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孩子們都已經回歸學校和課堂。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并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使家長和老師感到無可奈何。
國内兒童青少年多動症總體患病率為6.26%,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專家認為,神經生物學的假設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女孩子的多動症發病率相對較低:女孩不同于男孩,她們能夠制造更多的多巴胺受體,正是這種受體使她們相對受到了保護。
還需要注意的是,多動症女孩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于男孩,不像男孩那麼吵鬧,症狀更加隐秘,注意力不足可能在其諸多症狀中排第一位。但是也有極端“運動功能障礙”的女孩。
此外,早産兒及剖宮産兒患多動症的概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綜合國内外兒童多動症流行病學研究,較為一緻的結果是:兒童多動症發病的高峰年齡集中在8~9歲。城市患病率高于農村;家庭不和睦、低社會階層、兒童發育性遲滞或者軀體疾病将增加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而随着生活方式、環境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多動症患兒有哪些表現?
注意缺陷
注意缺陷是指在認知活動中注意力短暫、不能集中,缺乏持久性,容易分心,經常粗心大意。一件事情沒有做完注意力就提前轉移,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常常因為注意到了另一件事情而對正在做的事情失去了興趣,但是最終任何一項活動都不能進行到底。
在臨床上,多動症患兒的注意缺陷常有以下幾個特征:①主動注意時間短;②随着注意時間延長表現越明顯;③在枯燥的環境中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④極易受外界環境幹擾; ⑤上述情況持續時間長。
多動行為
多動行為是指組織不好、調節不良且過度的活動。這些活動毫無目的和意義。往往在需要安靜的環境中有過分的不安穩,可以表現為來回奔跑,從坐的地方站起來,過分多嘴和喧鬧,坐立不安,輾轉反側。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缺乏正常的謹慎和克制,不受家人、老師的管教和約束。上課的時候小動作不停,一會兒切橡皮,一會兒撕紙片,甚至不時學小動物叫。下課後則不斷招惹别的同學,到處奔跑,不能安靜地完成一種活動。
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一個重要表現,常常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多動是随時間逐漸出現的;②活動量并不比正常兒童多;③動作常無目的性;④并非所有的多動症患兒都“多動”;⑤“多動”大多至青春期後逐漸消失。
沖動行為
沖動行為是指在社會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在多種場合行為魯莽,強行加入或者打斷他人的活動,搶先回答别人尚未說完的問題,在任何活動中不能按順序排隊等候,行為不顧及後果,容易闖禍。
多動症患兒由于自控力差,常常有沖動、任性的表現。沖動任性常常與多動症狀同時出現,是兒童多動症突出而又常見的症狀,有學者甚至認為是兒童多動症最核心的症狀。
其他伴随症狀
多動症患兒還會有一些伴随症狀,如注意力障礙、控制能力差、活動過度、學習困難、感知覺功能異常、行為問題、社交問題、情緒問題、認知障礙、言語和語言障礙、睡眠問題、執行功能障礙等。
如何預防兒童多動症?
防止鉛中毒
研究發現,鉛的暴露水平與注意缺陷、多動及沖動存在低到中度的相關性,1~3歲兒童接觸鉛與多動和注意行為相關,但這種相關性非常低。輕度鉛中毒的患兒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不安感、記憶力減退;重度鉛中毒可導緻嚴重的腦病甚至死亡,但不能就此認為鉛中毒是引起兒童多動症的主要原因。不過,為了防止鉛中毒,建議父母讓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C、蛋白質、鐵、大蒜素的食物。此外,果膠有抑制鉛吸收的作用,酸奶可刺激胃腸蠕動而減少鉛吸收,因此也應适當給孩子多吃。
孕期多吃魚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孕期吃魚量和孩子日後患兒童多動症的概率有一定的關系。研究指出,孕婦每周吃兩次魚可以使孩子日後多動症症狀減少60%。另外,英國健康指南也建議孕婦每周吃兩次魚,且其中一次最好為肥魚(如三文魚或沙丁魚等)。
給嬰幼兒講故事
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家長如果能每天花些時間給孩子講故事,那麼孩子長大後出現行為問題的可能性會降低。此外,如果家長能夠認識到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開發智力的重要性,并每天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點時間,那麼孩子日後的認知和學習能力都會得到改善與提高。
用遊戲幫助孩子成長
兒童有自己的世界,他們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因此要了解他們,必須從發展的角度着手,而遊戲正是兒童的語言。通過遊戲,兒童能表達出内在世界與想法,并借此與環境互動和溝通。因此,家長可以通過遊戲這種兒童最自然的表達方式,來幫助孩子排除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心理障礙。兒童遊戲治療師在運用、設計遊戲時要始終堅持一種精神,即讓孩子明白這裡是安全的,是接納他的,允許他自由表達的。同時,父母還應鼓勵孩子和同學一起玩,而不是一個人玩,鼓勵他多參加體育活動或戶外活動,這些都很重要。
其他可以做到的
适當獎勵:當孩子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時,如在學習的過程能夠保持專注的态度,家長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鼓勵他繼續堅持。
健康的生活環境:創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
中成長,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龍。注意合理飲食,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活動:多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他們能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同時,也要鼓勵孩子的安靜行為,用口頭表揚、鼓勵等強化方法逐步培養他們養成能靜坐、集中注意力學習和做事的習慣。
孩子被确診多動症後該怎麼辦?
