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陽
今天通常講的“道德"一詞,是指社會包括各行業的倫理道德,是當時時代對人作公序良俗的行為規範,即通俗講的“道德規範"。
這是自西漢以後一直處于正統的儒學文化沿襲下來的詞彙定義,内容包括原先的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的做人倫理規範,到“德治仁政"的政治倫理,後豐富到各行業的職業道德準則。
但老子《道德經》講的"道德",卻與今天講的"道德”一詞,在含義上差異巨大,甚至可以說講的完全是兩回事。
做這樣的對比有什麼價值嗎?對這個問題,子陽先這麼回答吧:
老子的《道德經》,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以外文翻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一部古代文化經典著作。
《道德經》的"道德"指的是智慧,兩個字是分開的兩個概念:
"道"指宇宙萬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規律,這是天地萬物運行最本源的動力,直白表述,"道"就是規律,得道就是識得事物存在與發展的規律;
"德"是識"道"并循“道"的能力,認識"道”并能遵循"道"是"上德"。
"德"字從古代成字至今未簡化過,中文是象形文字,我們可以從邊旁部首的組成理解到"德"字所表達的意象:一個人行走在分岔路上,用眼睛觀察、用心思考着,這就是德字的本義。《道德經》裡的"德"與造字本義是相符的。
《易經》講"厚德載物",現在人理解為"積累很多好的品德來承載事業萬物",這樣解讀比《易經》裡的"德"原義狹小多了,"厚德"原義應是"深厚的認識規律應用規律的能力"。
今天人常講的"道德“,也沒問題,應該提倡,但與《道德經》講的"道德",卻不在一個認知維度上:
今天人通常講的"道德"強調的是倫理規範,是一種心靈體驗修養,當然也可能産生壓抑自我的負債效應,甚至會發生道德綁架現象;
《道德經》講的"道德"則是認識規律并遵循規律應用規律的能力,是一種高級的智慧修養。
不同維度的認知被執行以後,結果極可能是巨大差異。
所以,如果你是位有心人、創業者,建議多用《道德經》的"道德”含義去認知和踐行修道守德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