之下,切斯堡拉着一車凡士林,當起了走街串巷的“蛇油販子”。那時美國大街上有很多賣蛇油的小販,和舊中國“賣大力丸”的江湖藝人非常相像。切斯堡借鑒了蛇油販子們的做法,每到一處都親自表演“硬功”,就是當着大家的面用刀把自己割傷,或者用火燒自己的皮膚,然後自信地塗上凡士林,并向圍觀群衆展示幾天前弄傷的傷口的愈合。這個方法果然很有效,凡士林迅速風靡全美國,切斯堡發财了。
可是,切斯堡不是醫生,他真的相信凡士林含有一種神秘物質,能夠包治百病。有一年他得了胸膜炎,便讓人把自己從頭到腳都塗滿了凡士林。後來他病好了,更相信凡士林是神藥,每天都要吃一勺凡士林。這件事傳開後,美國民間掀起了一股凡士林熱,不管什麼病都用。
切斯堡活了96歲才去世,他認為自己的長壽就是凡士林的功勞。凡士林現已成為衆多人群的保健品。
今天,凡士林行銷140多個國家,消費者找出了幾千種方法使用它。凡士林的功能除了當潤滑劑外,還可以防止皮革發黴,治療割傷及灼傷,防止各種武器槍炮的生鏽,潤澤保護頭發,或是當做刮須膏的代用品。漁民把成團的凡士林放在釣鈎上當餌,婦女用它擦去眼皮上的化妝品,遊泳者在跳入寒冷的水中之前先把它塗在身上,汽車主人把它塗在電池線頭上防腐。此外,盲人閱讀點字書籍時也可用作為手指的潤滑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