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調香師帶你品味生活:浮華世界中,我們嘗試透過現象看本質,一日妙理開,得大自在。
孩子不願意學習,這已經是父母和老師們最為頭疼的問題,沒有之一。
孩子不愛學習的理由有好多,其中本質的原因是對學習不感興趣。
父母和老師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
你是為自己學習。所以你要好好學習。
這話說得對!
可問題是孩子聽得進去嗎?
換句話說,孩子真的聽得懂嗎?
說這話的你自己真懂了嗎?
孩子為什麼是為自己學習?
人們習慣于從自身的角度看問題,有些事情很難解釋清楚。
我嘗試換個角度,用最樸素的方式來解讀一下這個問題。
教育是把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過程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教育制度,所有适齡兒童與少年都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是國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人天生是有個體差異的。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幅員遼闊。所以有很多種方言,各地的生活習慣也大有不同。在一些南方地區,甚至到了“十裡不同音”的誇張地步。
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接受過共同教育,将天南地北的、不同民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幹事情,會産生多麼大的混亂。
要讓這樣一群人在一起順利開展工作,需要什麼?
個體間需要順暢交流。所以義務教育使用普通話,有語文、英語課。
個體要具備基本素質,所以義務教育有音樂、美術和體育課。
個體要具備基本常識,所以義務教育有數學、物理、化學、地理、曆史、生物和生理衛生課。
個體間要有普适性的價值觀,所以義務教育有政治和思想品德課。
通過教育,把存在巨大差異的個體轉變成社會的标準需求,這就是教育的本質。
對孩子來說,你沒有經過教育,就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所以,孩子是為自己學習,本質上是為了能讓自己滿足社會标準化需求而學習。
你不好好學習,社會就不需要你,就這麼簡單。
義務教育教學大綱就是國家和社會的用人标準。
過去講,學成文武藝,報效帝王家。
現在講:學成歸來,報效國家,回報社會。
人終究要投入社會并為社會所用。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用人标準,大企業有大企業的用人标準,國家和社會當然也有自己的用人标準。
你要為國家和社會所用,你就要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用人标準。
你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用人标準,你發展就順利些,你不符合标準,你可能會經曆坎坷。
當今社會分工越來越詳細,但不管在哪個細分領域,都需要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有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你有綜合的基本知識。
對孩子來說,學習過程中偏科是普遍現象。表現為偏愛某些學科,對某些學科極度厭惡。
從個體的角度去教育孩子全面發展是困難的,從社會用人标準的角度來解釋會容易理解些。
國家和社會需要相對全面的人才,不偏科是基本要求。孩子隻能在不偏科的基礎上去偏愛自己喜歡的學科。
國家和社會要用人,當然要按自己的用人标準來培養人才。
義務教育教學大綱就是國家和社會的用人标準。
孩子的教育是個大難題。
有些道理,從孩子的角度,或者從家庭的角度都很難說得明白。
感謝“溫鐵軍”老師教會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希望這個角度對教育的解讀能幫到孩子。
就要中考了,祝願您的孩子能考出好成績。
喜歡就點個贊吧,關注一下吧。[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