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車帝原創 付博
[懂車帝原創 産品] 2022年春天,比亞迪決定停止生産燃油車,全面轉向新能源車領域,引起廣泛熱議,這也是中國車企首個全面向純電轉變的範例。3月新能源車産銷均破10萬輛,4月更是占據了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前十之中的七個位置,銷量逆勢增長。比亞迪海豹是即将上市的新産品,該車定位與特斯拉Model 3高度重合,今天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究竟孰優孰劣。
海豹設計更用心
仔細回想起來,近幾年比亞迪一直在主打“Dragon Face”設計理念,在售各種車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似之處。不過從海豚開始,比亞迪引入了自我定義的所謂全新“海洋美學”設計。
海豹外觀設計對于比亞迪來說具有颠覆性
海豹就是“海洋美學”設計之下的第二款産品,不過相比于海豚的柔和,海豹明顯會更富有攻擊性。車頭造型雖然很簡潔,但卻能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記憶點。前包圍造型富有層次感,尤其是黑色部分微微向前突出,展現了突出的運動效果。
特斯拉Model 3設計十分簡潔
Model 3的外觀造型大家早已爛熟于心,其設計十分簡潔,甚至連一點裝飾元素都沒有。柔和的線條、封閉式中網就已經是屬于它的“特征”了。相比之下,海豹在前臉細節方面的裝飾設計更加用心。
飛梭式大燈造型
前包圍配備水波紋燈光效果
海豹頭燈采用了“飛梭”式設計,下方燈帶雖然是分體式設計,但通過黑色飾闆與頭燈連接,具有不錯的整體感。前包圍兩側則加入了水波紋燈光效果,點亮之後的效果确實夠酷。
頭燈組線條與整個前臉緊密融合
前包圍上使用黑色飾條點綴
Model 3的燈組造型較為常規,其很好地與整個前臉造型融為一體。前包圍兩側使用了黑色飾條點綴,以期增強運動感。不知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方向,你更中意哪一款?
車輛軸距達到2920毫米
Model 3整體尺寸比海豹小一點
海豹采用了溜背式造型,側面前低後高呈現出蓄勢待發的車身姿态。側面線條比較豐富,同時也展現出不錯的立體感。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别為4800/1875/1460毫米,軸距更是達到了2920毫米。特斯拉Model 3的側身線條同樣注重運動感的營造,尺寸方面,其長寬高分别為4694/1850/1443毫米,軸距為2875毫米。整體尺寸比海豹要小一些。
配備隐藏式門把手
特斯拉Model 3的開門方式其實并不方便
D柱加入水滴造型裝飾件
兩車都配備有隐藏式門把手,相較于特斯拉,個人認為海豹設計更加方便,這也是國内新能源車目前較為流行的門把手設計方式。而Model 3由于設計時間較早,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會讓人隻能有一種:“我習慣使用”的感受罷了。
如今,純電車型的設計幾個月就更新一次。因此,後期産出的車型一定相較之前的産品,在功能與設計上都有突破。此外,海豹還有更多有意思的設計細節,比如其在D柱位置加入了水滴造型裝飾件,有點像海豹沖出水面之後灑落的水滴,辨識度較高。
車尾造型顔值頗高
Model 3車尾線條圓潤可愛
海豹車尾造型是我認為近一段時間以來比亞迪較為出色的設計之一,貫穿式燈帶配合上點陣式排列的尾燈,感覺相當到位。而且尾部還有大尺寸擴散器,瞬間就能讓人知道這是一款主打運動的車型。特斯拉Model 3車尾造型圓潤飽滿,與海豹相比,保守簡約了許多,不過在目前的新能源車市場中過于保守和過于激進都将面臨市場考驗,特斯拉在外觀上相對中庸,這點來說也是其被廣大用戶所接受的原因。
配備19英寸輪辋
Model 3配備米其林PS4高性能輪胎
我們還看到,海豹配備了19英寸輪辋,尤其是輪上還有和車頭相同的水波紋線條,光從輪辋造型看就很有攻擊性,高配車型還會配有固定式前制動卡鉗以及可變阻尼減振器。Model 3配備18英寸輪辋,尺寸比海豹略小一點,但是其配備的米其林PS4高性能輪胎比海豹水準更高。
