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是目前公認的僅次于李白、杜甫的唐代第三大詩人。他的詩歌題材涉獵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對中國成語文化的貢獻十分巨大。有二百多條成語是出自于白居易的詩文,或者與白居易有關。
你可知道,花前月下、鵝毛大雪、天涯海角、貫穿古今、驚天動地、急中生智、扪心自問……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都出自于白居易,他的詩堪稱是一本成語字典,到底有哪些?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1、比翼鳥bǐ yì niǎo
成語解釋: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比喻恩愛夫妻。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連理枝lián lǐ zhī
成語解釋:不同根的草木、枝幹連生在一起。比喻恩愛夫妻或至死不渝的愛情。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風樹悲fēng shù bēi
成語解釋:指喪父母的悲傷。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贈友》詩:“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4、眼中刺yǎn zhōng cì
成語解釋:形容最痛恨、最厭惡的人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母别子》:“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迎新去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5、半面之舊bàn miàn zhī jiù
成語解釋:半面:見過面;舊:原先,引申為舊友。指隻見過一面的舊交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缌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6、不識之無bù shí zhī wú
成語解釋:。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于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7、比翼連枝bǐ yì lián zhī
成語解釋:傳說此鳥一目一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長恨歌》詩:“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8、彩雲易散cǎi yún yì sàn
成語解釋:美麗的彩雲容易消散。比喻美滿的姻緣被輕易拆散。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簡簡吟》:“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9、蕩然無存dàng rán wú cún
成語解釋:原有的物體像被洗涮掉一樣完全不複存在。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毀壞或失去。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議碑碣詞賦》:“著誠去僞,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
10、鵝毛大雪é máo dà xuě
成語解釋: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
11、孤苦伶仃gū kǔ líng dīng
成語解釋:伶仃:孤獨的樣子。孤單困苦;無依無靠。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無生意,豈有宦情?”
12、貫穿今古guàn chuān jīn gǔ
成語解釋:把現在和古代聯系起來。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于貫穿今古,覙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于李。”
13、回眸一笑huí móu yī xiào
成語解釋: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14、海角天涯hǎi jiǎo tiān yá
成語解釋: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浔陽春 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15、急中生智jí zhōng shēng zhì
成語解釋: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君,然敵則氣生,急則智生。”
16、積德累功jī dé lěi gōng
成語解釋:積累仁德與功業。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八駿圖》:“周從後稷到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
17、将勤補拙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語解釋:以勤奮彌補笨拙。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18、驚天動地jīng t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天;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垅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19、流水無情liú shuǐ wú qíng
成語解釋:流水一去不複返,毫無情意。比喻時光消逝,無意停留。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過元家履信宅》詩:“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
20、老有所終lǎo yǒu suǒ zhōng
成語解釋:年老者能有個合适的歸宿。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策林四·養老》:“使生有所養,老有所終,死有所送也。”
21、扪心自問mén xīn zì wèn
成語解釋: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和夢遊春詩》:“扪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22、扪心無愧mén xīn wú kuì
成語解釋:扪:摸;愧:慚愧。摸着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不忍曲作鈎,乍能折為玉。扪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23、秋月春風qiū yuè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24、千呼萬喚qiān hū wàn huàn
成語解釋:多次呼喚;再三催促。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5、聲色狗馬shēng sè gǒu mǎ
成語解釋:聲色:歌舞和女色;狗馬:養狗和騎馬。後來二語連用;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狗馬外,其餘一無知。”
26、水色山光shuǐ sè shān guāng
成語解釋: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淨。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詩:“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27、司馬青衫sī mǎ qīng shān
成語解釋:司馬:古代官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官為江州司馬。司馬的衣衫為淚水所濕。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出處:白居易《琵琶行》詩:“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28、萬家燈火wàn jiā dēng huǒ
成語解釋: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29、未老先衰wèi lǎo xiān shuāi
成語解釋:年紀還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體力負擔過重而導緻過早衰老。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歎發落》詩:“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發先衰。”
30、香火因緣xiāng huǒ yīn yuán
成語解釋: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香和燈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指彼此契合。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臭帤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願同。”
31、虛無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
成語解釋:隐隐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形容空虛渺茫。虛無:空虛;缥缈:隐隐約約。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缥缈間。”
32、逍遙自在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逍遙:悠閑自得的樣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内,長得逍遙自在心。”
33、一事無成yī shì wú chéng
成語解釋:連一樣事情都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覺白毵毵,一事無成百不堪。”
34、源遠流長yuán yuǎn liú cháng
成語解釋:源:源頭;流:水的流程。河的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曆史悠久。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
35、月下花前yuè xià huā qián
成語解釋:本指遊玩休息之處。後指男女幽會的地方。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老病》詩:“盡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36、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
成語解釋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萦。”
37、淡水交情dàn shuǐ jiāo qíng
成語解釋:友情像水一樣清澈。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張十八員外以新詩二十五首見寄》詩:“《陽春》曲調高難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38、黃衣使者huáng yī shǐ zhě
成語解釋:指出使宮市的太監。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賣炭翁》:“黃衣使者白衫兒。”
39、徇國忘身xùn guó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指為國盡忠而将個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為國獻身。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贈裴垍官制》:“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
40:、一無所知yī wú suǒ zhī
成語解釋:一:都;全。什麼都不知道;不懂。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從博徒飲,暮有娼樓期……聲色狗馬外,其餘一無知。”