如果經過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科學檢測,診斷孩子确實患了兒童多動症,家長、老師們先不要慌,記得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清楚認識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疾病
無論家長或老師都不能錯怪孩子,不可責難孩子,更不要實施打罵等高壓教育,這樣隻能适得其反。父母、老師應對多動症患兒表現出格外的關愛。
明确病因,及早治療
對于兒童多動症而言,治與不治結果大不一樣,不能放任不管,聽之任之,誤認為成年後自然會好。由于此病患兒學習不集中,學業跟不上,所以即使成年後情況好轉,再想學習也為時已晚。治療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
正确心理行為治療
發現孩子多動後宜及早實施心理教育和行為訓練治療,最好在6 歲之前,重點培訓自我控制能力,減輕注意力渙散的症狀,并根據孩子的症狀設計一套鼓勵其良好行為、限制其不良行為的訓練程序。
規範藥物治療
對6歲以下的患兒應以教育和行為矯正為主,6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則可酌量給予藥物治療,但要遵照醫囑用藥。目前最常用的藥是鹽酸哌甲酯,用藥後能使兒童注意力集中,小動作減少,學習成績明顯進步。這種藥的不良反應主要是食欲不振、惡心和失眠等,一般不嚴重。
合理飲食療法
多動症患兒應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橘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等;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紅柿子、橄榄等食物。值得注意的是,多動症患兒應少食含鉛食物,如皮蛋、貝類等。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還應少食含鋁食物如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所以吃油條不利于孩子的智力發育。
同時,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髒、豆類、花生等,因為鋅是人體内的微量元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密切有關。此外,還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髒、禽血、瘦肉等,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症狀。
關注積極面
由于多動症患兒存在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人際關系差等種種問題,家長往往倍感疲憊,孩子自身也會出現自卑等一系列心理行為問題。
然而,我們不應隻關注多動症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其實這類孩子有着精力充沛、熱情、好動、喜交際等個性特征,成年後适宜從事銷售、文體藝術、軟件設計、股票經營等工作,這是他們的優勢所在。患兒及家長,特别是家長,不要因為孩子診斷了兒童多動症就悲觀、失望,要認識到孩子的優勢及長處,做到因材施教。
對患兒如何實施正确教育?
多動症患兒的父母通常都有這樣的感受,他們提出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通常不感興趣,對于學習以及與學習相關的事情,孩子更是提不起興趣。患兒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使得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感到束手無策。對于這類兒童,我們該如何實行正确的教育呢?
要求必須切合實際,不要過于苛刻
家長應該了解兒童多動症的特點,對于患兒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隻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範圍内就可以了。
把孩子過多的精力引導到正确的方面上
多動症的孩子需要發洩,不喜歡被限制,對于活動力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發揮到合适的方面上。家長和老師可以組織他們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等。另外,多動症的孩子喜歡聲音,尤其喜歡制造聲響,所以演奏音樂非常适合他們。打擊樂器雖然有難度,但常常是多動症孩子的首選樂器。當然,也可以推薦孩子做手工,比如制作模型、雕刻等,這些手工勞動可以占用孩子的雙手,使孩子的舉止變得文雅。
加強集中注意力的培養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靜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可以采取看圖書、聽故事等方式,逐漸延長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可把他們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課時能随時得到老師的監督和指導。如果患兒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進步,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于強化。
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患兒應從小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家長不應遷就孩子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影、電視至深夜,以緻影響睡眠。
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家長應和醫生經常保持聯系,幫助醫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況,征求醫生關于治療上的指導性意見。
學會與多動症患兒交流
很多多動症患兒并不覺得自己生病了,隻是他們很好奇自己的行為為什麼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樣。作為家長,一定要嘗試用言語、感情等交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兒童多動症,認清病情,配合治療。
總之,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家長要對兒童多動症有一定的了解,正确理解患兒的各項臨床症狀,正确對待患兒日常出現的各種問題,教育患兒要采取科學的方法,不要急于發脾氣,講究行之有效的溝通教育方式。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家長要有意識地轉換自身的角色,由以前權威命令的談話方式逐漸向平等的朋友式溝通過渡。每周無論工作多忙,家長都應該抽出固定的時間陪患兒多談心,了解患兒的想法,關心他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摘自《兒童多動症 看看專家怎麼說》杜亞松韓新民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