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預習
【哉】zāi(善哉)(美哉)(妙哉)字義:文言助詞,①表感歎語氣。②表疑問或反問語氣。
【巍】wēi(巍巍)(巍峨)(顫顫巍巍)字義:高大(疊)
【弦】xián(琴弦)(三弦)(扣人心弦)字義:①樂器上發聲的線。②弓上發箭的繩狀物。③月亮半圓。
【軸】zhóu(畫軸)(車軸)(中軸線)字義:①用來纏繞東西的像車軸的器物。②穿在輪子中間的圓柱形物件。③把平面或立體分成對稱部分的直線。
【錦】jǐn(錦囊)(雲錦)(錦上添花)字義:①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②鮮明美麗。
【曝】pù(曝曬)(曝露)(一曝十寒)字義:曬。
【矣】yǐ(謬矣)(悔之晚矣)(由來久矣)字義:文言助詞,直陳語氣,與“了”相當。
二、多音字彙總
曝:①bào(曝光)②pù(曝曬)
軸:①zhóu(畫軸)②zhòu(壓軸)
湯:①tāng(喝湯)②shāng(湯湯)
處:①chǔ(處理)②chù(到處)
三、生詞解釋
《伯牙鼓琴》1、鼓:彈
2、志:心志,情志
3、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說指東嶽泰山。
4、善哉:好啊。
5、巍巍:高大的樣子。
6、若:像
7、少選:一會兒,不久。
8、湯湯:水流大而急的樣子。
9、足:值得。
《書戴嵩畫牛》1、處士:本指有德才而不願去做官的人,後來也指未做官的士人。
2、所寶:所珍藏的(書畫)。
3、《牛》:指戴嵩畫的《鬥牛圖》
4、錦囊玉軸: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
5、拊掌:拍手。
6、搐:抽縮。
7、股:大腿。
8、乃:卻。
9、掉:擺動,搖。
10、謬:錯誤。牧童認為畫中牛“掉尾而鬥”是錯誤的。實際上牛相鬥時,既有“尾搐入兩股間”的情形,也有“掉尾而鬥”者。
11、然之:認為他說得對。
四、課文内容導讀
一、《伯牙鼓琴》内容導讀
1、《伯牙鼓琴》選自《呂氏春秋·本味》【譯文】:伯牙彈琴,锺子期聽他彈奏。伯牙剛開始彈琴時,心志在高山,锺子期說:“琴彈得好啊,像大山一樣高峻。”過了一會兒,伯牙的心志又在流水,锺子期再一次說:“琴彈得好啊,像流水一樣浩蕩。”锺子期死後,伯牙摔琴斷弦,一生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2、“善哉乎鼓琴”锺子期發出了兩次感慨,可以看出锺子期對伯牙高超琴藝的贊歎。
3、“巍巍乎若太山”“湯湯乎若流水”是锺子期聽到琴聲引發的聯想,既表現了伯牙的琴藝高超,又表現了锺子期的欣賞水平之高。锺子期能聽懂伯牙的琴聲和心聲,從伯牙的音樂中不僅聽懂了音樂本身,也聽懂了他這個人,體現出了兩人的心意相通。
4、“破琴絕弦”是對伯牙的動作描寫。锺子期死後,伯牙覺得失去了值得讓他為之彈琴的人,他的音樂再也無人能明白,就以“破琴絕弦”來表達心中的悲傷和對锺子期深深的思念之情。
5、主題思想:《伯牙鼓琴》講述了一個流傳千古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贊揚了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表達了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同時還向我們展現了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書戴嵩畫牛》内容導讀
1、《書戴嵩畫牛》作者是宋代的蘇轼。戴嵩,唐代畫家。【譯文】: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數以百計。其中有一軸是戴嵩畫的《鬥牛圖》,(杜處士)尤其珍愛,他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經常随身帶着。
有一天,他把書畫放在太陽底下曬,有一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鬥牛圖》,拍手大笑,說:“這張畫畫的是鬥牛。兩牛相鬥時,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抽縮在兩條大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擺動着尾巴在鬥,錯了啊!”杜處士笑了笑,認為他說得對。古語說:“耕種的是應該去問奴仆,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婢女。”這是不可改變的啊。
2、“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開門見山地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杜處士和他的愛好——喜歡書畫,為下文寫杜處士尤其喜愛《鬥牛圖》做鋪墊。
3、“錦囊玉軸”“常以自随”突出了《鬥牛圖》在杜處士心目中的地位。
4、“拊掌大笑”是對牧童的動作和神态描寫表現了牧童天真可愛的特點。
5、“笑而然之”表明杜處士認可牧童的觀點。一名清高、有才華的處士,面對一個牧童的嘲笑,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坦然接受,可見杜處士是一個豁達、大度的人。
6、古語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最後一句引用古語,總結上文,點明主旨,表明了搖尊重常識和經驗,遇事要向内行人請教的道理。
7、主題思想:《書戴嵩畫牛》講述了杜處士曬著名畫家戴嵩的畫時遭到牧童指出畫中錯誤的故事,暗含了實踐出真知和藝術源于生活的道理。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象,不迷信權威。
六年級第六單元《古詩三首》《青山不老》等筆記及單元知識點彙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