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淩談自己怎麼做自信?這幾天,谷愛淩刷屏了整個互聯網,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谷愛淩談自己怎麼做自信?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幾天,谷愛淩刷屏了整個互聯網。
她的每個标簽都讓人贊歎:“中國第三金”“斯坦福學霸”“天才美少女”“身家或過億”……她的母親、外婆豐富的人生經曆也讓網友驚呼:要成為谷愛淩,至少需要三代人的積累,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谷愛淩的成功确實難以複制,但她的許多心理特質,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可以學習培養并從中獲益的。
持續努力的秘密:充分激發自己的内部動機
天賦不是谷愛淩的全部,在她的故事裡,努力從未缺席。她3歲開始練滑雪,一邊訓練、參加比賽,一邊完成全日制學業,還會在暑假回中國上課外輔導班。
為什麼谷愛淩能兼顧這麼多事還精力十足,我們同時推進兩個項目就力不從心了呢?是我們不夠努力、不夠吃苦嗎?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你可能就誤解了“努力”和“吃苦”。
當被問到“會不會成為職業選手”時,谷愛淩回答:我想當一名職業的滑雪選手,但前提是它能給我帶來快樂……如果滑雪不能給我帶來快樂,那我就不會去做職業選手。
你看,谷愛淩不是在逼自己吃苦,滑雪對她來說是快樂的。能滑雪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獎勵了,她的内部動機是非常強的。
反觀自己,你覺得是為什麼而學習、工作的呢?
春節假期結束,如果你的想法隻有“又要被迫上學/打工了,真煩”,覺得隻是被迫服從,或者避免懲罰,在這種隻有外部動機的心态下,你就很難投入工作。
如何像谷愛淩那樣激發自己的内部動機呢?
首先需要無條件地接納和愛自己,既相信自己能做到,也允許自己失誤。賽前,有博主科普了比賽的難度,呼籲大家不要給谷愛淩太大壓力,谷愛淩卻和博主開玩笑:你為什麼不是對我更有信心?愛自己的人,才能有這樣自然的自信感。
然後,要轉變想法,把目前做的事當作主動的選擇,并設定有意義的目标。在後來的訓練中,谷愛淩的媽媽會勸她休息,或者做難度低一點的動作,反而是谷愛淩一直在給自己定更高、更難的目标。自我決定理論認為,自主感是内部動機的重要部分,如果人們覺得自己能控制自己的選擇,并能通過自己的行為改變環境時,就會願意持續地投入努力了。
回應外界的評價:始終圍繞自己的掌握目标
在努力達成目标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挑戰,有時是來自于任務本身的,有時也是來自外界的。
賽後有記者問谷愛淩怎麼看待網上大家對她的不友好評價。她說:“我并不是很在意别人是否滿意……我在享受整個的過程,我覺得自己在竭盡所能。”
雖然作為運動員,谷愛淩也關注如何超越别人,如何讓排名更靠前,但她更關注能否做好一個個高難度動作。對她來說,竭盡所能挑戰自己甚至人類的極限,遠比超越某個運動員更有意義——這是懷有強烈的掌握目标的表現。
想着超越别人,心情就會因别人的起伏而起伏,也會因不如人而對自己失望;但想着提升和超越自己,這種目标就穩固得多,過程中人積累的意義感、成就感、自我價值感也堅定得多,就不會因陌生網友的惡評就垂頭喪氣。
谷愛淩對掌握目标的堅持,和她堅定的自我價值感,形成了積極的正向循環。
作為普通人,新春開工之際,也是我們立新年flag最多的時候。考前幾名、存多少錢等flag,也許容易倒下,讓我們陷入低效能狀态。如果能多關注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多立一些掌握目标,就能在完成時體驗到更堅定的自我價值感,少受外界聲音的影響。
面對壓力的技巧:識别、利用自己的情緒“工具”
谷愛淩要面對的,是令普通人望而卻步的高跳台。她會恐懼嗎?她是怎樣克服這種恐懼感的?
谷愛淩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過文章《我承認,我愛上了恐懼》,詳細描述了自己的恐懼感,怎樣與恐懼感共處,以及怎樣識别、利用它們的。
你也許會覺得,出汗發抖就是緊張恐懼嘛,這還有什麼需要識别的?其實不然。情緒的産生少不了生理的變化,但生理變化引起的情緒是什麼,最終取決于我們的認知解讀。比如,心跳加速、腎上腺素飙升、手心出汗、呼吸變淺等表現,我們可能會解讀為不确定引起的緊張、恐懼,如果谷愛淩沒有做好完美準備,她也會這樣想;在準備好了的谷愛淩看來,這就是興奮,是躍躍欲試。
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壓力感下,人的效率是最高的,所以,緊張恐懼并不可怕。我們要做的,就是像谷愛淩那樣,識别和利用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也在為新一年的工作彙報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話,與其想着克服緊張,不如換個角度:這是你的身體在提醒你還沒準備好,要多練習練習;也有可能,這是你的身體在幫你興奮起來,就把它解讀為對彙報的期待和躍躍欲試吧。
谷愛淩之所以成為“頂流”,是因為她的确可以作為榜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特質。就從這個新年開始,讓她的這三個心理特質也助你虎虎生威吧。(殷錦繡)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