41、忠孝兩全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成語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仆射制》:“業傳将略,名在勳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
42、自生自滅zì shēng zì miè
成語解釋:自然地生長;自然地消滅。形容任其自然;無人過問。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山中五絕句嶺上雲》詩:“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43、天生麗質tiān shēng lì zhì
成語解釋: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豔麗。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44、小才大用xiǎo cái dà yòng
成語解釋才:人才;用:任用。以小才而任大事。指才能和擔當的職務不相稱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常樂裡閑居偶題十六韻》詩:“小才難大用,典校在秘書。”
45、升天入地shē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升:上升。上到天上,鑽入地下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46、杜鵑啼血dù juān tí xuě
成語解釋:傳說杜鵑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47、撲地掀天pū dì xiān tiān
成語解釋:形容鬧得很兇。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48、悄然無聲qiǎo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東舟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49、白浪掀天bái làng xiān tiān
成語解釋:掀:翻騰。形容風大浪高。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50、詞無枝葉cí wú zhī yè
成語解釋:詞:言詞,詞句。形容文字簡煉,無枝蔓之辭。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前後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理義撮要,詞無枝葉。”
51、獨善一身dú shàn yī shēn
成語解釋:同“獨善其身”。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詩:“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52、暮去朝來mù qù cháo lái
成語解釋:黃昏過去,清晨又到來。謂歲月流逝。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顔色故。”
53、食不知味shí bù zhī wèi
成語解釋:同“食不甘味”。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初授給遺獻書》:“臣所以授官已來,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寵,但未獲粉身之所耳。”
54、四荒八極sì huāng bā jí
成語解釋四面八方極偏遠之地。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八駿圖》詩:“四荒八極蹋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55、泰來否極tai lái fǒu jí
成語解釋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壞卦。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好事來到是由于壞事已至終極,壞事變為好事。亦作“否去泰來”、“否極泰至”、“泰來否往”、“否極泰來”。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遣懷》詩:“樂往轉化,泰來猶否極。”
56、心如止水xīn rú zhǐ shuǐ
成語解釋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57、擇鄰而居zé lín ér jū
成語解釋挑選鄰居好的地方居住。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欲與元八蔔鄰先有是贈》詩:“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
58、詠月嘲花yǒng yuè cháo huā
成語解釋指創作詩歌。花和月經常作為詩人歌詠的對象,故稱。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将歸渭村先寄舍弟》詩:“一年年覺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詠月嘲花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59、一笑百媚yī xiào bǎi mèi
成語解釋形容美人的笑态。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60、時移世變shí yí shì biàn
成語解釋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同“時易世變”。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唐淮南節度使李公家廟碑銘序》:“朝當晏駕,時移世變,遂出掾高要,佐浔陽。”
61、意興闌珊yì xīng lán shān
成語解釋闌珊:衰落。将殘、将盡的意思。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詠懷》詩:“幾時酒盞曾抛卻?何處花枝筆把看?白發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
62、心同止水xīn rú zhǐ shuǐ
成語解釋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同“心如止水”。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詩:“身覺浮雲無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灑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63、井底銀瓶jǐng dǐ yín píng
成語解釋銀瓶:銀制汲水器。銀瓶掉到井底。比喻前功盡棄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樂府》:“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斷;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64、笑中有刀xiào zhōng yǒu dāo
成語解釋: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内心卻十分陰險毒辣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天可度》詩:“看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有刀潛殺人。”
65、高雅閑淡gāo yǎ xián dàn
成語解釋:高妙雅正,安閑恬淡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其五言詩,又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
66、雪膚花貌xuě fū huā mào
成語解釋:皮膚潔白如雪,容貌美豔如花。形容女子的美麗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67、朝真暮僞zhāo zhēn mù wěi
成語解釋:朝:早晨。事情早上這樣說晚上那樣說,沒有定說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詩:“朝真暮僞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68、古井無波gǔ jǐng wú bō
成語解釋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靜,情感不為外界事物所動。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贈元稹》詩:“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69、今愁古恨jīn chóu gǔ hèn
成語解釋: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極多。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題靈岩寺》詩:“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
70、梨花帶雨lí huā dài yǔ
成語解釋:象沾着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态。後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71、牆頭馬上qiáng tóu mǎ shàng
成語解釋為男女愛慕之典實。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72、力殚财竭lì dān cái jié
成語解釋殚:盡。力量和财物都已耗盡。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止獄措刑》:“及秦之時,厚獻以竭人财,遠役以殚人力;力殚财竭,盡為完賊,群盜滿山,赭衣塞路;故每歲斷罪,數至十萬。”
73、五陵年少wǔ líng nián shào
成語解釋指京都富豪子弟。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纏頭,一曲紅绡不知數。”
74、漁陽鼙鼓yǔ yáng pí gǔ
成語解釋:漁陽:地名,現河北省薊縣,唐時安祿山駐軍在此;鼙鼓:古代軍中用的小鼓。漁陽郡響起了戰鼓。指有戰事發生。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75、白面書郎bái miàn shū láng
成語解釋:猶白面書生。指隻知讀書,閱曆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昔為白面書郎去,今作蒼顔贊善來。”
76、竹煙波月zhú yān bō yuè
成語解釋:煙:煙霧。霧氣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紋。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池上篇》序:“酒酣琴罷,又命樂童登中島亭,合奏《霓裳散序》,聲随風飄,或凝或散,悠揚子竹煙波月之際者久之。”
77、急急如律令jí jí rú lǜ lìng
成語解釋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祭龍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急急如律令。”
78、物以稀為貴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語解釋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79、桃李滿天下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80、霓裳羽衣ní cháng yǔ yī
成語解釋以雲霓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81、直言危行zhí yán wēi xíng
成語解釋:危:高聳的樣子,引申為端正,正直。正直的言論和行為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使百職修皇綱振》:“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滞。”
82、同是天涯淪落人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成語解釋: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當然白居易貢獻的成語遠不止以上,您還知道哪些,歡迎評論回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