都配備大尺寸中控屏幕
海豹車内同樣采用了海洋美學設計理念
海豹車内讓我感受到一些熟悉的味道,不過在整體設計風格上卻也采用了比亞迪所謂“海洋美學”設計理念打造。雖然,本人還未深刻理解為何要定義為“海洋美學”的深邃含義,但是車内灰藍色和黑色搭配的配色卻耳目一新,至少這個價位還未有車款會選擇這樣搭配。從這點來說,比亞迪緊跟市場,不斷挖掘用戶需求值得點贊。
相比,特斯拉Model 3内飾設計風格延續了一直傳承的極簡理念,整個座艙線條簡潔,也沒有“多餘”的修飾,這也是特斯拉從最早S到Y車款的主流設計風格。同時,在做工方面,雖然特斯拉上海工廠努力把生産品質做到最好。但講實話,自主品牌對于豪華感的營造相比合資品牌的确有目共睹。
方向盤造型與海豚類似,但更有運動感
Model 3的方向盤簡潔到極緻
仔細來看内飾,海豹車内線條相比特斯拉個人認為割裂感更重,雖然定義為海洋元素裝飾,但儀表台上部來源于海浪的起伏造型,是否真的符合人體工學,這需要我們試駕之後才能夠向大家彙報了。方向盤造型将多功能按鍵布局進行了重新設計,但黑色裝飾件卻依然讓我看到了很多傳統汽油車影子。
再說車内用料,比亞迪似乎從來不會吝啬,海豹車内就使用了大量真皮和麂皮材質進行包覆,觸感十分出色。相比之下,Model 3的内飾還是一直延續“簡單”方式。不過,也有很多用戶向我們反映,特斯拉屬于用得越久越經典的車款,當你有勇氣接受其内飾的極簡風格後,就很難适應其他車型。
海豹全系标配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以及15.6英寸自适應旋轉中控屏
特斯拉Model 3中控大屏為15英寸,不具備旋轉功能
海豹全系标配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以及15.6英寸自适應旋轉中控屏,并内置最新DiLink生态系統,可支持5G網絡連接。隻不過由于實拍時屏幕無法點亮,所以我們并沒能夠進一步體驗,但參考漢EV等車型的智能化表現,海豹至少也會在同一水平線上。
Model 3配備的是大家最為熟悉的15英寸大屏。功能性方面,懂車帝APP上的用們也對特斯拉的評價非常高。常用的車聯網功能一樣不少,同時還支持各種有趣的擴展選項。更重要的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特斯拉會把實現自動駕駛的願望立即實現。就目前在車機系統方面來說,兩者雖然風格取向不同,但在綜合表現方面不相上下。
海豹透明電子換擋杆配合水波紋裝飾很有設計感
Model 3采用了懷擋設計
再看中控。海豹的透明電子換擋杆配合四周帶水波紋裝飾的飾闆,讓這部分的精緻感得提升,擋杆周圍環抱式設計的多功能按鍵在氛圍感上也比較到位。但是這種設計雖然帶來突破,也會有些用戶無法接受的風險。這種情況已經在特斯拉身上出現多次,希望喜歡海豹的用戶們多些包容吧。另外換擋杆上方配備了兩個無線充電面闆,再也不用擔心會出現搶着給手機充電的事情發生了。
特斯拉Model 3則繼續采用懷擋設計,造型簡單,使用方便。為駕駛與副駕駛之間的空間便利掃清了障礙。在這裡我沒法說孰強孰弱,用戶們的喜好不同,隻是二者相比,功能性基本一緻,隻是設計方面的區别而已。
海豹門闆造型也很貼合主題
特斯拉Model 3配備有無邊框車門
海豹配備12揚聲器丹拿音響
海豹門闆設計貼合“海洋美學”主題,不光有水滴形拉手,還有水滴形真皮打孔以及水波紋裝飾線條。用好材質,體現形式感,一直是比亞迪的長項。這次海豹還配備12揚聲器丹拿音響來提升豪華感,希望比亞迪在其音響方面的調試也能夠做到最好,畢竟光有好品牌加持隻是成功的開始。
Model 3的最大亮點則是采用了無邊框車門,但我并不覺得時尚感要比海報更強,反而希望特斯拉不要再把一成不變所謂“前衛”的内飾設計當做吸引用戶的賣點了。比如:如果自己标榜的是豪華汽車,那怎麼也要與專業音響廠家合作,才可以從根本上保證車内音響的基本素質。
兩車空間表現不相上下
前排配備一體式運動座椅
座椅均采用灰藍色打孔真皮包覆
海豹前排配備了一體式運動座椅,表面是灰藍色打孔真皮包覆,并配有淺藍色縫線,造型夠運動,配色也足夠有亮點。後排則是統一的顔色搭配,兩個常規座位的縫線拼接輪廓也和前排座椅相同。座椅舒适性需要用戶親身感受,我們感覺其靠背比較貼合人體輪廓,尤其是對于背部的支撐效果較好。
特斯拉Model 3座椅運動風格不如海豹
