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 水灣 原野(優美散文)
作者 崔洪國
老家宅子的後邊是一片不大的樹林。樹林的四周用土坯的圍牆圍着。圍牆上常年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葦子和花草,沒有人修剪,一直看着也很淩亂。春天綠意盎然,郁郁蔥蔥,到了冬天就剩下樹林直入雲天的高高的樹幹和圍牆上枯草的斷莖,挺立在呼嘯的北風中瑟瑟的抖。
樹林圍牆的外邊是一處高低不平的撂荒的地,很空曠。荒地的西邊是我們村西頭的一個很大的水灣。我們村的地勢是中間高兩頭低,村東村西各有一個水灣,夏天雨季雨大的時候,雨水就從家家戶戶的陽溝裡流出來,彙聚到大街上彙成一條河,向東向西兩個水灣裡奔流。雨歇了,家家的大人孩子跑出來站在自家的門口,看着雨水從家裡流出來彙聚到大街上一起歡快的流淌,也歡快的呼着,喊着,那情景非常的壯觀。
水灣西邊和靠着荒地的東邊各有一條羊腸的小道,崎岖蜿蜒的延伸過去,伸向遠處的原野。這兩條羊腸小道是村西我們十多戶人家上坡的必經之路。當然,村子裡也有大路,需要套了車馬,帶了家當上坡,就走村裡的大路,平素裡,扛了鍁提了鋤到小隊的地裡或者到自家的責任田裡鋤草淨地,人們就取了這捷徑,來往的走着,把兩條羊腸小道走得光光滑滑的。
原野在村莊的不遠處。因為都是坦坦蕩蕩的平原,視野也就十分的開闊了豁亮。因為樹林就在村裡的高地處,所以站在樹林的圍牆上,站在荒地的邊上,極目遠望,村外的原野也就一覽無餘了。那些留着人工痕迹的溝渠路就如同原野肌體上的青筋和脈絡四通八達的延伸着,勾勒着方田之間和村隊之間的界限,在遙遠的地方延展成一條細細的長長的線。
我老家有一個便門與家後的樹林通着。在我的記憶裡,那是一個很簡陋的木籬笆門,平常的日子就用一把鏽迹斑斑的鎖鎖着。鑰匙呢,用一條醒目的紅條布系着,挂在我們家正北屋的外牆上,誰用誰取。忙碌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們需要通過便門,走過水灣邊的羊腸路到坡裡去,便門就通着,少有人迹的樹林裡也就有了那些熟悉的身影每天早晚的穿行着。樹林就很多了一些靈動的氣息。
樹林,水灣,原野是我人生難忘的記憶,是我童年快樂成長的樂園。這些元素和别的元素一起構成了我多彩的人生。因此,不論是在現實還是在夢中,我都能經常的憶起和想起。還原到我們童年生活的時代,好多的東西雖然已經無法複制了,但是腦海裡依然清晰。我記得我家的前邊就鄰着我們村東西的大街,過街就是我九叔家的後牆,好幾年一進冬天,九叔家的後牆上就用大紅的漆寫上“崔劉大隊無冬天,地動三尺照樣幹”,所以即令入了冬,村裡村裡依舊是一片戰天鬥地的忙碌景象。我們還小,大人們寒冬裡忙碌的時候,我們在盼星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春天了。
春來時節,最早萌動是我家後邊園子裡的樹。那些樹都長了好多年了,經曆了寒冬的洗禮,最急切的迎接着春天的到來。天暖了,那些樹翠綠着,瘋長着,在和煦的春風的歡樂的舞着蹈着。我和童年的夥伴就從早到晚的待在樹林裡,手腳快的爬到樹上,和下面的孩子做着鬼臉,有的呢,爬到圍牆上,抓起松軟的土捏着泥巴往樹上扔着。還有的,從樹林裡揀了石子,附在荒地的高坡上,眼睛瞅着,往水灣裡使勁的投着。解凍了,春水泛着漣漪,一層層的推開去。石子瓦片投擲好的,還在水上跳躍幾次才沉入水中,那情形總能引來身邊夥伴齊聲的喝彩。
後來,天漸漸高了,天漸漸暖了,樹林也是枝葉婆娑,枝幹交錯。水灣四周也是青綠疊翠,每天高天上的流雲都如情人一般,在那片淡淨的水上投下婀娜的倩影,有時随了風飄舞着,變換着讓人沉醉的風情。玩累了,我們就望着那些枝繁葉茂的樹,望着那汪清澈的水和水上的雲影癡癡的幻想。再後來,那方天地已經無法容下我們好玩的野性。我們就奔向遠處的原野,在一望無際的麥田裡放着風筝,追逐嬉鬧,無憂無慮……
再後來我們都大了,和我同齡的夥伴也都各奔東西,走向了更加寬廣的天地。這些童年生活的難忘的元素成了聯系我們的絲線。因了童年的時光如白紙的生活和那些天天挂滿笑容的面孔,我們都用非常獨特的方式關懷着每一個人的境遇。這不,正在回憶的當兒,和我在樹林,水灣,田野裡一起長大的一個夥伴給我打來電話,說順道經過,要來小坐細說短長,那份欣喜和訝異自然無法形容。我呢,好好的準備一下,粗茶淡飯,和我的夥伴一起,把我這篇文章寫過的情景慢慢的回味……
崔洪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山東寫作學會散文評論委員會委員,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尋找靈魂的牧場》《與海陽最美的邂逅—崔洪國散文精品集》長篇非虛構紀實作品《列車前方到站徐家店》《膠東散文十二家.崔洪國卷》,在報刊、媒體、平台發表散文、書評400餘篇。散文《濟南的橋》獲“第二屆齊魯晚報青未了散文獎”三等獎。
壹點号風過林梢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