座墊填充物柔軟度也是海豹更勝一籌
很多用戶反饋,Model 3的座椅樣式較為陳舊,我認為的确沒有海豹那般運動,同時座椅填充物柔軟程度、後排座墊長度以及腿部支撐效果都海豹都要更好一些。當然,這也不是說明特斯拉的舒适性不如海豹。我還是之前的理論,特斯拉這些年幾乎隻在車機系統的升級研發上孤獨地向前跑着,對于用戶的乘坐感受的确有所忽視,希望他們未來更加注意這一點吧。
海豹後備廂比較規整,且縱深可觀
兩車的後備廂容積相差不大
海豹将提供前備廂,但空間較小
Model 3的前備廂空間比海豹大一些
海豹車内能用來儲物的地方不少,符合我們對其的期待,日常随身物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來存放。後備廂容積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目測縱深比較可觀,整體也比較規整。另外,海豹還在前艙設計了一個儲物格,空間算不上多大,但放個雙肩包絕對不成問題。對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的後備廂空間與海豹相差不大,但是其前備廂空間比海豹表現更好,實用性更強。
動力表現同一水平,海豹更具性價比
海豹将提供三種不同動力
海豹算是比亞迪e平台3.0下的第三款車型,同時也是比亞迪推出的首款後驅車,搭載了兩種不同調校的後置電機,最大功率分别是150千瓦和230千瓦,搭載高功率電機車型的0-100公裡/小時加速時間為5.9秒。
當然,要是還想追求更高動力,海豹還有四驅版車型,前後雙電機加持下綜合功率390千瓦,0-100公裡/小時加速時間3.8秒。
Model 3有兩種動力可選
四輪驅動版Model 3“零百”加速時間為3.3秒
特斯拉Model 3也提供後輪驅動版和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兩款車型,分别對應單電機和雙電機;其中單電機最大功率194千瓦,雙電機最大功率357千瓦。高性能車型0-100公裡/小時加速時間為3.3秒,但其基礎售價已經來到了接近37萬元。
CLTC工況續航裡程最高可達700公裡
續航方面,海豹将搭載61.4千瓦時和82.5千瓦時兩種不同容量的刀片電池,标準續航版車型CLTC工況續航裡程550公裡,長續航版CLTC續航裡程最長為700公裡,四驅性能版也有650公裡續航表現。
海豹還将支持最高150千瓦直流快充(标準續航版支持最高110千瓦直流快充),換言之就是在符合條件的充電設施之下,海豹在30%-80%這個高效充電區間下充電時間不到半個小時。
快充速度海豹領先
Model 3兩款車型的續航分别為556公裡和675功能,對應的電池容量為60千瓦時和78.4千瓦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後輪驅動版Model 3配備磷酸鐵锂電池,全輪驅動版車型配備三元锂電池。補能時間方面,快充一小時,慢充10小時。
另外,根據官方介紹,海豹還将采用基于e平台3.0打造的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相比目前主流的CTP大模組技術,整車剛度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能減少零部件數量,達到優化成本的目的。
網絡上曝光的比亞迪CTB技術結構
如果海豹的官方數據屬實,對比之下,海豹的綜合表現略勝一籌。不過,在此之後我們還将把海豹拿到真實路況中進行測試,看一看到底與Model 3相比孰強孰弱。
寫在最後不得不說,海豹無論是對比亞迪,還是對用戶來說,都是關鍵的存在,從設計到性能也擁有很多亮點,所以這款車有可能會成為比亞迪的“拳頭”産品。在純電動中級車層面,很多品牌都把特斯拉Model 3當做标杆,海豹也不例外。
根據此前消息,海豹的預售價或将在22-28萬元區間,這樣一來,海豹的頂配車型與Model 3(廠商指導價29.0988-36.79萬)入門車型在同一價位區間,憑借着更高的配置水平、更先進的CTB架構以及更具誠意的價格,挑落特斯拉Model 3到底是期望還是現實?海豹未來将有怎樣的市場表現,十分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